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教育专家、听损大学生家长陈妍:学业成功不是你们想象的那样!

  •  
  • 浏览次数: 106
  •  
  • 发表时间:2016-06-14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陈妍曾经是教委的资深专家,同时,也是一位听障孩子的母亲。在她如履薄冰的教育之下,她的女儿已经是一名优秀的大三学生,现在正独自准备明年的考研。从孩子查出耳聋,到孩子进入普校,一路成长下来,陈老师除了悉心陪伴,也总结出一套适合听损儿童求学的“捷径”来,这捷径看似简单,甚至几个关键词就能总结完,但真正要做到,很考验家长的内功!

以下就是依依妈通过对陈妍老师的采访,撰写出的5个要点:

学校不会因为听损拒收我们

家长困惑一:

小学入学信息采集时,要不要在重大病史一栏填上孩子的真实听力状况?如果不填,会不会因为瞒报被拒绝?大家都知道公立小学每年招生名额都是满的,据说很多孩子即使所有证件齐全也会被拒之门外。

陈老师答疑:

当年我孩子进入小学时,还没有所谓的信息采集,对大家关心的是否要在信息采集中将孩子的听损事实如实报告,我们确实没有经历过。不过孩子报考大学志愿时,是有既往病史一栏的,我进行了如实填写。毕竟高校里有的专业是不适合我们孩子的,校方需要考虑孩子的身体条件,来进行专业调配。

我很理解有些家长担心——学校会否因为我们孩子的听损而对我们另眼相看。不过负责任地说,学校是有义务接收我们孩子入学的,拒收的情况很少发生。但是如果在学业进行过程中,孩子学习十分吃力,校方可能会委婉建议我们,为孩子重新选择更合适的教育环境。

现在北京基本都用电脑派位来确定孩子的学校,理论上说,电脑派位的客观、公正性都是能得到保证的。随着越来越多的家长对教育界的监督加强,一般而言,学校和教育圈并不会轻易插手孩子入学的具体事宜。

 

有分寸地和老师相处

家长困惑二:

有个家长,去年她的孩子报小学,她主动放弃了片区内的一所名校,而选择了一所比较普通的小学。后来据那个家长反馈,孩子在学校挺开心的,也能跟得上学校的节奏。学校老师对孩子也很关心。

听说学校名气越大就越强势,学习节奏也快,老师的耐心度兴许也不高……我们该怎么给孩子选学校呢?

陈老师答疑:

相对给孩子选择一个好学校,我更赞成强化和老师的沟通和良性互动,一个高素质并且和家长沟通顺畅的老师,对孩子的成长更给力。尊重老师,配合好老师的工作,和老师拉近距离,这些都是我们家长必须要做到的。

我想提醒家长的是,在和老师的相处中,也要掌握好分寸。既要尊重老师,也不要在老师面前过于“低三下四”、“一味讨好”,要客观、理性地和老师谈论孩子的听力状况,不遮遮掩掩,同时,也要表现出自尊、自信。老师是会被家长的态度和做法影响的,良性的态度会获得老师的尊重,相反,则可能会引起老师的反感。我遇到有的家长对老师刻意隐瞒孩子的真实听力状况,当孩子学习遇到困难,老师找家长沟通,却无法得到家长的正视和配合,几次下来老师就不愿再和这样的家长沟通了,最后吃亏的还是孩子。

 

家长越自信,孩子越不会受歧视!

家长困惑三:

我也很担心普幼和普校的问题,虽然老师一直告诉我们,现在大部分孩子都能上普幼。但最怕的就是孩子以后会碰上歧视TA的老师和同学。

陈老师答疑:

当年,我的孩子从中聋结束康复后,同期的不少孩子也都各自回到家乡。我现在还和很多家长保持联系,在联系中我发现,回到三、四线小城市的孩子,受到周围环境歧视的现象比较明显,而越是文明程度高的大型城市,老师也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孩子受歧视的情况越少。

还有一点,家长越自信,孩子受歧视越少。首先,家长的态度对孩子影响就很大,自信的家长一定会带出自信的孩子;另外,自信的家长在和老师打交道的过程中,老师也能感觉出家长的理性、自信,如果家长能再主动配合好老师的教学,就更能博得老师的青睐。而老师对咱们孩子的态度还会影响班级里的其他孩子,所以要想让自己孩子在同学中不受歧视,“搞定”老师是最关键的环节。

另外,家长不要入学前就担心过多,太纠结于各种还没到来的负面信息。现在家长在网络上联系紧密,这是我们那个时代没有的好条件。但反过来看,我们那时受到他人负面情绪的影响也少得多,只要埋头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现实需要我们走一步看一步,遇到具体问题时,再想具体办法解决呗。

 

没有逆境,何来情商?!

家长困惑四:

都说咱们孩子普遍情商不高,这是思维方式的问题吗?还是我们的听力缺陷带来的呢?

陈老师答疑:

我是在孩子上了大学之后,一次和孩子谈心才知道她有过三年不太愉快的初中生活。但细想想,这也很正常,每个孩子在成长中都会遇到磕磕绊绊,生活不是童话,永远都没有绝对完美的,如果孩子可以自己解决并且消化掉,这就很好。

再说,很多成长中的痛苦和迷茫,也不都是听力造成的,健听孩子一样要经历这一切。我们的孩子不可能永远呆在象牙塔里,总有一天要走出来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

与其让孩子走进社会再体验逆境,不如在学校的时候就多面对。除了要求孩子在教室里坐第一排,我没有和老师提过任何特殊照顾。我坚持孩子在学校尽可能一切正常化,那些小打击、小挫折、小不愉快,该有就得有。经常性地碰到这些不是很激烈的挫折,比进入社会后碰上一个大打击而崩溃,要幸运得多。在听损孩子的成长中,挫折教育很容易被忽视,但却至关重要。

现在大家都在谈情商,有的家长感觉,咱们孩子的情商好像比普通孩子低一些,尤其是不会看人“眼色”。这其实不是孩子的天生缺陷,它和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有关。咱们家长普遍都对孩子有些愧疚感和自责心,便会不自觉地对孩子倍加呵护。殊不知,在太受呵护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情商是高不起来的。人的情商需要在逆境中磨练,孩子需要和不同的人相处,甚至是和对自己不利的人相处,来慢慢积累与人打交道的经验。

我的底线是孩子只要不受到校园欺凌,其他小矛盾就让它正常出现、正常存在。

 

“别人的孩子都在努力,为何你可以不努力?”

家长困惑五:

总能听到身边家长说,咱们孩子已经这样了,也别对他们要求太高,反正将来也不指望他们成龙成凤,这辈子开开心心就好,学习上差不多就行了。我该不该严格要求他们的学业呢?

陈老师答疑:

比起孩子的高分数,我更看重的是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尤其是在孩子入学前几年。这些习惯说起来很朴素,比如每天作业都要按时完成,作业完成后才能进行其他娱乐活动;养成预习、复习、检查的习惯;每过一个阶段就进行一次小总结……总之跟紧学校的教学节奏。一旦养成固定的行为习惯,孩子的自觉性提高,家长也不用太多的督促和紧逼,反而会越来越轻松。反之,家长在教育的道路上会越拖越累。

在教育上,我是严格的虎妈式教育方法,别的孩子都努力,为什么你可以不努力?咱们的孩子一样要经历残酷的竞争环境,既要面对社会选择,也是对自己能力的考验。如果我们现在因为心疼孩子听力不好,而对他得过且过,那今后他的人生由谁来负责到底呢?

孩子十八岁之前,我多要求她,等好的行为习惯固定下来,我也会轻松很多。如果正相反,我在孩子小时候纵容她,今后她的人生会成为我最大的负担。

在孩子面前,我是内紧外松的。在她看来,我是云淡风轻、一派从容,但实际上,每个听损孩子母亲的担忧,我一直都揣在心里,一刻都没敢放松过。我现在也在积极调整心态和身体,想尽可能多陪孩子走一段!


来源:耳朵树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耳聋 听障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