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机之初听什么

  •  
  • 浏览次数: 40
  •  
  • 发表时间:2015-12-29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经常有耳蜗宝宝的家长焦急万分地向我咨询:孩子人工耳蜗开机了或者刚刚配上助听器,怎么判断ta能不能听到呢?应该给ta听什么声音呢?我特别理解家长们的无助感,因为孩子的特殊情况,是大多数父母从未面对过,也从未想到过要面对的。也因为我们对孩子学会听说存在巨大的压力,担心孩子本来有听力缺失,听到得已经比别人晚,比别人差了,如果父母在康复过程中做错了或做不好,就会给孩子带来“无可挽回”的后果。所以,我把这篇文章作为专栏的开篇选题,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帮助。

首先,来看一下开机之初,我们给孩子的声音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有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我们选择的声音应该相对单纯,就是说,最好是一种音频上的声音,可以有音调高低的变化。比如,我们可以带孩子敲鼓,敲的时候可以用力些,也可以轻一些,但是不要一下子让孩子听打击乐器合奏。而且,这个时候的音量也不宜过大,应该以我们自己觉得听起来比较舒适为准,不要弄出可以称得上是噪音的声音;

第二,我们给孩子提供的声音必须是有意义的,不要不停制造噪音试探孩子是否能听到。这里的有意义不是说像语言一样,说明某个事件或形容某个事物,而是这个声音是跟一件事、一个东西、一个人或者一个现象相关联的。比如,我们带孩子听炒菜炝锅的声音,孩子能看到炒菜,能吃到炒好的菜;我们带孩子听敲门声,ta可以看到声音是手与门敲击发出的,可以了解门是被爸爸妈妈敲响的;

第三,我们初期给孩子接触的声音尽量要覆盖高、中、低全部三个声音频率。比如敲三角铁、揉搓塑料袋和炝锅的声音是高频,敲双音响桶、敲门等声音是中频,打手鼓、洗衣机转动等声音是低频。我们可以购买一套奥尔夫音乐的乐器,这样把相对专业的各音频声音与生活中的类似音频声音都给孩子听,会为我们的观察和孩子的学习都提供比较丰富的资料。

其次,我们来说说帮助孩子学习聆听的方法。

这里牵扯到一个普遍的误解:孩子要练习听的能力,就应该排除掉视觉、触觉等的作用。这是不正确的!借助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帮助认知本来就是我们人类认知世界的方法,如果把其他感官作用完全摒弃,这是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更何况对于一个先天听力损失,起步较晚的孩子,如果我们人为地拿走ta的全部“拐杖”,会让听变得非常困难,从而打击孩子的信心,让ta对听产生畏惧,压力巨大。所以,我们帮助孩子学习听说,从一开始就要善用全部五官六感。比如,我们带孩子去看打开的水龙头,用手触摸流动的水,再聆听流水的声音。这样,孩子对于流水声的记忆是鲜活的,体验是丰富的。再比如,我们可以带孩子夹核桃,让孩子看到我们拿夹子捏开核桃的样子,可以故意把用力的表情夸张表现出来,同时嘴里喊“嗯--”或者“哎哟”,然后当核桃壳裂开的“咔嚓”声响起时,提示孩子认真听,并且用嘴巴模拟发出这个拟声词。接下来在吃核桃时,可以自然输入“啊呜”“吧唧吧唧”等与吃有关的拟声词。当然,在开机之初,为了帮助孩子养成聆听习惯,可以更强调”听“,比如先听、再看或摸,但不能只听,因为有其他感官的参与才能更好地帮助ta理解这个声音的意义。

另外,小孩子的认知能力决定了他们只能够对自己认为有趣的事情保持注意力,所以,想要孩子配合我们学习,必须引起他们的兴趣。因此我们要设计一些有意思、新奇的“发声体”。比如,我们可以把纸撕成碎屑,放在小鼓上,当敲动小鼓的时候,纸屑会跳动,自然引起孩子的兴趣。再比如,我们可以把动物玩偶放在孩子身后,然后学着动物的叫声到处找,引导他们找到对应的小动物等。这些游戏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性格来设定,只要大家记住趣味性和聆听相结合,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从学习和记忆的规律来看,必须达到一定的重复率,我们听来的东西才能被掌握,因此,我们在教孩子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教学目标的复现率。但是孩子又讨厌枯燥的机械重复,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方法大致分为两类。第一,我们可以在固定事件发生时输入同样的语言语音。比如给孩子喂饭的时候,每给ta一口,我们就“啊呜”一声;每次开灯的时候,我们都说“啪嗒”。这样,孩子自然会把声音跟内容结合起来,甚至不会发现你在进行重复输入。第二,利用绘本故事、儿歌中的重复设计进行循环输入。很多幼儿绘本都具有重复的特色,比如,“小熊宝宝”系列中的《你好》《拉粑粑》等,都是通过改变故事中的人物,出现同样的词语。由于人物改变,孩子们会兴致勃勃地接受这些重复输入。同样,像《拔萝卜》这样的小儿歌也是重复输入的好材料。

再次,就是我们对孩子聆听情况的观察和记录。

很多家长特别焦虑地跟我说,我家孩子好像听不到,给任何声音ta都没反应。真的是这样吗?对于小龄宝宝来说,我们不能期望孩子给我们明确的回应,因为那是超越孩子能力和认知的。孩子是否听到需要家长能够用心观察孩子的细微反应,如皱眉、表情停滞、寻找声源、哭闹等。你会发现,虽然孩子没有停止鼓捣手里的玩具,但是听到声音时会轻轻蹙眉,那是因为这个响声可能打扰了ta的“工作”。

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对于孩子的两类情况要特别注意观察记录。第一类是孩子对于某个频率的声音反应迟钝或者几乎没有反应。前面我们已经提过生活中的声音大致属于哪段频率,大家可以作为参考,如果孩子对于某个频率的各种声音反应普遍不好,那么就可能是补偿不到位,需要调整程序或者升级听辅设备了。因为语言是多频组合的声音,而且在短短的语句中就可能出现各频率声音的快速转换,所以有某段频率整体助听效果不好的话,会影响孩子对语音的听取和理解,导致能听到但是听不清、打岔、理解慢。第二类是孩子对一些声音表现出“特异”反应,如听到背后响起的说话声会有惊吓表现,讨厌炒菜时的炝锅声等,这可能反映出某个频率过于敏感或者音量过大了,这也会造成孩子听得不舒服,抗拒聆听。不过第二类情况在刚开机时出现几率比较小。

讲了那么多具体问题之后,我想在文章最后再次强调一点:只要孩子在学习语言的关键期之前解决了听力问题,是不会对ta的听说造成严重影响的,即使是健听孩子的语言(尤其是清晰度)发展也是有快有慢!使得孩子只会发音,不会交流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家长没有把他们作为普通儿童看待和教育。家长对于听、说过度焦虑,给了孩子太多的压力,使得他们对聆听排斥,对表达恐惧。所以,套用领袖名言:让我们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听障对孩子的影响,帮助孩子取得最佳的康复效果吧!



来源:耳朵树 http://www.earmedicalmap.com/tech/show/475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开机之初听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