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妈专栏:孩子不肯跟人打招呼,和听障的关系其实不大

  •  
  • 浏览次数: 92
  •  
  • 发表时间:2016-09-12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不少妈妈在微信上向我提问,其中有不少共性的问题。今天开始,咱们分三次总结一下那些让听障宝宝爸爸妈妈们焦虑不已,但是其实跟孩子的听力问题关系不大的易混淆情况。并且,我提出了一点儿具体的改进方法供大家参考,以便咱们都能轻装上阵,对症下药,真正帮到孩子,又不错加压力给孩子和咱们自己。

这次咱们分享的是2岁左右的孩子不肯跟别人打招呼,或对家人的问话不予应答的情况。

这个情况绝不是听障宝宝独有的问题!较多接触健听孩子的人都会知道,其实很多孩子不喜欢跟陌生人打招呼,见到熟悉的人,有时候也要看心情决定是否搭茬。其实这个现象的出现,跟孩子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密切的关系。

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孩子一般在8-10个月开始对家人和陌生人有了明确的认知,这个时候会有一个明显的“认生期”。表现为看到不熟悉的人会排斥,想要妈妈抱,甚至会哭闹。这个“认生期”大概会持续到1岁左右,之后孩子开始能够较好地使用语言,并且对不熟悉的人和事物充满好奇而不再仅仅是恐惧。同时,他们热衷于用刚刚学会的语言“阿姨”“奶奶”“拜拜”等跟别人交流,显得聪慧活泼,礼貌懂事。很多小龄手术或及早验配了助听器的听障宝宝的表现基本上跟健听宝宝同步——1岁前比较认生内向,1岁半左右(通常是刚刚开口说话的时候)比较愿意跟人打招呼,给人回应。

2岁前后,孩子进入了第一个自我认知觉醒期,这期间,孩子们想要自己做主的意识非常强,但是表达能力普遍不太够,所以会有唱反调、撒泼打滚、不回应问话、不打招呼等现象出现。这不是他们有意识地跟谁作对,他们只是想宣告自己的主权,但语言水平不足以表达全部想法,实际能力不足以完成全部操作,就只能采取这类在我们成人看来一团糟的行为模式了。儿童心理学上所说的“可怕的两岁”就是指这一时期,持续时间大概从1岁10个月到2岁6个月不等。

两相对照,我们就很容易发现,2岁左右通常是干预及时的听障宝宝开口半年到一年之间的时期,这个时候他们应该已经具备了比较强的认知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应答,表达6-8个字的短句。孩子也大多能够跟我们初步沟通,可以跟邻里熟人问好示意,于是,我们开始对孩子的表达寄予更高的期望。同时,大家经历了持续近两年的愁苦、压抑、担忧、劳累之后,开始逐渐放松,觉得终于有了盼头,进入了跟孩子相处的愉悦期。这时,如果我们没有及时学习和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没有跟健听小朋友家长交流,突然遭遇孩子不打招呼、拒绝应答,甚至撒泼打滚,打人生事的情况,家长们就很容易情绪失控,一下陷入焦虑和思维的死胡同。

一类家长会反思说:“是不是我太放松了?最近忽略了孩子的康复,所以他退步了?孩子是不是怎么康复都还是跟不上同龄孩子的脚步?”另一类家长则会归因为:“果然是听障孩子,表达还是不行呀!孩子因为听不到,所以就是脾气暴躁!”认为是孩子被宠坏了,才形成了现在的恶习。甚至有家长会拿出好久不练的林氏六音,测试孩子是否能够听到,如果遇到孩子不予回应的情况,就陷入彻底的焦虑中。那么,他们接下来的处理通常是要么把孩子送去康复机构,继续康复;或者在家里抓住一切机会,进行更多的问话—回答训练,直到孩子被迫回应为止。要么就是对孩子严加“管教”,强迫他跟人打招呼,必须对家长进行回应。这两种做法都正好跟孩子的发展规律弄拧了,结局当然是家长费时费力,心力交瘁;孩子痛苦反抗,抵触开口。

那么我们正确的处理方式应该是什么呢?

首先,客观观察和评估一下孩子的听力、语言水平。比如:孩子能否听到我们的话语?能否理解我们的表达?如果理解了,能理解到多少?他是否有能力组织语言完成他想要的表达?只有分析清楚这些问题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处理。听不到的情况应该比较少有,如果是理解不够,那么我们就采用改变句式、减低语速、增加手势等方法让他能更好的理解。对于孩子不知道如何表达,我们就利用第二个步骤帮助他们。

接下来,在上面分析的基础上,努力思考孩子到底想要的是什么,并用最简洁、明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猜测。这样做有几点好处:第一,你开始尝试理解孩子,并猜测他的心思的时候,孩子容易暂时安静下来,希望爸爸妈妈能够帮他们解决困境。第二,这是绝好的语言输入机会。因为孩子正处在有需求的时刻,所以我们说的每个字,每句话他们都会认真听,这样输入效率会成倍提高。第三,这是让孩子感知语言力量的重要契机。如果我们猜测对了,然后说:“哦,原来宝宝想要这样呀,那你以后告诉妈妈,宝宝要某某某,妈妈就明白了。来,某某某给你吧。”孩子就会体会到原来说话可以让他更轻松地满足愿望。第四,潜移默化地让孩子了解沟通是比哭闹更好的方法。大家可能觉得这一点比较虚,但其实,每个孩子的行为模式都能在父母身上找到原型,我们说再多的道理,不如做给孩子看,他们会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学会正确的处理模式。

第三步,对孩子的行为进步和表达提高予以及时肯定。研究表明,一个人学习的积极性和成绩,跟是否能获得及时的反馈有密切关系,因此我们一定要给孩子明确、及时、客观的反馈。比如,他开始一边哭一边说,虽然我们仍然搞不清楚他在说什么,但这时我们要说:“恩,妈妈听到宝宝说话了,可是你哭着说妈妈听不清,请再说一次好吗?妈妈会好好听,咱们试试能不能解决。”比如,他不跟别人打招呼,然后说自己害羞。那么我们要说:“哦,原来宝宝害羞呀,那咱们先跟特别熟悉的李奶奶打招呼可以吗?”或者:“好,妈妈明白了,妈妈帮你跟奶奶打招呼,我是说:‘奶奶好’吗?你先教教我。”

下面咱们举个例子来说说具体怎么操作。

比如,孩子想要一个苹果,而且必须是他选定的那个。桌上的盘子里有三个苹果,妈妈随手拿了一个给他,孩子因此大发雷霆,哭闹不止。他还可能一边哭,一边把苹果扔到地上,喊着“不要,不要”。这时候我们可以蹲下来抱抱他,说:“宝宝不(想)要这个苹果,对吗?”等他哭一会儿,稍微平静之后,我们可以开始猜测。“宝宝不想要苹果吗?”“宝宝想要盘子吗?”“宝宝想要水杯吗(水杯在盛苹果的盘子旁边)?”“宝宝想要这一个吗(指着剩下的其中一个)?”“宝宝想要那一个吗(指着剩下的另一个)?”“宝宝想要红色的吗(指着颜色比较红的)?”等等。最终,我们拿到他想要的那个之后,说:“哦,宝宝原来想要这个红/大的苹果呀,妈妈知道了。看,说出来妈妈就明白了。”然后,接下来的日常生活中通过巧妙设计,采用其他形式复现这个句子,并强化语言的作用。比如,我们跟爸爸说明情况之后,请他做类似宝宝的表现,生气地哼哼,妈妈说:“爸爸,你要什么?”接下来猜测:“你想要苹果/盘子/水杯吗?”等等,基本重复刚才的句型,可以改变名词、形容词,做词语扩充,使孩子避免完全类似的场景,联想到自己身上,从而产生尴尬和抵触情绪。然后爸爸做出正确表达,得到东西。接下来的几天中,还可以请其他亲人不定时做类似表演,或者妈妈假装自娱自乐地操作小玩偶,做类似游戏。

注意,这些表演和游戏只要观察到宝宝在听在看就好,不用特别刻意地跟孩子强调,或要求他必须加入。当然,如果孩子感兴趣,就趁机邀请他参加游戏,一起安排玩偶们说话、活动,完成从语言输入到输出的转化。

好了,这次分享就到这里啦。如果你的孩子有今天所说的这种情况出现,就按照上述的处理步骤和举例的方法试试看吧~






来源:耳朵树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听障 招呼 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