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儿童有声语言的获得
有人赞成从语言形式开始,也有人提出从语言功能开始。所谓从语言形式开始,就是讲求语言的结构形式(语法)。在教学中,从词语到短句、由短句到长句、遣词造句、句子结构成分的替换、扩展语言等,都要给听障儿童提供一个符合语法要求的结构模式,让孩子去模仿、举一反三。“模仿”是所有孩子学语的特征之一,特别是学语初期。从这一点看,从语言形式开始的语言教学有一定的道理。我国早期的语言康复工作就是沿着这一思路前进的,目前许多听障儿童康复机构还在沿袭,聋校低年级语文课本编排的基本思路也是如此。按照这一思路培养出来的听障儿童,能积累许多词语和“模式语言”,包括“对话”模式,但是在语言运用方面缺乏适应性变化,不会重新组合语言,交往欠灵活。由于“使用”障碍,他们的语言即使获得了也容易遗忘。
一段时期以来,我国随班就读聋童“回流”的现象就说明了这个问题。所谓从语言的功能开始,就是注重语言的使用功能,在语言使用的过程中帮助听障儿童获得语言。任何语言都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也是在语言环境及语言的交往使用过程中获得的。从语言功能开始的思路符合儿童语言自然习得的规律。它利用“先天的语言习得机制”,能较快地帮助听障儿童从语言获得的特殊途径进入自然途径。按照这一思路培养出来的听障儿童,多能灵活运用语言,不易遗忘,且适应社会。不过,即使是从语言功能开始学习的孩子,在初学语言的阶段也具有模仿和学习模式语言的特征。
上述听障儿童语言康复的两种做法各有所长、各有所用。科学的做法是有机结合、适时运用。一般来说,孩子初学语言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健听儿童多在生活中模仿。听障儿童依靠教学获得语言,模式语言的模仿对他们来说必不可少。这是他们获得语言的一个阶段。即使把他们放到生活中去教,也是从模式语言开始学习。在模式语言教学的过程中,如果使用卡片教学,可帮助孩子获得大量的、可以不断复现的模式语言素材。不过这种模式语言教学不可单一进行、长期不变。模式语言一经运用,就变得具有意义。语言的运用,必然要求语言结构的重新组合,听障儿童要获得这种重新组合语言的能力,就必须不断参与交往练习,不断得到示范和指导。如果听障儿童能在生活中主动参与交往,就说明他们进入了语言习得的自然途径。
来源: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