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AVT教学心得体会

  •  
  • 浏览次数: 67
  •  
  • 发表时间:2017-03-28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AVT实践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专访听障儿童康复教师 时宝娟

时宝娟
西安市第二聋哑学校聋儿康复中心教师
1992年从事聋儿听觉语言康复工作
2007年8月至2008年4月在北京参加第一期“听觉口语法”理论实践课程学习
2008年4月率先在西北地区创办了小龄儿人工耳蜗亲子班和“听觉口语法(AVT)”一对一个性化教学,运用先进的康复理念和教学方法,受到家长到一致肯定。

作为中国大陆第一批接受系统的AVT培训的教师之一,时老师不但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培训课程,而且在2008年4月创办了西北地区第一个 “听觉口语法(AVT)教学班”,实施一对一个性化教学。现在,教学班已经培养出几十名孩子,并受到了家长的一致肯定。作为西北地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时老师在将近三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也总结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她的心得体会对于AVT教学的本土化操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体会一:让家长真正了解AVT是教学实施的前提

在时老师看来,只有当家长对AVT这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有了真正的了解,他才会努力配合康复教师的课程安排,并在其指导下逐渐成为孩子康复计划中的主导者,最大限度的发挥孩子的口语潜能。

比如,“AVT教学班”开班后,面对第一批对AVT课程没有过多了解的家长。时老师首先做的就是重点向家长阐释AVT的教学特色,“这是一种由家长、老师、孩子共同参与的教学模式,它要求在借助助听设备的前提下,充分发掘孩子的听觉潜能来发展口语。其中,家长要发挥关键作用,所谓的关键作用不仅是康复课程中的主动参与,更注重日常生活中学习倾听和语言环境的创造。”与此同时,时老师还会同家长分享一些关于AVT的文字介绍和教学视频,让家长对自己在AVT实施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有一个更为全面、形象的认识。

不仅如此,时老师还会定期组织家长培训和交流活动,通过家长之间的相互沟通加强对AVT的认识。因为同为聋儿家长,他们彼此会有更多的信任,并且会从对方的经历中获得更多有针对性的指导。到九月份,“AVT教学班”的孩子已经由最初的4个增加到了10个,而且很少有家庭半途而废。时老师说,这得益于家长对AVT的了解。

体会二:利用孩子的兴趣建立自然有意义的互动

AVT强调,语言发展是父母和孩子之间自然互动的结果。所以AVT教师一定要通过有意义的语言环境的设置,让家长和孩子充分参与到教学互动当中,发展孩子的听能和口语。时老师指出,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兴趣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首先,利用孩子的兴趣建立他同成人之间的“共同关注”,使其能够配合教学。

案例:乐乐,男孩,1岁10个月,行为不受控制,在教室四处跑动。经过观察和家长沟通,时老师采取的措施是:使用玩具吸引乐乐的注意力。她首先主动过去和乐乐打招呼,并且先告诉他,要给他变一个非常漂亮的玩具,然后趁乐乐不注意突然变出一个玩具,乐乐会觉得非常有意思,并很快被吸引住,这时候老师就可以进行言语输入,并且和乐乐建立目光接触,提高他的关注能力。当乐乐对这个玩具的兴趣明显减弱时,老师要适时的变出另外一个玩具,然后把之前的玩具收回,在这个过程中始终要有语言的输入并增加目光接触,而且要保证乐乐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一个玩具上。经过这样一个锻炼过程,乐乐的行为问题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纠正,并能够逐渐配合老师的教学。

然后,围绕孩子的兴趣点设置自然有意义的教学情境,并引导他投入其中。

案例:区别“真”和“假”。丫丫,两岁,对于一些新奇的东西特别感兴趣。准备教学时,时老师利用自己过去的假发设计了一个“大变脸”的游戏。同时布置了一个简单的舞台,让游戏的情境更自然、真实。为了锻炼家长与孩子互动的能力,时老师首先把游戏目的和表演要点告诉家长,然后由家长来表演。大变脸开始后,家长首先故意用夸张的语调数123,等3的声音刚刚落下,就迅速地出现在小朋友面前,样子十分滑稽。小朋友看到这个突然变了模样的家长,马上就被吸引住了,而且感觉非常好奇,这时候家长会让充满好奇心的小朋友体验变脸的过程。并且引导她发现是假发在作怪。在家长和小朋友一起来感受这个头发和自己的头发有什么区别的过程中, “真”和“假”的概念就很容易区分了。

时老师说,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夸张的语调和表情是非常重要的,会充分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抓住孩子的注意力,使这种互动效果最大化。

体会三:结合康复教学现状灵活应用AVT教学理念

1、巧妙利用突发状况

与AVT强调家长参与教学不同的是,国内的单训课程往往只有老师和孩子两个角色。所以初次接触AVT的家长往往不知道如何参与教学。这时候,老师要学会充分利用课堂上出现的突发状况教会家长如何参与教学并将AVT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案例:

文文,2岁,问题:参与教学的奶奶不知道如何配合老师。时老师采取的方法是:充分利用课堂上的突发状况来引导奶奶。当课堂上出现敲门声时,时老师首先引导文文去注意敲门声,并进行语言输入“你听有人在敲门,我们一起去看看发生什么情况了。”开门的同时,进行语言输入“来,我们把门打开。”当确认是“水龙头坏了”这件事情发生时,时老师会通过和奶奶的对话告诉丫丫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在确认没有危险的情况下,带着奶奶和丫丫到现场,用恰当的语言描述现场的情景,这样文文很容易就会理解老师输入的语言,奶奶也会对如何参与AVT教学有了一定的认识。

2、创造性应用AVT教学策略

目前,在我国只有很少一部分孩子能有机会进行这种一对一的个性化教学,相对而言,接受集体教学的孩子要占绝大部分,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把AVT的一些教学策略创造性地应用到集体课教学中。

案例:在集体教学中发展“轮替”技能。时老师会在课堂上放一个自己制作的“魔术箱”,要求家长轮流走到魔术箱面前,通过缝隙去察看里面的东西,然后故作神秘的告诉大家,“啊,我看到了!”接着老师会让孩子按照同样的要求来做,并且强调每次只能一个人,这样重复几次之后,孩子就知道当别人说完之后就“轮到自己了”。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会很自然和孩子交流,“我看到了,你看到了吗?”在这样一个集体环境中,孩子在周围人的带动下更容易产生互动,而且家长之间也能有更多的沟通。

体会四:注重建立“跨团队协作”的AVT康复模式

在AVT康复计划中,孩子的康复是由家长、康复教师、听力师等共同协作完成的。比如,在AVT教学过程中始终伴随的听能管理,它要求康复教师和听力师必须进行良好的配合与沟通,以便为家长提供专业的指导,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保持听觉通道的畅通。但是,就目前国内的发展来看,一般康复教师同专业的听力医生之间固有的差距让这种沟通存在很大困难。因此,这种“跨团队协作”模式的实现只能是康复教师在提升自己能力的基础上,凭借长期的努力去实现。

时老师说,她会主动放低姿态,一旦发现问题就会带着家长和孩子主动去找听力医生,并向听力师提供孩子的相关情况,这样调机过程往往会变得很顺利,于是,时间长了,自己才逐渐被听力师接受,一些问题的沟通才变得很容易。其实,不仅是在西安,一些家长带着孩子去北京调机,时老师也会主动让家长带一封详细写有孩子情况的信给听力师,因为她知道,这样做的话会给听力师带来很大帮助,也能为孩子和家长创造更好的听的机会。

事实上,AVT教学对老师的专业理论、操作技能等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时老师说,这不仅需要老师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外部环境的支持。相信随着行业内平台的搭建,会有越来越多的老师加入到AVT教学队伍中,承担起这份责任,让更多听障孩子拥有获得美妙声音的机会。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心得体会 大陆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