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耳蜗 晚年生活不凑合
- 发表时间:2015-11-19 17:06:45
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生理结构的衰减,许多老年人大多会有“耳朵不好使”的一天。可是,不能因为这属于生理衰退,就置之不理,听之任之,让听力在不知不觉中丧失。殊不知,随着听力能力的下降,老人的认知能力也会下降,最终导致大脑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全面下降。
指导专家
张官萍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周一全天、周四下午
出诊地点:广州市员村二横路26号
为渴望交流的老人开窗
对于遇到耳朵不好使的老年人,在自身条件适合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植入人工耳蜗,在改善听力衰退症状的同时,防止认知能力的下降。
人工耳蜗又称电子耳蜗,是一种特殊的声——电转换装置,是目前适用人体的最成功的人造器官,是迄今为止治疗各种极严重耳聋的唯一有效方法。人工耳蜗植入可以帮助重度或极重度耳聋患者通过听觉更好地与人交流。它虽然给重度和极重度耳聋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但并不意味着所有患者都适合植入人工耳蜗。因此,患者对人工耳蜗也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适当的期望值。
首先,植入的人工耳蜗不能修复已受损的听力系统。已损坏的听神经纤维目前在医学上还无法修复或取代。其次,人工耳蜗尽管对聋人有帮助,但还不是尽善尽美的,远不能达到正常人的听觉能力,对此要有充分的认识。
人工耳蜗也有禁忌
是否选择植入人工耳蜗,患者可以根据以下的标准来衡量自身的实际情况: 双耳耳聋程度是重度或极重度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双侧听力在80分贝; 高功率助听器和其他装置均无法改善听力情况; 成年人必须是语后聋患者且鼓岬电刺激阳性,但无明确年龄限制,青年人、中年人以及老年人(一般来说70岁以下的老人),只要是语后聋且符合手术麻醉要求,都可以植入; 患者有改善听力的强烈愿望和较好的心理素质; 有家庭、朋友的支持和对人工耳蜗的正确认识和适当的期望值,因为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比如导致面瘫等; 植入人工耳蜗还有一些禁忌人群,包括耳内严重畸形者,无耳蜗畸形者,严重智力障碍者,无法配合语言训练者,严重精神疾病者,中耳乳突有炎症尚未清除者。
提高老年听障者生活质量
对于老年性耳聋,绝大多数人会认为这是一种自然现象而听之任之,但如果观察一下听力下降的老年人的生活,我们就不会轻易说“顺其自然”了。当一个老人听力逐渐下降时,伴随而来的是老年人先是焦虑、大声说话,然后是沉默寡言、拒绝交流、不愿意出门、不愿意上街,最终因认知能力的下降,出现自闭倾向甚至表现为老年抑郁症、老年痴呆症。
据临床治疗统计显示,国内90%都是儿童,老年人和成年人只有不到10%。这与我们的国情、文化传统有关系,当老人出现听力障碍时,儿女出钱的愿望就不如小孩来的强烈,而且老人自己也不愿意让儿女负担较贵的医疗费用。
许多老年听障者因为以上各种原因自以为把剩下的日子凑合度过。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老年人追求生活质量,希望自己依然能跟上社会变化的脚步,不至于因为听障而变得更加孤独。为此,张官萍相信会有更多的听障老人会选择植入人工耳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