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孩子升小学跟不上怎么办?怎样提前做准备?

  •  
  • 浏览次数: 30
  •  
  • 发表时间:2015-11-24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万圣节受邀参加“聆听天使”主办的听障宝宝万圣节主题活动,特别开心地看到几个听障宝宝都伶牙俐齿,活泼可爱。康复效果这么好,家长一定付出了很多智慧和心血。和妈妈们聊天时发现,他们在欣慰之余,还怀着一些共同的担心和焦虑------孩子升小学的问题。其实,只要提前用心做准备,帮助孩子提升学习所需的各种能力,很多问题都不难解决。

\

5-7岁是孩子成长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也是孩子开始从幼儿园过渡到学校生活的时期。学前教育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钱志亮提到过,在这期间,如果家长和老师可以引导孩子达到大脑和心理的八个方面的成熟水平(视知觉能力、听知觉能力、运动协调能力、知觉转换能力、数学准备能力、语言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学习品质),Ta就可以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并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好基础。

在这八个能力中,我先针对家长们关注的焦点挑出对于听障宝宝来说尤其关键的四项能力和大家讨论,抛砖引玉。

\

一、听知觉能力----听能管理不能放松

在目前中国小学的课堂上,听和看是最重要的两种学习方式。很多妈妈担心入小学后孩子因为听不好影响学习,确实,通常小学教室比幼儿园大,人数也多,噪音和混响给听障宝宝的聆听带来更大挑战,老师的语言也更长,更复杂,家长必须更加注意孩子的听能管理。

首先,给孩子合适的听力补偿,并尽可能和老师协商给孩子安排前排中央的位置,方便听得更清楚,而且可以结合视觉线索理解授课内容。如果不方便调整座位且孩子反映听不清的话,则要考虑配戴FM系统,解决距离和噪音的干扰。

关于噪音,家长可以提早在家给孩子多做些噪音下聆听的练习,比如谈话时放些背景音,多去热闹的公共场所等,提高孩子的“选择性听取能力”,这个除了提升设备的性能,也是可以通过自己的训练得到明显提升的。

现在学校多采用多媒体教学,还可以在家多给孩子听听录音、视频,如果对电子声音不太熟悉的就让孩子熟悉电子设备的声音。

有家长担心听障会给孩子学英语造成困难,如果听力补偿到位的话没什么问题,反而比汉语还简单些,因为英语没有语调。但是英语的高频音比汉语多得多,在孩子做听力评估和调机时要特别注意高频部分是否补偿到位。这个耳蜗宝宝还好些,戴助听器的孩子更要注意。

\

二、语言和理解能力——想学好语文,多看“闲书”

我们采访过好几位学业优秀的听障朋友,他们在回忆学习秘诀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过一点,就是特别感谢家长让他们从小养成了爱读“闲书”的好习惯。阅读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越早越好,且读得越多越好。

需要提醒的是,“读书”不是“识字”,孩子不识字没关系,家长读给孩子听就很好,一岁左右的宝宝就可以从绘本开始亲子阅读了。书里有很多丰富且优美的语言,对提升孩子的语言能力和理解能力非常有帮助。很多爱读书的宝宝上学后语文不用怎么花功夫成绩都特别好,尤其是作文,这也给他们增加了应对其他科目的信心。

从另一个角度说,其实所有科目的学习都需要语言和理解能力做基础,因为这些知识大多是以书面语言和老师的口头语言呈现的,即使是数学,阅读和理解能力强才更容易读懂题目,尤其是应用题。

上小学后,识字也将成为孩子的一项学习任务,这里多说一点。对于小孩子来说,听别人朗读故事,他们用眼睛看着那些字,这对他们学习阅读和识字非常有帮助,这也凸显了亲子阅读的重要性。当然这一定得在自愿的基础上,最好阅读的是你和Ta都非常喜欢的绘本或故事,因为这种办法可能需要重复很多次才能奏效。

还用一种很有效且有趣的方法是和孩子一起制作“经验小书”。家长可以把孩子日常生活中亲身经历的事情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记下来,然后和孩子一起阅读、讨论。对大部分孩子来说,自己做主人公或作者的故事要比一本其他任何精美的书都好玩。很多原本对学习阅读没多大兴趣的孩子也变得感兴趣了。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你甚至可以减少图的部分,慢慢变成他的“日记”(刚开始肯定需要他来口述你来记录,等他学会写字会迫不及待地想自己写写试试)。

\

三、逻辑和思维能力----要想孩子数学好,放他去玩

对健听孩子来说,数学也是也是一项极大的挑战,因为孩子天生更喜欢具象的东西,数学则相反,十分考验他们抽象的逻辑和思维能力。但是,如果这些逻辑和思维用在游戏里,则会变得非但不恐怖,反而妙趣横生。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很多孩子很小就对“钱”感兴趣了(是可以买好吃的和玩具的好东西呀),也十分喜欢玩“模仿”和“过家家”的游戏,其实钱是学算数的非常棒的教具。你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小卖部”、“买东西”、“去银行换钱”和“开当铺”等游戏,还可以借和孩子一起去超市等机会,给Ta一点点零花钱和Ta讨论怎么支配,培养孩子的运算能力和消费观念。

积木、彩色塑胶棒、各种盒子等则是认识几何形体和锻炼空间想象能力的益智玩具。不用规定什么玩法,给Ta充分的自由,让孩子自己多看、多摸、多“鼓捣”,充分地感知、试验和创造是他们学习的最好方式。

其他还有不少锻炼逻辑思维能力的玩具、书和手工活动,家长们可以去找找看。它们有几个特点-----都不太贵,也不是很“高科技”,越是简单原始的玩具效果越好,甚至生活中那些废弃的包装盒、瓶瓶罐罐、旧衣服,沙土、捡来的树枝、石头,都是很好的玩具,发明玩法和玩的过程中,孩子会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富有创造力。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在每个特定时期都有一种特殊的感受能力,比如出生到五岁是各种感觉的敏感期(对各种物体的大小、形状感兴趣);4~5岁是数学概念的敏感期;5~6岁是数学逻辑的敏感期。对数学、几何的启蒙和引导需要依照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不可以拔苗助长。有心且有余力的家长可以找些关于儿童发展心理学或权威的早教书看,磨刀不误砍柴工,了解背后的原理,渗透到生活中去,在遇到具体教育问题时会省力得多,出现的问题就也少得多。

\

四、学习品质——兴趣和习惯都很重要

小学生活和幼儿园生活有很大的不同,生活秩序发生了很大变化,每天必须准时到学校、上课时间增长,学习时间要能够统筹安排,自制力和自理能力都需要提高,因此孩子有相当一段时间的不适应是非常正常的情况。在倾注更多关注的同时,家长更要坦然面对,多一些耐心和鼓励,和孩子一起从容地战胜各种挑战。(孩子天生对情绪很敏感,如果你焦虑、对他没信心,这些负能量就很容易传染给Ta,让Ta变得恐惧和抵触学校,缺乏自信。)

除了精神上的支持(这个真的很重要),我们还有些具体的办法,可以提前做准备,帮助Ta更容易适应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

我们发现,很多孩子上小学后学习跟不上或者“表现不好”其实很少是因为“上课听不清”,更不是“不够聪明”,更多的原因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的学习内容可以说根本没到拼智商的程度,按时起床,把学习用品整理好,上课认真听讲,用心完成作业,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答卷时注意审题,答完了要检查,这些看上去很简单的习惯如果你的孩子都能做到,成绩不是数一数二也一定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同学眼中的好榜样(回忆下自己的学习生涯或者问问班里的学霸,做到八成可能也够了)。

而这些习惯我们在入学前就可以一点一点培养起来,尤其是在学前班,或者幼儿园大班的时候也可以开始培养Ta守时、讲规矩的习惯(妈妈也不要放纵宝宝,天气不好或偷懒就迟到甚至不去幼儿园),可以通过玩“老师同学”的扮演游戏给孩子渗透一些学校生活的常规知识等。

孩子上小学后学习内容增加,在学校的时间增长,我们可能很难了解他在学校的具体情况,这就更需要家长和孩子、老师甚至孩子的同班同学搞好关系,多沟通。学习成绩是一个比较容易衡量的指标,但不是判决书,它只是帮助我们了解孩子在学校的适应情况和学习内容掌握情况的一个阶段性的信号,提醒你关心和帮助Ta。

除了学习习惯、自制力,还有一点不可忽视的是要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小学的学习内容和方式可能确实没有幼儿园的“好玩”,然而真正保持好奇心,对知识有兴趣才是学习的最大和最深层次的动力。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也会对孩子在学校的“幸福感”有比较大的影响,在这里就暂时不展开说了。

\

总之,我们要为孩子准备的,不是知识,识了多少字、会说几个单词、数数数到几或会做几十以内的加减法,这些都不是目的,更重要的且需要家长花时间和心思帮助孩子储备的其实是学习的能力和兴趣。幸运的是,孩子对未知世界的兴趣和探索欲、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都是与生俱来的,这会帮你很大的忙,只要掌握好方法,在不破坏兴趣的前提下协助他们发展相关能力,那些知识和成绩都会是附赠给你的惊喜。

当然我们要承认,就算你已经很用心,很努力,也有可能暂时看不到想要的结果,但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节奏,并不是匀速的,后来居上的例子比比皆是。而人生更像一场马拉松,如果你和孩子能享受这个过程,开心地跑到终点,有谁会在乎他起跑慢了半拍呢?

如果你的最终目标是让Ta有幸福快乐的一生,现在就可以给他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这可是Ta整个人生的至少七分之一,也是Ta有生以来经历的全部!

附:推荐参考书-----

·《孩子是如何学习的》 [美]约翰·霍特

·《入学早知道:儿童入学必备的八种能力》钱志亮

·皮亚杰和蒙台梭利关于儿童心理学和幼儿教育的系列书籍等



来源:耳朵树 http://www.earmedicalmap.com/tech/show/457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怎么办 孩子 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