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孩子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给聋儿家长的一封信

  •  
  • 浏览次数: 45
  •  
  • 发表时间:2016-08-10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当你们看到自己的孩子出生时,一定十分喜悦,对孩子的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希望。看着自己的孩子慢慢地长大,你们一定在辛苦中体会着为人父母的快乐和幸福。然而,随着间的推移,你们或早或晚地发现孩子听力语言发展的问题。经过一系列的检查、确定,最后不得不接受一个残酷的事实——孩子的听力有问题。这对于家长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你们可能会到处寻医问药,走了很多弯路;也可能比较幸运,通过一些渠道知道了一些关于康复的信息,比较早地进行了干预;也可能通过网络等媒体,学习到了一些知识,很快地有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鼓励,勇敢地走了过来。不管怎样,孩子一天一天地长大,到了六七岁,需要进行学校教育了,不能再像以前一样仅仅进行康复训练了。这个时候你们一定很彷徨,该给孩子选择特殊教育学校还是选择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呢?我从事了1 O多年的聋儿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工作,也经常在中国特殊教育同、聋人教育网、中国聋儿网、听障家园等网络和家长交流,所以比较了解家长的一些想法,在此,我想和各位家长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我想谈谈家长选择学校的几种常见思维

  坚决不去聋校,坚决不学习手语。家长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坚决不让孩子去聋校的,通过我和家长在现实中、网络中的交流,我认为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第一,孩子进聋校就是贴了标签,就是残疾人了,以后就没有什么用了,不要说光宗耀祖,能否白食其力都成了问题;第二,孩子坚决不能学习手语,花了那么多的钱,辛辛苦苦康复了几年,一旦进入聋校,学习手语,几年的辛苦就白费了:第三,在网上看到很多聋孩子经过康复训练进入普校以后,学习都很好,而且还有的考上了大学,他们能行,自己的孩于一定也可以。

  去聋校算了,上普通学校太辛苦。也有一部分家长,孩子到了入学年龄,就直接送到聋校。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种:第一,父母比较忙,没有时间管孩子,也基本没有做过什么康复训练,只能到聋校;第二,家庭情况比较困难,没有经济能力给孩子买助听器,也没有进行康复训练;第三,认为在普通学校孩子压力太大,家长压力也大,担心孩子会被人欺负,认为聋校学习很轻松也不会被人欺负,长大了到哪儿都能混口饭吃,难道还怕把他饿死?第四,觉得孩子既然聋了,就应该进聋校,否则,国家办聋校干什么?

  打着民主的旗号,由孩子自己选择。还有一小部分的家长打着民主的旗号,让孩子自己选择。其实我觉得这是不正确的一种做法,固为孩子在选择的时候,往往是看自己的好朋友、小伙伴去了哪里,如果他们去了聋校,自己也去聋校如果他们去了普校,自己也去,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家长作为孩子的监护人,这个时候就应该帮助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

  对于以上三种想法,家长考虑问题的角度要么是顾及自己的面子,-怕别人说自己有一个残疾孩子:要么是顾及孩子的语言问题,怕孩子学会手语就不用口语了;还有就是怕普通教育对自己和孩子造成太大压力。这些问题是不能忽视,但是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家长们却忽略了,那就是自己的孩子到底适合什么样的教育?

  其次,我想谈谈家长眼中的聋校教育

  许多家长对聋教育了解不多,有的甚至没有什么了解。一是因为发现孩子听力有问题之前根本就没有关注过聋教育,甚至不知道还有这么一类学校;二是自从给孩子进行康复训练以来,一个不变的目标就是要把旗子送到普通学校,根本没有考虑将来孩子可能到聋校去读书,所以也没有去了解。通过和一些家长的交流,我发现在家长眼中聋教育就是手语教育。有的家长说:“聋校就是学习手语,到了聋校就完了,这辈子都不会讲话了。”也有的家长说:“聋校的孩子都是什么都听不到的,我的孩子有听力,不能去聋校。”还有的家长说“聋校就是玩,就像保姆一样看着这些孩子”等等。甚至有一些信息比较更通的家长认为,国家就不该办聋校应该像有些西方国家一样,全部都去随班就读,别的国家能做到,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呢,在此,我想告诉家长的是,让孩子学会说话,是你们的希望,也是我们听力语言康复工作者的希望;但是,我们也要知道,就目前的康复水平而言,不可能达到100%的康复。如果孩子不能学会说话也不是世界末日,有很多聋人,他们语言水平并不高,但依然是众人眼中的成功人士,依然是能够自食其力的优秀工作者。

  第三,我想谈谈如何正确选择适合孩子的学校

  要帮助孩子做出正确选择,家长必须对聋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聋教育在我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聋教育与盲教育、智障教育相比是发展比较好的,也是和国际接轨比较好的一类特殊教育。我国聋教育的教学语言并不是单纯的手语,而是“口语为主,手语为辅”,手语只是其中一种起辅助作用的教学语言,并不是唯一的教学语言。很多家长都以为聋校的老师是不用讲话的,其实恰恰相反,聋校的老师比普通教育的教师讲的话更多,声音更大:我国聋教育的师资并不是像有些家长所说的“保姆”,随着聋教育的发展,聋校的师资队伍在不断增强,很多学校已经有了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和大专毕业的老师更是占了较大比例,他们保证了聋教育的质量。现在已经有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天津理工大学、河南中州大学、广州大学、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开始招收聋孩子接受高等教育;另外,很多聋校在聋儿听力语言康复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可以说,我国聋校举办的听力语言康复中心或者康复班撑起了中国聋儿听力语言康复的半边天。我们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广州聋校、南京聋校、上海届音等等,都在我国聋儿听力语言康复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最后,我想用一个我亲身经历的事来说明,聋校并不是像有的家长说的“聋校就是学习手语,到了聋校就完了,这辈子都不会讲话了。”1998年秋天,我们班上来了一个男孩子,7岁,听力损失在70dB左右。由于父母觉得“贵人语迟”,没有太在意孩子的语言问题,等到了入学的年龄,普通学校不要,只能送到聋校。孩子的家庭经济状况很不好,也没有钱给孩子配
戴助听器。我利用学校的个别训练设备给他做语言训练,但是孩子一直都没有助听器,训练起来效果不是很好。1998年12月,一个助听器公司捐给我们学校1O台助听器,这个孩子终于有了一对自己的助听器。由于孩子听力比较好,进步很快。在我们学校读了一年之后,我建议他的父母把他送到普通学校就读一直到现在,他的家长还和我保持着联系,孩子学习也不错,在班级中处于中等水平。

  通过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知道,聋教育并不是像有些家长说的那样,是“保姆带着孩子玩”,也不是“到了聋校就完了,这辈子都不会讲话了”。我希望各位家长对我国的聋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对帮助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很重要。

  对孩子的智力,语言水平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和判断。我简单介绍了我国聋校的情况,并不是说我主张把所有的聋孩子都送到聋校去读书。我们应该对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和判断。孩子进行了几年的康复训练之后,到了入学年龄,应该给孩子做一个综合评价,包括智力捡测、语言能力评估,听觉能力评估、学习能力评估、言语听觉反应评估等等。然后根据评估的结果来判断孩子应该接受什么样的教育。

  根据孩子的实际水平来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有了上述的测试结果之后,我们应该根据这些客观的评价指标,做出适合自己孩子的选择。如果孩子语言水平,听觉能力都很好,可以和健听的孩子进行有效的交往,就应该送孩子到普通学校去随班就读,哪怕有一定的压力,哪怕可能会被一些同学欺负,这些都可以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沟通来解决;如果孩子听觉能力不好,语言水平一般,没有办法和健听的孩子交往,就应该选择到聋校接受教育。

  如果孩子的听力和语言能力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硬要把孩子送去普通学校,结果并不理想。2000年9月,一位姓毛的孩子从普通学校六年级转到我校就读,按照常规,我们对他进行了测试,先测试了我校6年级的试卷,数学14分,语文8分;又测试了五年级的试卷,数学54分,语文28分:再测试四年级的试卷,数学68分,语文57分。后来我和他的妈妈进行了交流,才知道这位学生的听力损失大约100dB,配戴助听嚣的效果一般,没有经过语言训练。进入普通学校后,孩子的学习成绩一直没有被列入班级成绩,学校老师也没时间管他,孩子基本上是以玩为主。

  说了这么多,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希望各位家长能从孩子的实际出发,给孩子选择一个适合他的教育场所。

  最后,我祝愿孩子们都能享受到适合自己的优质教育,都能成人成才!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聋儿 封信 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