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孩子进入主流社会,手语是帮助还是阻碍?

  •  
  • 浏览次数: 263
  •  
  • 发表时间:2017-01-12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为什么要学手语呢?本期话题一经推出,圈里很多家长便质疑开了,好不容易让孩子学会了听音,学会了说话,干嘛还要让他重新学起手语,“这不是要给孩子贴上听障人的标签嘛!” “很多聋校的孩子都不努力,不求上进,学了手语和他们交往,不是一种倒退吗!”“是不是只有自卑的孩子才会想到学手语,回到听障人群里呢?“……

  当这样”正义“的声音伴随着家长们带领孩子含辛茹苦康复语言的画面,似乎,此时提学手语这个话题,真的是历史的倒退。

  但,无论我们如何为孩子的未来着想,我们,毕竟不是他们,我们体会不到他们在嘈杂、纷扰的环境中努力听还是听不真切的烦恼,我们感受不到他们在诺大的演讲厅里,即使坐第一排,瞪大眼睛看演讲者的口型,仍猜不出来对方表达什么的感受,我们也无法体察,当他和打手语的听障人共处时,却找不到任何渠道和对方沟通的尴尬……这些场面下,我们帮不了他们,回归主流圈也帮不了他们。

  本文作者周婷婷说,”多一门语言,就多了一个世界,也多了一个信息的渠道,又未尝不可?“是啊,为什么要拒绝多一个信息渠道呢,我们是因为实在不需要而拒绝手语,还是害怕别人给我们的孩子贴上听障者的标签而拒绝手语呢。如果是因为后者,是不是我们又陷入了另一种”听障“的状态呢。

  即便像周婷婷那样,和听人交流完全顺畅,亦有共鸣,是否,他们就要避开只能使用手语的听障人,而不是利用他们手语、口语兼具的优势,帮助他们架设和听人沟通的桥梁?

  正如康复专家范念军老师而言,学不学手语,什么时候学,依每个孩子不同康复状态、时间,以及个人意愿而定,不可一概而论。但请为孩子们学习手语保留一方空间和可能,既然他们的听力已无可挽回地受损,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他们拥有更多的渠道、方法和这个世界沟通,而不是把一扇扇已有的沟通之门紧紧闭上。

作者介绍

  周婷婷,1岁半因药物而致双耳全聋,8岁竟能背圆周率小数点后1000位,16岁成为中国首位聋人少年大学生,21岁留学美国,24岁被美国波士顿大学录取为博士生。

 

  在美国加劳德特大学的校园里,聋人们不会从医学的角度看待自己的耳聋,更不可能把它当成一种“残疾”。恰恰相反,他们把耳聋当成一种引以为豪的“文化”。我的很多同学,都对我打过“为自己是聋人而骄傲”的手语,这些同学,以自己的耳聋为骄傲!这种积极对待耳聋的态度,是我以前想都没有想过的。以“耳聋”为骄傲,实在是让我感觉好极了!我终于明白,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耳聋本身并不可悲,可悲的是世俗的偏见、环境的影响。

---周婷婷

01

  这些年来,接触过不少聋人和他们的听人父母。感觉国内外的听人父母,差距蛮大的。

 

  在美国这些年,遇到不少聋人,在他们家里,他们的听人父母和兄弟姐妹,至少有一个会打手语,即使手语打的不怎么灵活,至少也能让聋人通过看口型和简单的手语,来做到顺畅的交流。而在国内,我遇到不少聋人的父母,并感觉到他们强烈反对孩子学习手语。当我告诉他们,手语其实也是很好的一门语言,而且很好学。这些父母看着我,两眼发愣,好像在听天外来客所说的话。

02

  说实在,我理解这些做父母的心情,他们希望孩子和父母一样,生活在主流社会里。然而,他们是站在他们自己的角度出发,来希望他们的孩子有个美好的将来。

  对于聋孩子来说呢?小孩子自然是不知道的,但是长大了以后,可能会希望有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的。这条路,未必就和父母的路,完全一样。他们所选择的未来的属于他们的世界和空间,未必就和父母的一样。就说我吧,我从小就学会了说话,看口型能力也很强。所以我的父母,也就无需学习手语,和我沟通完全不是问题。因为我说话和看口型能力都很强,生活在主流社会,对我来说完全不是问题。在我的一生中,我有好些很铁的听人朋友,一对一交流时,是那样的顺畅,并不时地产生共鸣。那种感觉,真好。

03

  然而,我感觉到,内心深处还是有种强烈的渴望,就是希望认识和自己同样的人群。因为有些人生经历,只有同样的人,才能彼此更深地理解对方。

  所以,我本科毕业后,到美国学习美国手语,学习聋人文化。过去,在国内时,众听人们坐在餐桌旁,聊得起劲时,并伴随着阵阵欢乐的笑声,而我却茫然无知,不知所措。(我无法同时盯着坐在不同位置的人的口型,从而跟不上大家讨论的内容。)当开会或者小组讨论时,我也是个局外人,完全无法插手。在看没有字幕的电影时,我就盯着屏幕一个劲地傻猜着剧情。在参与演讲会时,我必须坐在第一排,好离演说者距离近些,并费劲地看着远处对方的口型,然后才能大致猜明白演讲的内容。虽然我和听人几乎无异,但是在这样那样的场合下,我显得很被动。

04

  而在美国,学会手语后,朋友们一起吃饭时,我可以轻而易举地看懂餐桌上所有人打的手语,然后和大家一起爆发出会意的笑声。在公司开会讨论问题时,我也可以积极地就一些问题和大家一起探讨并分享我的观点。

  对着电影屏幕时,在演讲会上,我可以轻松地看着旁边的手语翻译所打的手语,一点不觉得累。这时,我真的感觉到完全融入到群 体之中,再也不觉得被动了。所以,我觉得,作为聋人,也是应该学会手语的。多一门语言,就多了一个世界,也多了一个信息的渠道,又未尝不可?

  国内很多听人父母,为什么不能学学国外的听人父母,在努力教孩子学说话的同时,也教会他们手语呢?而且也能自己多学一门语言——手语,和孩子更好的沟通呢!换个角度看一看,这个世界上的路,其实有很多种,真的! !

end

评论

 

有道理,我也是不会手语的聋人,一直想学的,可能我太懒了吧,想自学,也不知道哪儿有卖手语书的?而且我所生活的周围都是听力很健康的人,我跟他们的交流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也没有聋人的朋友,路边看着在打手语的年轻聋人,看起来年龄跟我差不多大,我却看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心里有种失落感。

虽然我没有看过你和你爸爸的书,但我知道你的名字,还看过对你的专题采访,你的名字在我心里就像一盏灯,让我觉得不会孤单。

表示共鸣!我的感觉是,学了手语,等于发现一个新世界。

 

中国有很多聋人,付出难以想象的努力,可以和听人一样说的好,也可以和听人并肩共事......有的排斥手语,有的不会手语,有的习惯与听人一起......可是,他们失去听力,已经是一个没法改变的事实,他们生活学习中必有不便,而且不能理解自己的身份认可问题,加上周围环境主流社会的影响,所以中国社会有越来越多的边缘人。

 

你很幸福,有爱自己的家人,有自己的理想。

真的感觉你就是中国的海伦凯勒!加油吧,孩子!

 

是啊。我想等我上大学后就去学下手语,有机会把这博文给我爸看下~

我家人医生都不建议我看口型,让我多听~

所以我经常闹出笑话,本来好好的意思在我听来反而变另外意思。

 

  聆听天使推荐:这是一个由多位年轻妈妈和资深媒体人倾力打造,致力于听障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功能性平台。在这里,我们将用多维的视角,以优秀的育儿经验、康复理念和不同类别的文化体验活动,系统构建信息智库。在这里,孩子的利益高于一切,我们倡导更多人参与进来,用经验分享喜悦、用专业破解困惑、用影像关注成长、用文字描绘未来。我们所做的一切只为孩子!!!

 

聆听天使原创文章欢迎大家转发!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邮箱:1834695832@qq.com

来源:周婷婷 聆听天使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手语 听障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