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工耳蜗双侧植入,你知道这些技术干货吗?
20世纪伊始,随着微电子学和计算机科学等科学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人工听觉技术才重新受到人们的关注,获得了飞速的进步,并逐步完善被人们所接受。从1957年人工耳蜗的初次尝试至今,已有10万余人接受了人工耳蜗植入术,重返有声世界。人工耳蜗由体内和体外两部分装置组成。体内的植入体包括电极和接收/刺激器,体外装置包括言语处理器、方向性麦克风和传送导线。
人工耳蜗基本的工作原理是:外界声信号由麦克风接收后转换成电信号,通过导线传送至言语处理器,将声信号进行数字化过滤、编码等 处理,并将编码信号经导线传至传输线圈,由传输线圈将编码信号通过耦合作用传至埋于头皮下的接 收/刺激器。接收/刺激器对编码信号进行解码,把脉冲送至相应的电极,刺激耳蜗内的听神经纤维,听神经兴奋并将声音信息传入大脑,产生听觉。
单侧人工耳蜗植入已经系统开展了30余年,日益成熟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但随之也有一些难题相应出现。虽然单侧耳蜗植入已经使患者在安静环境中获得了近乎完美的听说能力,但许多患者也感到在噪声环境中仍存在言语交流的困难,特别是当声音从非植入侧传来时,这一问题就变得更加明显。
双侧人工耳蜗植入术特点
双侧人工耳蜗植入技术较单侧植入具有更大的优势,在噪声环境中患者的言语辨别能力、声源定位能力、对声音大小的感受能力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整合能力等都有很明显的提高。
有学者曾对双侧人工耳蜗植入患者进行试验,先后让患者处于双耳开机、仅左耳开机及仅右耳开机三种不同的状态下,并分别让患者在噪声环境中对声信号进行识别,结果表明受试者双耳的言语识别能力绝对优于单耳,在噪声环境中尤为突出。这可能是声信号的相互掩蔽、单双耳的听觉特点等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有三个与双侧听力密切相关的因素,对这一现象可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头影效应
单耳听力时,当声源与听力耳同侧,声信号传至时,声音大小不受到影响,但当声源位于听力耳对侧时,由于头部阻挡,使到达听力耳的声音明显减弱的现象被称为“头影效应”。双耳听力时,可减少头影效应对声信号减弱给听力造成的影响。
双耳抑制效应
又称为双耳暴露效应。双耳听力时,不同信噪比的声信号同时分别输入双耳,听觉系统进一步将输入信号进行分析整合后,选择性呈递给中枢系统的现象。这一效应常见于当言语声信号与噪声同时存在,传入耳内时,由于双耳所感知的信噪比、耳内传导时间与强度的不同,经整合后,言语声信号首先占据传导通路,进而抑制噪声信号的传入。
双耳总合效应
又称双耳剩余效应。双耳听力时,若传入双耳的声信号大小相近,通过中枢系统的整合,使每侧耳所感受到的声信号大小均加倍,即放大了声信号,提高了人耳对声信号的敏感度。这一效应在有用声信号与噪声信号来源方向相同时,优势明显。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提示了双耳听力较单耳听力的又一大优势,即双耳的声源定向能力远好于单耳。有学者曾对一只受过专门训练的猫进行试验,将猫的一侧上橄榄核与耳蜗核之间的传出通路离断,之后发现猫在安静的环境中能准确地判断声音的方向,但在噪声的环境中则失去了声源方向的辨别能力。
业内专家通过对20例双侧人工耳蜗植入的患者进行观察后发现,除两例先天性聋患者外,其他18例患者的声源定向能力,在双耳开机后的效果均好于其单耳开机。
总而言之
双耳听音效果自然好于单耳
自然听力就是双侧听力 - “双侧”代表两只耳朵。两只耳朵共同收集周围的声音,将其传送至大脑并即时进行处理,让聆听者能够快速而正确地响应。双侧植入融合了两侧耳朵的声音,让您的孩子能够比单侧植入获得更好的听力。
两侧人工耳蜗融合两只耳朵的声音,让重度到极重度听力损失的儿童也能听到环绕立体世界的声音。
儿童听到的越多进步就越快
双耳聆听是开发孩子的言语、语言和交流能力的最佳选择。在孩子生命的早期刺激两侧耳朵中的听觉神经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并为他们提供和同龄正常儿童一样学习的机会。
人工耳蜗相关文献已清晰指出,双侧听力损失儿童以及成人 - 使用双侧人工耳蜗的效果比使用单侧好
双侧植入在各年龄阶段都会具有优势
虽然发展语言技能的能力在幼年时最强,已植入一侧人工耳蜗多年的年龄较大的儿童仍可在植入第二个人工耳蜗后获得更多的言语方面的优势。
来源:领先仿生人工耳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