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慈父陪聋人儿子摆摊16年

  •  
  • 浏览次数: 82
  •  
  • 发表时间:2017-01-11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唐荣胡与儿子通过写字沟通

唐荣胡与儿子通过写字沟通

内江市中区“四方块”小东街,是小摊贩密集点之一。如果你经常路过这里,那么你一定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幕:在一个擦鞋摊前,守摊的年轻人总是沉默不语。他既不主动拉客,也不与别的摊贩交流。一旦有顾客提出点什么要求,旁边杂货摊上的老人总会及时出现在身旁帮忙解围。

擦鞋还要两人合作?事实上,他们是一对父子。

擦鞋的年轻人名叫唐屿,是个聋人,父子俩在这条街上摆摊已有16年。唐屿因身体条件受限,不好找工作,父亲唐荣胡就放弃外出打工的机会陪着儿子摆摊。16年来,父子俩平常一起出摊一起收摊,已经成为小东街居民最熟悉的画面之一……

唐荣胡帮助儿子与顾客沟通
唐荣胡帮助儿子与顾客沟通

唐荣胡坐在摊前看着儿子帮人擦鞋

唐荣胡坐在摊前看着儿子帮人擦鞋

温情一幕

儿子擦鞋,父亲帮忙沟通

1月3日,2017年开年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对于唐家父子俩来说,这是他们摆摊生涯中,极为平常的一天。当天,天气有些阴冷,街上路人行色匆匆,街边小贩的生意显得越发的清淡。直到下午4点多,唐屿才迎来了下午的第一位客人——一名身着红色外套的青年女子,来摊上擦鞋。

红衣女子刚落座,唐屿就麻利地坐到擦鞋凳上,拿起抹布认真工作起来。不一会儿功夫,女子沾满灰的黑皮鞋就变得洁净如新。不过,红衣女子抬眼看了一下鞋面后,似乎有些不满意,指着鞋后跟部位嘟囔,“你看,这里,这里都还没擦亮呢!

看着红衣女子嘴巴一开一合,唐屿一时有些蒙。正在他不知怎么办的时候,旁边摊上的唐荣胡迅速走过来,和红衣女子简单沟通之后,便从唐屿的工具箱里挑出一支鞋油,让唐屿重新为客人补刷一次。经过重新上油,红衣女子这才站起身向唐屿询价,唐屿伸出四个手指比划了一下,女子掏出4元钱给唐屿后便离开了。

女子离去之后,唐屿便坐回凳子继续把玩手机。他既不像别的摊贩那样,主动去招揽街边的路人,也不和附近的商贩交流。唐荣胡也回到相邻的杂货摊前坐下,不时望向沉静的儿子。

在小东街,唐家父子的摊位夹杂在一群小摊贩中间,看上去非常普通。但是街上熟识父子俩的人都知道,他们已经在这里摆摊16年了。

不幸人生

儿子患病致聋人,夫妻离婚

通过攀谈记者了解到,今年62岁的唐荣胡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工人家庭。成婚后,唐荣胡夫妻二人都没有正式工作,前妻原来是一家工厂的合同工(后厂子倒闭),唐荣胡则靠四处打零工为生,生活过得十分拮据,一家人多年来一直租住在政府提供的公房内。

1983年出生的唐屿是唐荣胡的第一个孩子。大约在唐屿出生后一个多月的时候,因为发高烧,打了不少抗生素针,导致听力受损。但直到孩子差不多两岁时,夫妻俩才觉察出异样。送医为时已晚,备受打击的唐荣胡夫妇从此更加疼爱这个孩子。唐屿4岁时,他们就让他上了聋人语训班,学习与人沟通的能力。之后,唐屿又上了6年的特殊学校,有了一定的文化基础。

除了唐屿,唐荣胡还有一个身体健康的儿子,比唐屿小8岁。大约12年前,唐荣胡与妻子因为性格不合离婚,他就成了单亲父亲,带着两个儿子一起生活。唐荣胡离婚时,唐屿刚刚20岁出头,弟弟不过十多岁,唐荣胡一个人既当爹,又当妈,拉扯两个孩子,日子更加艰辛。

不离不弃

摆摊16年只为贴身照顾儿子

文中开头的场景,唐荣胡已记不清经历了多少回,但他心里很清楚,这正是他陪儿子摆摊的意义。

唐荣胡告诉记者,从特殊学校出来时,唐屿15岁。当时,儿子曾经去了他朋友开办的鞋厂打工。但这段打工经历仅仅维持了两个月,就宣告结束。

“流水线上工作太辛苦,每天一站就是15个小时,娃儿每天天不亮就要出门,直到天黑才能下班,每天回来累得倒头就睡。”唐荣胡说,担心孩子上班路上不安全,夫妇俩还要轮流接送。诸多不便,使唐荣胡最终让唐屿辞去了在鞋厂的工作。

经历了打工的不易,唐荣胡决定让儿子学修鞋、擦鞋自谋生计。手艺学成后,唐屿在市中区残联的协调下,在小东街上摆了一个露天修鞋摊为生。担心儿子与人沟通困难,会受人欺负,也怕他干不好工作会伤了自尊心,唐荣胡从此便放弃外出打工的机会,就近在儿子摊位隔壁也摆了一个杂货摊,一边看摊一边守着儿子。

这一守就是16年。

16年来,唐荣胡几乎形影不离的守着儿子。不摆摊的时候,唐荣胡走到哪都把唐屿带在身边,哪怕是参加个红白喜事、同学聚会什么的,唐荣胡都要带着儿子一起去。出摊的日子,父子俩平常早上七八点钟一起出摊,下午五点半左右一起收摊,已经成为了小东街居民最熟悉的画面之一。唯一改变的是,唐屿从少年长成青年,而老人的黑发逐渐变得花白。

感恩生活

看着儿子自立自强很满足

这些年来,唐荣胡的二儿子在亲戚的资助下得以完成大专学业,并远走浙江工作。唐荣胡和唐屿父子俩就靠摆摊为生。两人摆摊的收入一个月拢共不过千元左右,即使加上两人的低保和唐屿的一级残疾护理补贴金,月收入也不到两千块。

父子俩至今住在交通路一处45平方米的老旧公房内,煮饭靠电磁炉,家里的冰箱、洗衣机都是别人送的。记者探访唐家时,一个炒青菜,一碗吃剩下的土豆块,就是父子二人的晚餐。唐荣胡说,他们一般两三天会买一回肉吃。

“如果不是要照顾唐屿,我随便走哪里打点零工,一个月拿个两三千元不成问题,日子肯定要比现在好很多。”唐荣胡说,但是不守着儿子,他走到哪里都不放心,“这些年,政府和残联都给了我们不少帮助,我很知足。

说到唐屿,唐荣胡一脸自豪,“我这个娃儿虽然又聋又哑,但是很懂事。”唐荣胡说,他没事时会通过写字、说话等方式,教唐屿做人的道理。在他的悉心调教下,唐屿学会了说简短的句子,做错了事会主动说对不起。平时在家里,唐屿也总是主动帮忙做家务,把自己床铺收拾得干干净净,有时也帮父亲洗衣服;在摊位上时,有时顾客知道唐屿是残疾人,会多付点钱不要找补,但唐屿总是坚持不要。

说到这里,唐荣胡还颇为得意的提起了一件事:几年前,有一位客人来找唐屿擦鞋,不慎从口袋里掉出几张百元大钞,大概五六百元的样子,差不多顶得上唐屿一个月的收入。“这孩子发现之后,拿起钱追了老远才追上失主,将钱还了回去。

最让唐荣胡引以为傲的是,唐屿曾作为市中区残疾人自立自强的代表,参加了2011年的内江市残疾人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唐荣胡至今还收藏着那次大会的会议资料,并能从一长串代表名单中迅速准确地找到唐屿的名字。

“唐屿能像正常人一样,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是我最欣慰的事。”唐荣胡说,他会继续陪着唐屿摆摊,直到老得实在照顾不了的那天,才会把唐屿托付给弟弟,“自己的担子自己挑,自己的孩子自己养,既然生下了他,就要为他负责到底。


来源:内江晚报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内江 聋人摆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