相机里的世界——上
自小便喜欢上了摄影。
小时候,相机是奢侈品。记得家里有台海鸥胶片机,被爸妈像宝贝一样锁在柜子里,只有举家出游时才有机会一睹它的风采,但按下快门这个当时认为无比神圣的动作,向来是由大人完成,可怜充满好奇的我只能或独自或依偎在家人身边,摆出俏皮可爱的姿势,静静等待那个激动人心的瞬间。如果是晚上,那就更加期待,相机上顶着大大的闪光灯,还可以更换三色的色板,虽然经常被晃得闭上眼睛,也因为我一个人的憨态破坏了整张照片的美感而被大家取笑,每当照片在照相馆冲洗完送到家,我还是第一个打开白色信封,细细端摩,然后一张张按次序塞进相册,等家人进门就立刻抱着大相册给他们挨个展示,乐此不疲。那时最羡慕的便是照相馆的摄影师,每天能拍那么多照片,按那么多次快门,想想甚至都要流下口水来。现在回想,我与摄影的情缘,早在那时就已注定了吧。
待年岁稍微大些,依稀是小学五六年级,便可在大人的监督下自己拿着相机给大家拍照了。纯粹的风景照是不必想的,用相当于几毛钱一格的胶卷拍风景,无论如何都是“败家子”的行为,是难以想象的。若和伙伴郊游时想带相机拍照,往往是需要自己买胶卷的,记忆里过年时并不算多的压岁钱大半都花在买胶卷和洗照片上,也曾为了节省开支心血来潮和几个伙伴琢磨自己弄个暗房,虽然因为各种现实而作罢,不过那种为兴趣尽心竭力绞尽脑汁的尝试,大概是当下孩子很难体会的。
初中时,“傻瓜相机”出现了。当然不同于现今的数码卡片机,依然需要胶卷,但省去了过卷儿等步骤,在当时已是了不得的进步。我也拥有了人生中第一台属于自己的相机,很惭愧,由于住所变动,早已不知所在,却让我牢牢记住了富士这个品牌。也是在那个时候,“摄影”取代了“拍照”,照片里不一定要有人,焦距、构图等词汇融入了生活,当时也未曾料到,摄影这个词,竟会成为萦绕牵绊我十余年,极大可能是一生的字眼,或者说,生命的核心。
当时摄影相关的资料还比较少,互联网也不普及,为了提高摄影技巧,煞费苦心是少不了的,家里对于摄影这个爱好也并不支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有投入,持续投入却没有任何产出,这种兴趣似乎是不正常的,在家长眼里,还有那么多花费较少甚至完全没有花费的玩乐,对,玩乐,兴趣培养的观念在那时远没有深入人心,所以摄影在家长眼里就是玩儿,是需要花不少钱的玩儿,自然便不会支持。于是,只能自己想办法。早饭不吃、午饭减半(不提倡)、公车钱,以及几乎所有的零用钱,能想到的全被用来买书、胶卷、洗照片。因为没有向爸妈要额外的花费,也不便阻拦,只是在和亲友闲聊时用“这孩子,魔怔了”之类来形容我的执着,次数多了,大约自己也觉得厌烦,也就说得少了。再后来,看到由于长期忍饥挨饿而日渐消瘦的我,也觉怜惜心痛,逢年过节也会主动买些摄影书籍或多加些零用钱给我,唯一的要求是不能耽误学业,因爸妈态度转变而喜极而泣的我自然一一答应。还好头脑尚可,功课让人放心,爸妈也就逐渐认同,有时还会评论我的作品。这辈子第一次体会苦尽甘来的感觉,还真是美妙得很。
二、
相纸泛黄了,转眼,大学了。我对摄影的热爱有增无减。到目前为止,人生最大的转变也出现了。要提的是,这时摄影技术已经日益完善,单镜头反光相机,即现在几乎家家必备的单反业已出现,只是价格较高罢了。我所谓的转变,并不是指这些。
一直以来我都是个封闭的人。这封闭随着年龄逐渐厚实无缝,亲近的人统统都是儿时便已熟识,长大后的朋友圈几乎不再扩展。似乎自己还乐在其中,自认为省去了不少虚情假意的迎合。
大学某日,一好友来找我(儿时玩伴),“李,最近有个大学之间的摄影大赛,很有影响力,你参加吧,”深知我秉性到还没等我摇头便又强调“这次高手很多,你也想确认一下这么多年磨练的技术到底到了哪种程度吧?”一击即中。略作思考我点了点头,准备了几幅得意之作,按规定邮寄给组织者。
一周后便是评奖&颁奖的日子,正在台下神游八方的我,忽然感到目光的压力,抬起头,身边的人都在看我,再往前看,领奖台上主持人拿着话筒反复说着什么,距离太远看不清。这时会场人员拉了我的袖子,指了指那边,喔,竟然是我。
走上高高的主席台,台下的观众开始鼓掌,主持人将话筒递到手上,似乎是要我做获奖感言,然后他面带微笑与赞许地退到一边,不知是赞许我的作品还是镇定。台下的人群也停止了,偌大的礼堂仿佛只有我的左脚在微微晃动,这是我紧张的表现,只有我自己知道。在人群饱含期待的目光中,我张了张嘴,什么都没说出来。
紧张,并没有让我开口却无言的神奇魔力。
我真的说不出来。
小时候,相机是奢侈品。记得家里有台海鸥胶片机,被爸妈像宝贝一样锁在柜子里,只有举家出游时才有机会一睹它的风采,但按下快门这个当时认为无比神圣的动作,向来是由大人完成,可怜充满好奇的我只能或独自或依偎在家人身边,摆出俏皮可爱的姿势,静静等待那个激动人心的瞬间。如果是晚上,那就更加期待,相机上顶着大大的闪光灯,还可以更换三色的色板,虽然经常被晃得闭上眼睛,也因为我一个人的憨态破坏了整张照片的美感而被大家取笑,每当照片在照相馆冲洗完送到家,我还是第一个打开白色信封,细细端摩,然后一张张按次序塞进相册,等家人进门就立刻抱着大相册给他们挨个展示,乐此不疲。那时最羡慕的便是照相馆的摄影师,每天能拍那么多照片,按那么多次快门,想想甚至都要流下口水来。现在回想,我与摄影的情缘,早在那时就已注定了吧。
待年岁稍微大些,依稀是小学五六年级,便可在大人的监督下自己拿着相机给大家拍照了。纯粹的风景照是不必想的,用相当于几毛钱一格的胶卷拍风景,无论如何都是“败家子”的行为,是难以想象的。若和伙伴郊游时想带相机拍照,往往是需要自己买胶卷的,记忆里过年时并不算多的压岁钱大半都花在买胶卷和洗照片上,也曾为了节省开支心血来潮和几个伙伴琢磨自己弄个暗房,虽然因为各种现实而作罢,不过那种为兴趣尽心竭力绞尽脑汁的尝试,大概是当下孩子很难体会的。
初中时,“傻瓜相机”出现了。当然不同于现今的数码卡片机,依然需要胶卷,但省去了过卷儿等步骤,在当时已是了不得的进步。我也拥有了人生中第一台属于自己的相机,很惭愧,由于住所变动,早已不知所在,却让我牢牢记住了富士这个品牌。也是在那个时候,“摄影”取代了“拍照”,照片里不一定要有人,焦距、构图等词汇融入了生活,当时也未曾料到,摄影这个词,竟会成为萦绕牵绊我十余年,极大可能是一生的字眼,或者说,生命的核心。
当时摄影相关的资料还比较少,互联网也不普及,为了提高摄影技巧,煞费苦心是少不了的,家里对于摄影这个爱好也并不支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有投入,持续投入却没有任何产出,这种兴趣似乎是不正常的,在家长眼里,还有那么多花费较少甚至完全没有花费的玩乐,对,玩乐,兴趣培养的观念在那时远没有深入人心,所以摄影在家长眼里就是玩儿,是需要花不少钱的玩儿,自然便不会支持。于是,只能自己想办法。早饭不吃、午饭减半(不提倡)、公车钱,以及几乎所有的零用钱,能想到的全被用来买书、胶卷、洗照片。因为没有向爸妈要额外的花费,也不便阻拦,只是在和亲友闲聊时用“这孩子,魔怔了”之类来形容我的执着,次数多了,大约自己也觉得厌烦,也就说得少了。再后来,看到由于长期忍饥挨饿而日渐消瘦的我,也觉怜惜心痛,逢年过节也会主动买些摄影书籍或多加些零用钱给我,唯一的要求是不能耽误学业,因爸妈态度转变而喜极而泣的我自然一一答应。还好头脑尚可,功课让人放心,爸妈也就逐渐认同,有时还会评论我的作品。这辈子第一次体会苦尽甘来的感觉,还真是美妙得很。
二、
相纸泛黄了,转眼,大学了。我对摄影的热爱有增无减。到目前为止,人生最大的转变也出现了。要提的是,这时摄影技术已经日益完善,单镜头反光相机,即现在几乎家家必备的单反业已出现,只是价格较高罢了。我所谓的转变,并不是指这些。
一直以来我都是个封闭的人。这封闭随着年龄逐渐厚实无缝,亲近的人统统都是儿时便已熟识,长大后的朋友圈几乎不再扩展。似乎自己还乐在其中,自认为省去了不少虚情假意的迎合。
大学某日,一好友来找我(儿时玩伴),“李,最近有个大学之间的摄影大赛,很有影响力,你参加吧,”深知我秉性到还没等我摇头便又强调“这次高手很多,你也想确认一下这么多年磨练的技术到底到了哪种程度吧?”一击即中。略作思考我点了点头,准备了几幅得意之作,按规定邮寄给组织者。
一周后便是评奖&颁奖的日子,正在台下神游八方的我,忽然感到目光的压力,抬起头,身边的人都在看我,再往前看,领奖台上主持人拿着话筒反复说着什么,距离太远看不清。这时会场人员拉了我的袖子,指了指那边,喔,竟然是我。
走上高高的主席台,台下的观众开始鼓掌,主持人将话筒递到手上,似乎是要我做获奖感言,然后他面带微笑与赞许地退到一边,不知是赞许我的作品还是镇定。台下的人群也停止了,偌大的礼堂仿佛只有我的左脚在微微晃动,这是我紧张的表现,只有我自己知道。在人群饱含期待的目光中,我张了张嘴,什么都没说出来。
紧张,并没有让我开口却无言的神奇魔力。
我真的说不出来。
责任编辑:TY01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栏目热门排行榜
中国聋人网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