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分享:我所经历的成人听力语言康复需要克服的2个困难

  •  
  • 浏览次数: 92
  •  
  • 发表时间:2016-09-12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我有一个很深刻的感受: 植入人工耳蜗之后,成人在康复期间遇到的一个很大挑战就是要走出从前助听器创造的“comfort zone"(舒适区域)。重度耳聋的人在助听器时期会培养很多不好的听觉习惯,比如:看口型、其他人聊天时会选择性忽略不听、听课时注意力分散、对自己的名字不够敏感等等。以自己的情况具体举例:

我植入人工耳蜗将近半年了,康复进程差不多已经进展到和原来助听器持平的水平了。听到别人叫我名字时会回头,开多人会议的时候能分辨出声源。

但我感觉到现在开始停滞不前了。

因为一旦我的听力提升到和助听器差不多的水平(此处指对声音的适应程度,耳蜗和助听器听到的声音不一样,这个必须强调),回到了和之前相似的听觉环境(戴助听器20多年了),我发现我陷入到“comefort zone”难以自拔,许多的坏习惯都暴露无遗。再加上我忙于学业,没有刻意去改变习惯,康复进度就比之前开机的时候,慢了许多。

你可以把它叫做“高原期”。

我想起打算做耳蜗那会儿,曾经咨询过好几个姐姐,有一个姐姐和我说,她的朋友做了耳蜗,有一年多了,但康复效果不行,感觉就和助听器差不多似的。现在看来,我猜想他们就是沉浸在先前助听器创造的comfort zone 里,没能走出来这段“高原期”,所以导致交流效果一般。

但也有几个小小的变化,前面也提到过,这里再描述下,尽管这些变化不是那么显著。

首先,对我的名字变得敏感了(此处是指在嘈杂的环境里听到自己的名字会回头寻找)。

其次,开会的时候,去晚了只好坐到后面。当我留意听别人发言的时候,虽然我还是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但我能听出来声源,几乎是有人一开口,我就自然地看向他了。这对做单侧耳蜗的我来说是个挺好的消息,自从我把发卡式换成了耳钩式后,对声音方向的分辨力就变差了,但经过适应训练,还是有所提升。

此外,在仔细听了一段时间后,我也记住了两个同学的音质,他们后面发言的时候我一听声音就会知道是谁在说话了。虽然我现在很可能又忘记了他们的声音。

一个很重要的启示,那就是交流效果差,有时不是因为听得不好,而是因为头脑中没有存储对应的声音信息(以文字信息居多)。比如昨天,老师关心地问我说:”听得真切吗?“ 我就没听懂”zhenqie"是什么,对我来说它只是两个单调的音节,所以我重复了一遍”zhenqie ",老师说“对“,我问”可是我不知道zhenqie什么意思啊?“,她解释:”就是听得真实吗?真——切。“ 哦,这时候我头脑里突然浮现出来”真切“两个大大的字,和声音对应起来了,这时候我赶紧点头了。回忆起来,似乎以前没有人和我说过“真切”这个“抽象”的词,但老师昨天和我提过了,今后我再听到的时候,理解也就到位了,反应应该就会快一点儿了。

这是个挺麻烦的事情,以前没有注意到的,往后都得再听一遍、理解了,才能慢慢记住。比如我的名字,现在听到的时候我脑里就不会浮现出汉字了,而是下意识地就会答应。

过程大概是这样:

输入:声音信号——处理:声音-文字-声音转换——输出:声音信号

而健听人是这样:

输入:声音信号——处理:声音信号 ——输出:声音信号。

记得以前读《哈佛女孩》的时候,刘亦婷的妈妈就说,她女儿能用英语思维,别人用英语和她女儿说话,刘亦婷马上就能反应过来。但刘亦婷妈妈不行,需要先把听到的英文换成中文思考,再把思考结果转回英文,用英文来表达,所以反应慢。这个也可以用来做听障者听力情况的类比。

这种情况和那些年龄大了听力下降的老人不一样。只要不是十几年没进行任何听力补偿产生遗忘,他们的声音记忆就非常深刻。而听障者没有这种声音记忆,或者说有但是不敏感,记忆很弱,大声重复也未必能听懂,但只要说清楚,多给他们一点时间思考和反应,或者写下来让他们看文字内容,帮助他们把声音信息和文字信息连接起来,就可以了。

康复的最大困难也就在于此,我想这也是很多成人患者都会遇到的。

和我的老师谈的时候,她说,没关系,因为我对那些声音还没有记忆,现在最要紧的是先听清楚说的是什么,以后慢慢地就会下意识反应过来了。比如说,现在有人问你:“上课不?” 你就会直接回”上。“,这就是一个例子。

老师告诉我说”坚持训练,会有脱胎换骨的变化。“于是我又把听训康复提上了日程。有的事,是一辈子的事。

我会坚持的。



来源:耳朵树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听力 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