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噪声浅析
低频噪声为都市最重要的危害之一。是指频率在500赫兹以下的声音,即在一秒内震动20到500次所发出无规律的声音称之为低频噪声。1980年丹麦国际会议时定义1~100Hz声音叫做低频噪声(Low Frequency Noise),1/3音阶中心频率为2~63Hz。中国住宅小区的低频噪声源主要有5大类:电梯、变压器、高楼中的水泵、中央空调及交通噪声等。低频噪声对生理的直接影响没有高频噪音那么明显,但会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损害。
低频噪声的传播途径:
结构传声
结构传声是指安装在大楼内的变压器、水泵、中央空调主机通过居住大楼的基础结构大梁、承重梁将低频振动的声波传导到各家各户。
空气传声
空气传声是指低频噪声通过空气直接传播到小区住家户。
驻波
驻波是指低频噪声在传播过程中经过多次反射形成驻波,低频噪声在波腹中的振幅最强,对人的健康危害最重。
低频噪声的声学特征:
振动、低频噪声和一般的噪声都有一个共同的性质,都是一种振动的波、是能量传播的一种方式。
1、穿透墙壁 低频噪声可穿墙透壁,直达客厅、睡房。
2、不易衰减 低频噪声不像紧急刹车声和迪厅音乐那样刺耳,但二者都会产生声压。高频噪声随着距离越远或遭遇障碍物,能迅速衰减,如高频噪声的点声源,每10米距离就能下降6分贝,马路上的线性声源每10米也能下降3分贝。而低频噪声却递减得很慢,能够长距离奔袭直入人耳。
低频噪声的危害:
低频噪声对生理的直接影响没有高频噪音那么明显,但会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的影响。
对孕妇和胎儿的危害
国内外的医学科研人员在这方面做了许多研究,证明低频噪声对孕妇和胎儿都会产生许多不良的后果。如果长期受到低频噪声袭扰,容易造成神经衰弱、失眠、头痛等各种神经官能症,甚至影响到孕妇腹中的胎儿,致使胎儿畸形等等。长期生活在这样的噪声中对人的听力和神经系统影响很大,而且是器质性不可逆转的变化。
对人体及动物的影响
低频噪声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影响是多方面的,心理影响主要表现是烦扰(annoyance),而对生理的影响主要是在较强次声刺激时,可引起中耳压迫感、耳痛、鼓膜损伤、耳鸣及头痛、恶心、呕吐、平衡失调、视觉模糊等。
对人的听力、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医学科研人员通过对某热电厂调查,了解中低频噪声接触对电力生产工人健康的影响,结果发现中低频噪声接触组工人在0.5~6 kHz各频段的听力损伤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接噪组工人高频听力损伤、语频听力损伤检出率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接噪组与对照组听力测定比较接噪组工人以头痛、头晕、失眠等症状为主的神经衰弱综合征以及耳鸣、不同程度的消化系统症状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中低频噪声接触对人体的听觉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以及代谢功能方面具有损害作用。
对人的血糖、血脂的影响
低频噪声刺激通过听觉通路传入大脑皮层和丘脑下部,能影响内分泌的调节,噪声对血脂的影响表现为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含量的增高。接触低频噪音人员血脂、血糖水平含量增高。
低频噪声造成慢性损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耳鼻喉科医师孟庆书表示,噪声污染已经是世界七大公害之首,而低频噪声由于可直达人的耳骨,而且会使人的交感神经紧张,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内分泌失调。人被迫接受这种噪声,容易烦恼激动、易怒,甚至失去理智。如果长期受到低频噪声袭扰,容易造成神经衰弱、失眠、头痛等各种神经官能症。
低频噪声监测标准:
国外
在日本及欧美国家,针对低频噪声对人的影响及量测、管制等方面都有研究,但仅为建议值,无法强制噪声源改善。
中国
中国现行的环境噪声标准还没有针对低频噪声的标准。所以在对城市居住区的低频噪声测量时,声级计的分贝数显示往往符合现行的有关噪声标准,没有超标。但城市住宅小区居民对环境噪声中的低频噪声的投诉越来越多。
低频噪声的防治:
安裝隔音玻璃
专家提醒,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防治措施,尤其在房屋的装修方面要注意选好材料和工艺。比如地面使用实木地板的隔音效果较好;在地面或者通道部分铺地毯也可以降低噪音;可以用专业的隔声材料做隔音吊顶;选择隔音好的门窗非常重要;多选用布工艺装饰和软性装饰。一般来说,越厚的窗帘吸音效果越好,质地以棉麻最佳;在临街的窗台、阳台摆放一些枝叶较多的绿色植物,也能降低噪声的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