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知名康复专家给家长忠告:把自己变成“训练有素的话痨”
5月19-20日,国际知名听觉口语康复专家Andrew Kendrick先生到北京C-TEC中澳培训中心讲学。耳朵树小编受宝迪康公司之邀,有幸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康复教师、医生和听障儿童家长观摩了Andrew先生精彩的公开课。
Andrew 先生是国际听觉口语认证委员会委员,从事听障儿早期干预工作25年,长期参与和关注中国聋儿康复事业,是全国聋儿康复中心“听觉口语教学班”第一、二、三期负责人和主讲讲师,此次讲学分别针对康复工作者和家长通过现场督导、互动演示等多种方式深入讲解了AVT听觉口语法的优势和实用技巧。
做康复的精髓大概是-----宝宝要想康复效果好,家长必须首先把自己变成一个训练有素的“话痨”!
首先令人震撼的是一组研究数据。
1995年,美国对3000个听力健全家庭进行了跟踪调查,试图研究家长和孩子的沟通情况对孩子此后学习能力的影响。
研究发现父母的教育水平、家庭氛围、沟通状况与孩子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在喜欢与孩子沟通的家庭,幼儿平均每小时听到的词汇可达3000词,而父母教育水平较低、家庭氛围紧张(或单亲家庭)、不爱与孩子沟通的家庭,幼儿每小时能听到的词汇只有200,这样累计下来会怎样?
家庭水平 |
每小时听到的词汇量 |
每周听到词汇量(以100小时计) |
4年累计听到词汇量 |
一般家庭 |
616 |
62,000 |
13,000,000 |
高水平家庭 |
2,153 |
215,000 |
45,000,000 |
研究人员又分别评估了两组家庭孩子在3岁时的语言发展水平,发现两组不同家庭的孩子的语言表达水平也出现了巨大的差距。一般家庭的孩子此时可灵活表达的词汇量为500,而高水平家庭的孩子平均词汇量则达到1100。
由此可见,尽可能丰富的语言环境对孩子增强理解和表达语言的能力是何等重要,而听损儿童所需语言输入是普通孩子的三倍!
然而,即使每天把孩子送到康复中心上课,这种语言输入量也是不可能通过课堂上仅有的几个小时达到。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自己变成康复老师,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的进行全天候科学有效的语言输入和康复训练。这也是AVT的核心和目的,此时,康复教师的角色更像教学组长,为一线老师(家长)做示范、和评估,指导家长如何在家随时随地教孩子康复。
有家长可能会惊讶,这样的训练强度怎么受得了?其实孩子受不了的是长时间枯燥的言语训练,而不是日常生活中的有效沟通,只要掌握了科学的方法,反而会增强孩子的兴趣,在他不知不觉当中取得了良好的康复效果。只不过相比扔给老师,家长肯定会辛苦很多。但老师们都说了,再好的康复教师也比不过一个天天陪在孩子身边的训练有素的家长。
如何才能训练有素?Andrew亲自传授心法,简单实用,家长们赶紧拿本本记起来回家实验吧!
秘笈一:安静的聆听环境是基础
对小龄尤其是刚开机的孩子来说,复杂的背景声比如电视、收音机、过大的空调噪声、临街开窗时的交通噪声都会干扰他专心听你讲话,要把家变成康复基地,安静的环境非常重要。
在孩子常活动的区域可以用铺地毯、挂较厚窗帘等方式减少噪音,通常来讲,越柔软的东西吸音效果越好。
在户外和公共场所的噪音无法控制,和孩子说话时可尽量靠近麦克风一端,或者用FM系统。
如果你和他说话时发现有其他特别的声音引起他的注意,可以立即中断刚才的谈话及时提示他,比如:“听,宝宝,有只狗狗在叫,狗狗在‘汪汪’叫!”。长此以往,他就会把“汪汪”和“狗狗”很自然地联系起来,明白这个声音的意义。
秘笈二:日常生活是最好的教学素材
优先教他身边的最家常的事物,看得见摸得到用得着。比如学习听懂和说出“裤子、米饭、喝水”要比学习从一数到二十更有用。
谈论你在做的每件事,让孩子参与到家务劳动中,把家务变成语言输入场景,过程可能会有些长,有些累,但是让孩子听到了更多丰富的语言可以更好地刺激他的听力和语言发育。
在视频中我们看到了一位训练有素的妈妈是如何和孩子一起晾衣服的----
“现在我们把衣服从洗衣机里拿出来。。。衣服是湿的,你摸摸······对这是湿的,我们要把它们晾干,晾干宝宝才能穿······
帮妈妈把晾衣杆摇下来好吗?抓着这个把手,摇啊摇,对,逆时针地摇,真棒,晾衣杆要下来啦,咱们可以晾衣服啦!
先晾哪一件呢?这条裤子吧!我们先晾这条裤子,宝宝的红裤子!晾裤子需要带夹子的衣架,宝宝帮我找一个带夹子的衣架好吗?······”
妈妈如果自己去晾衣服可能只需要5分钟,可是在这十五分钟里,宝宝听到了洗衣机、衣服、裤子、湿、干、晾衣服、衣架······这么多语言输入,你觉得那个更值呢?
秘笈三:时刻跟随孩子的兴趣,一起关注他在感兴趣的事物
小龄的孩子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不感兴趣的东西很难转移他的注意力。此时家长需要有“忘我”的精神,忘掉自己想教他些什么,关注他在关注的。创造一种轻松的环境,不要试图操控他。
比如你想教他讲“苹果”,他不看你手中的苹果却玩弄起自己的鞋子,那就忘掉苹果的事吧,教“鞋子”吧。根据孩子的动作和手势,及时用语言说出来,这是语言输入的最佳时机。
秘笈四:善用平行谈话、动作和语言相匹配
这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技巧,用语言描述你在做什么,不用问他问题,只是描述。
比如给孩子洗澡的时候,随着动作你可以说:
“宝宝我们该洗澡啦······摸摸盆里的水,呀,水真热!······先把你的小衣服脱下来,解开扣子,把左边的袖子脱下来!嘿,看你的小胳膊出来了!······再把右边的袖子脱下来,脱下你右边的小袖子······”
秘笈五:声学强调----像唱歌一样说话
尽可能地是语言更夸张,更生动而富于变化,注意语音、语调、语气,音量的大小,长短,要强调的词可以更大声,拖长音,简单地说就是一定要抑扬顿挫
秘笈六:大声歌唱吧,跑调也没关系
语调最丰富的莫过于唱歌了,包括儿歌,自己编的也没关系,跑调也没关系,宝宝喜欢变化丰富语言,而且有适度的重复。所有的孩子都爱儿歌,和动作搭配的儿歌更好。
秘笈七:玩造句练习
当你想强化某个词汇,开动脑筋尽造尽可能多的句子,不断重复。比如拿给宝宝一个球,你可以对他说“宝宝看,这是一个球,球是圆圆的。这个球是黄颜色的,我们来踢踢球、拍拍球、转转球······”
秘笈八:养成自言自语的习惯,他什么都听得到的
不仅描述他看到的,他在做什么,你在做什么,还可以讲出你的心理活动,养成自言自语的习惯。
比如家里就你和宝宝,门铃响了:
“听,门铃响了,外面会是谁呢?还不到爸爸下班的时候呀······
哦,原来是快递送来的包裹,包裹里是什么?好沉啊,我不记得有在网上买过东西呀,是份礼物吗?谁寄来的包裹呢?”
秘笈九:学会停顿和等待
普通胎儿五个月就听觉发育成熟,天天在妈妈肚子里听啊听,直到一岁时才能开口说话。先天听损儿童的语言输入从开机那天才刚刚开始,所以你可能说了数以万遍的话他仍听不懂,请保持耐心~
听损孩子在出生后也会发出一些无意识的声音,但因听不到自己的声音和别人的回应,得不到任何反馈,渐渐就不会再发出声音了。当宝宝学说话时,请多留一些停顿,不要急着纠正或回应,让他听听自己的声音。他会自己拿你的发音和自己的发音做对比,越说越好。
如果期待孩子的回应,请学会等待,用语言、表情、眼神鼓励孩子,他会渐渐明白“轮替”和“沟通”的意义。
秘笈十:从生下来的那一刻开始与孩子一起读书
如果词穷,给宝宝读书吧,书里面有丰富而优美的语言和图画,即使他听不懂也没关系,他会喜欢在你怀里和你共享一本书的感觉,喜欢你读书时抑扬顿挫的语调和喜悦的表情。
不要总是问问题打断他的思路,不要试图一定要让他学到什么。养成一种读书的习惯就是一份很棒的礼物了,词汇量丰富、语言和写作方面的提升都是瓜熟蒂落的事。
秘笈十一:深呼吸、观察、描述、变换句式、重复重复再重复
中国的家长寡言的不在少数,最后有位家长问实在不知道和孩子说什么时Andrew这么回答。深呼吸,忘掉自己,观察孩子在看什么,做什么,变换各种句式描述它。然后重复、重复、再重复!“Keep talking!(坚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