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培优”致孩子成“突发性耳聋”并不可取

  •  
  • 浏览次数: 43
  •  
  • 发表时间:2015-07-31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暑假本是孩子最欢乐的时光,可9岁男孩每天却要四处“赶场”培优,前些天,他一觉睡醒发现耳朵听不见了,在协和医院被诊断为“突发性耳聋”,经过一周治疗,崴崴的听力只恢复了一半。(7月21日《武汉晚报》)

现在,家长让孩子在课外时间或假期进行培优教育的现象比较普遍,孩子往往一天要赶英语、奥数、画画等多个培优班,整天忙得不可开交。象以上新闻中的孩子一样,“过度培优”忙成“突发性耳聋”,实在令人痛心,也并不可取,应该尽快遏止才对。

家长让孩子“过度培优”,对孩子的伤害是很大的。繁重的培优学习任务,对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来说会带来严重的身心健康问题,有可能让孩子过早患上颈椎病、近视眼等成人疾病。对孩子“过度培优”的灌输教育,也会增加其学习的恐惧感和心理负担。特别是家长不管孩子是否有爱好兴趣,也不管孩子能否得到充分的休息,只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强让孩子参加各类培优班,最终只会让孩子成长拔苗助长以致于欲速而不达。

家长让孩子“过度培优”,原因当然很多,但最主要的是,大多数家长具有让孩子“一步登天”的梦想,“寒门骄子”不切实际的的教育期望值很高,不懂得珍惜平凡岗位热爱简单生活,虚荣思想作怪,总爱攀比孩子的各种证书成绩。相关部门对课外培优班监管不严,培训机构夸大宣传诱惑巨大。社会对家庭教育引导机制欠缺,没有对年轻家长如何教育孩子进行帮助的交流教育平台,家长“盲教”现象严重。特别是社会功利性思想相当厉害,升学率和应试教育等因素的影响根深蒂固,让教育目标时而走偏。

我们也不是一味反对家长让孩子送到培优班学习,只是觉得应该遵循孩子自己的意愿,不“过度培优”,而要适可而止,比如,孩子对钢琴有浓厚的兴趣,家长就可以将孩子送到钢琴培优班去学习,但一定要把握好一个“量”,否则会得不偿失,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有道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学习了多少知识,而是要发扬其爱好兴趣,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塑造其健全的人格。家长在让孩子上培优班这件事上,不要没有主见而盲目跟风,而是要根据孩子的自身喜好,在孩子力所能及的前提下,正面引导积极鼓励,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培养其持之以恒的毅力,让孩子真正赢在起跑线上。家长也切不可作“双面人”,一边抱怨孩子学习负担太重,希望给孩子减负,一边又忙着让孩子“过度培优”,给孩子加压。家长要走出“囚徒困境”,以自己个体“最明智的选择”来引导社会整体“理性培优”,不耽误教育不伤害孩子。

当然,遏止家长对孩子“过度培优”,就要想方设法化解家长对孩子的成长焦虑。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不断均衡区域教育资源,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缓解择校热。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的童年褪去“过度培优”之困。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突发性 孩子 耳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