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儿童早期阅读的重要性

  •  
  •  
  • 发表时间:2015-12-29 17:19:06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传统的听障幼儿语言康复教育注重的是口语交往能力的培养,大多忽视了书面语言的教育,使听障幼儿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少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通道。究表明,2岁是幼儿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若能抓住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的培养,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那些缺乏良好的早期阅读经验的听障幼儿进入小学后会有学习适应上的困难,缺乏阅读兴趣,阅读理解能力差等。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发现,早期阅读教育不但能为听障幼儿所接受,而且还能促进其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开展的早期阅读教育是听障幼儿语言康复活动的充实和整合,不是把识字作为唯一的内容和方式,而是在培养听障幼儿学语、朗诵、讲述、文学欣赏等多种能力的语言康复活动中,让听障幼儿了解一些有关书面语言的信息,增长对阅读活动的兴趣,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实现文学活动的多元价值功能。

一、听障幼儿早期阅读的特点。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听障幼儿阅读不同于完全意义上的阅读。他们的阅读是建立在不识字或只能识个别的字的基础上,这就决定他们的阅读不能针对词语、句子、段落、文章。同时,因为听障幼儿天生的缺陷,关于生活、自然、社会的知识经验极少,所以在阅读过程中各种能力水平比较低,比如:阅读自觉性差,往往答非所问,思考问题是跳跃性的,不以当前的目的任务;阅读概括性差,一般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从前后连贯的阅读信息中进行总结。

二、听障幼儿早期阅读的指导方法。

(一)从兴趣入手,激发听障幼儿阅读积极性。

我们不可能期望听障幼儿用意志和努力来阅读,但只要我们能够潜心观察听障幼儿生长过程中的兴趣点,并为他们创设早期阅读情境,提供满足他们兴趣需要的早期阅读读物,就能够引起幼儿的阅读积极性。

首先,为听障幼儿提供喜欢的阅读材料。幼儿图书的阅读主要是感官上的需要,必须有可爱的动物、有趣的物品、色彩鲜艳的画面及与自己生活经验相似的内容,这对他们无疑是一种难以抗拒的诱惑,大大激发了他们阅读的兴趣。教师要考虑到针对能力差异的特点来投放不同的材料,对于能力弱的幼儿可提供一些具有具体意义和形象生动的单一画面或文字少的阅读材料;对于能力强的幼儿可提供一些画面复杂些、文字多的阅读材料。

其次,为听障幼儿提供丰富的阅读环境。在班中设立阅读角、图书架,不断更新阅读的内容,还可以让听障幼儿带自己家中喜欢的图书,与同伴分享;同时提供充足的图书阅读时间,保证听障幼儿的兴趣得到满足。

最后,创设互动的阅读环境。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是早期阅读教学活动的重要构成因素,听障幼儿阅读兴趣的产生,阅读能力的发展离不开与阅读内容、阅读方式、阅读交往等的相互作用。在阅读中,除了进行师生共读、师生交流外,同伴交流、合作阅读也能补充、完善发展听障幼儿的阅读技能,如让能力强的幼儿与能力弱的幼儿一同阅读,互相讲述书中故事,这样还能起着带动的作用。令听障幼儿产生阅读的愉悦、快乐之感。

(二)开展各种活动,提高听障幼儿阅读的快乐。

1.设计角色的扮演,加深对读物的理解。
角色扮演是所以幼儿都喜欢的活动,教师指导幼儿阅读时,可利用故事当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模仿,这一方面可以提高听障幼儿参与阅读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听障幼儿学习语言、学会表达的能力,促进他们对阅读材料的理解。

2.设计游戏的环节,增强听障幼儿阅读的兴趣。
在听障幼儿的阅读活动中,教师指导可在阅读中设计一些游戏参与的环节,一方面减轻听障幼儿阅读过程中的疲倦感,另一方面增强听障幼儿阅读的积极性。如:在《一起去郊游》指导中,教师设计了“照镜子”、“反着说”、“猜谜语”、“玩拼图”、“仿说句子”等方法,都是提高了听障幼儿阅读积极性的有效方法。

3.创设难易适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要想让听障幼儿的早期阅读取得良好的作用,那么需要教师特意创设一些问题,即在阅读的读物内容和听障幼儿的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将听障幼儿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由于听障幼儿的词汇量较少、思维非常具体、且生活经验有限,所以在提供问题的情境时应该尽量将问题提得小、具体,且带有一定的启发性,给听障幼儿造成心理上的悬念,激发他们产生想阅读的欲望。

(三)各种知识相融合,提高幼儿阅读的能力。

1.用绘画、制图表的方式迁移听障幼儿对阅读作品的理解。
一般幼儿没有文字的基础,对于作品的理解往往通过阅读材料所提供的图形等进行语义链接的,因此,绘画和制图表的方式能够帮助听障幼儿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的意义。如:在指导《我和妈妈去买菜》的故事时,教师听障幼儿用绘画的方式和家长一起制作每天的晚餐计划。如此,引导听障幼儿愉快地投入阅读,充分地体验阅读表达的快乐,并能将阅读中的知识月生活相迁移。

2.用延伸想象的方式为听障幼儿提供表达方式和交流的途径。
听障幼儿在阅读过程中,很容易进入阅读的情节,把角色当成自己。根据这一特点,教师用迁移法,引导听障幼儿站在角色的角度,感受角色的处境、心情、欲望,提出思考的问题,提出表达的要求。如:在指导孩子开展《我爱你》的阅读时,教师吸引听障幼儿迁移作品“如果你是丁丁,你还想跟谁说我爱你”引导听障幼儿根据角色所处的情景,设身处地地体验从故事中迁移出来的亲情、友情、对生活的热爱。

三、通过肢体语言发展听障幼儿早期阅读能力。

(一)肢体语言的运用对听障幼儿早期阅读的作用:

1. 肢体语言符合听障幼儿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易激发听障幼儿的阅读兴趣。
2. 将听障幼儿一时难以理解的语言配以教师适当的肢体语言向他们解释,能帮助听障幼儿轻松学习和掌握词汇。
3.有利于提高听障幼儿的语言讲述能力,使他们的讲述更为完整、连贯、生动。

(二)肢体语言在早期阅读活动中的运用。

1.在合适的文学作品中运用肢体语言进行教学。
在早期阅读中运用肢体语言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听障幼儿的阅读能力,激发其想象力与创造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为了使用肢体语言而使用肢体语言,而应当在合适的作品中运用肢体语言。教室可以精心选择的一些情节性较强的故事内容。故事的表演给人的想象空间比较大,不会局限听障幼儿的思维,比如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小猫钓鱼》、《小猴请客》等,听障幼儿在阅读这类故事的表演内容时往往能捕捉到故事中的情感线索,这些是在聆听故事时所无法体验到的。

2.充分发挥教师作为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身份,使肢体语言的阅读变为有效阅读。
由于听障幼儿受生理缺陷和经验缺乏的限制,理解力还不够,所以在阅读肢体语言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帮助。为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作为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身份,在听障幼儿观看表演的过程中,多注意观察幼儿的反应,通过引导性提问、组织讨论、比较分析等形式及时帮助幼儿消化理解的难点,使幼儿对肢体语言的阅读变为有效阅读。其次,教师除了是引导者,同时还是组织者,教室要再活动前设计好,哪一段是听障幼儿观看的,哪一段是让他们表演的,哪一段是让他们想象续编的……

3.表演与语言要恰当结合。
对于听障幼儿肢体语言是可以以哑剧等某种没有语言的表演形式呈现,但有时在表演中恰当加入适量语言,可以帮助听障幼儿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这样,能使听障幼儿更容易读出阅读内容,并更加确定自己所读到的内容。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的阅读开始越早,阅读时思维过程缺复杂,阅读时对智力发展就越有益,就会练就很重要的一种技能,边读边思考边领会。”早期阅读时听障幼儿语言学习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促进听障幼儿语言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也正因为如此,组织听障幼儿阅读十分必要。

上一篇:适当运用普校教材提高聋生学习兴趣
下一篇:人工耳蜗日常保养小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