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专家为聋人学生父母支招

  •  
  • 浏览次数: 84
  •  
  • 发表时间:2017-03-21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7名被拐骗聋人学生已平安回家,但由于犯罪嫌疑人给予他们物质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诱惑,使得回来后的聋人学生情绪都很不稳定,在心理上对家长、对学校有很大的抵触情绪,家长们对今后该如何教育孩子感到不知所措。

  为此,6月30日,本报联系了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吕荣和聋人学生教育专家米飞老师,同5名家长和两名聋人学生在内蒙古应用心理学研究院办公室内进行了沟通和交流,希望能够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家长们学会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去教育孩子。

  过分溺爱 缺乏沟通

  当日上午,小清的妈妈向吕荣讲述了孩子的家庭环境和自己如何教育孩子的。

小清出生在呼和浩特市托县的一个村子里,因为后天的原因,她在2岁时成为一个聋人,当时,家里人为给她治病,花掉了所有的积蓄,而且还债台高筑,一次又一次的治病无果后,家里人只好放弃了对小清的治疗。为了让小清今后能有一个好的出路,尽管家人阻止,她的妈妈还是让孩子来到呼市,以接受好的教育并得到康复。在学校里,小清的学习成绩非常好,老师和同学都非常喜欢她,这也让小清的妈妈感到辛苦没有白费,但是,随着小清一天天地长大,她的自尊心也变得越来越强,在一次又一次看到别人对她指指点点后,小清的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如果家人与她沟通不对时,她转身就走,有时还以不吃不喝来表达自己心中的不满。小清的妈妈看着女儿变成了这个样子后,对她更是呵护,现在,小清已经15岁了,回到家里后,妈妈什么都不让她做,只要她呆在家里就可以,小清的衣物全由妈妈来洗,就连洗碗这样的小事,都不会让小清去做。小清的妈妈说:虽然家里人对她很关爱,但因为我们都不太懂手语,所以,和孩子的沟通非常少,家长都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对待孩子,并不知道孩子的内心是怎么想的。

  对于小清的状况,吕荣老师分析说,聋人孩子除了聋人外,在其他方面都和正常人一样,而且在某些方面可能还比正常人做得更好,因此,作为家长,应当让孩子去做一些他们能做的事情,让她感到她也是家里的一分子,她在这个家庭里很重要,在她每做完一件事情后,都给她夸奖,让她有成就感,让她知道,在某些方面她和正常人一样,她能行!

  缺乏理性认识 看待事情表面化

  晓波是这次聋人学生被拐骗中年龄最大的,今年18岁,在这次被拐骗回来后,情绪反差也是最大的一个。在被拐骗的13天里,犯罪嫌疑人为了将他引上犯罪道路,许诺给他每个月5千元钱的工资,而且还告诉他,已给他开了一个账户,里面有一万元钱。晓波的母亲说,以前他是那么听话、老实的孩子,现在已变得非常叛逆,现在家里人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了,他现在就感觉到那些拐骗他的人是好人。

  吕荣分析说,有的聋人与非聋人的家庭成员之间缺乏沟通、交流,使他们难以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而与其他聋人一起参加犯罪团伙,则使他们有种“归宿感”。他们的认识都只停留在感性认识上,要让他们能够理性地看待事情,就需要家长和专业人士做大量的心理工作,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所感受到的一切都只是表面现象。

  聋人学生渴望被认同

  心理咨询师吕荣在通过对学生家长和学生的沟通后分析说,这些孩子都处在青春期,什么事情都愿意尝试和感觉,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语言和沟通上的障碍,聋人孩子大多自卑而又敏感,他们对正常人有着很强的防御心理,一般人很难走近他们,这也使得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倍感孤独和寂寞,于是,他们对同是聋人的人就产生了强烈的信任感和“归宿感”。另外,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聋人孩子由于从小就丧失了语言功能,使口腔从依恋期开始就没有得到过满足,所以他们对零食有着很强烈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加之学校实行的是全封闭管理,使这些本身因为生理原因而较为封闭的特殊群体更加封闭。

而外面的聋人对缤纷世界的描述对他们来说,更是有着特别的吸引力。所以,同是聋人的犯罪嫌疑人能够轻易地取得他们的信任,而当犯罪嫌疑人给予他们金钱,许诺只要他们做某件违法事件后就可以得到近万元钱的奖励,同时还为他们买好吃的、好穿的后,他们更加相信和信赖他们,竟称他们为“干爸”、“干妈”。这些都足已表明,孩子们缺乏明辨是非的判断能力,因此而认为在离开家的这一段日子里,他们感受到的是真正的被理解和被接纳的快乐,而这些恰恰是在空荡荡的家里和封闭的学校里所感受不到的。据了解,这些孩子们当初并不愿意回家,特别是当大家谈起他们被拐骗后,家长、老师、警察如何全力寻找他们时,他们的表情都很漠然。

  老师:生存是人的本能

  米飞老师说,当一个人缺乏最起码的生活来源而又缺少必要的救助时,免不了会违法犯罪。许多聋人犯罪,都是因为被社会和家庭抛弃后,难以维持生计,没有生存空间,才逐渐聚集成伙实施犯罪。许多大中城市甚至出现了聋人犯罪集团化、职业化的现象。其实,身体上的残疾和社会歧视并不是违法犯罪的借口,但是,值得大家思考的是,在对这些弱势群体投以同情和怜悯的目光的同时,社会还应尽可能为他们创造就业机会,给他们一个生存的空间,让他们自食其力,走上正确的人生之路。否则,过一段时间,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重返社会后,很可能“重操旧业”。如果政府与社会能帮助聋人获得基本的生存保障,就能从源头上减少聋人犯罪的发生,收到治本之效。

  家长:学会与孩子沟通

  通过这一次的心理咨询,许多家长都明白了只有了解孩子的心理,才能更好地关心他。家长们都准备去买手语书,学着和儿女沟通。同时,家长们也感到,在教育子女的方法上也要有所改变,不能只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对待孩子,不能对孩子过多地进行控制,那样只会带来反抗,要让孩子们理解、接纳、认同家长们对自己的关心和教育。.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父母 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