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人婆婆请35位聋人吃火锅 打手语祝福新年

  •  
  • 浏览次数: 173
  •  
  • 发表时间:2017-01-25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聚会的聋人用手语打出新年快乐

■聋人举牌叫服务员

  昨日上午,观音桥刘一手心火锅店,为了能让聋人同伴感受到新年气氛,78岁的聋人老人刘昌秀婆婆自掏腰包,请34名聋人烫新年第一顿火锅。和常人不同,他们烫火锅时虽然场面上略显安静,但其乐融融的情节却一点都不少。

  打手语祝福新年

  参加活动的35位聋人来自主城各区。昨上午10时重庆晚报记者来到火锅店时,已有二十多位聋人到场,几位活跃的聋人老人还站出来献舞,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11时,35名聋人全部到齐,他们主动站成两排,共同打出新年快乐的手语,向市民送上独特的新年祝福。

  11时30分,火锅宴开始。鲜艳的锅底在大火的加热下不断冒出热气。毛肚、老肉片、香菜丸子……看着一份份精美的菜品上桌,老人们的脸上笑开了花。

  “祝大家新年快乐,干杯!”聋人老人们举杯庆祝时,要先从位置上站起,然后举起双手互相比划新年快乐的手语,最后才端起酒杯一饮而下,不一样的是没有常人的喧闹,一样的是都在彼此真诚祝福。

  自掏腰包烫火锅

  “这么多聋人坐在一起烫火锅很不容易。”火锅宴组织者、江北区春雨文化聋人事务所主任王庆告诉重庆晚报记者,由于交流不便,聋人的朋友圈子非常小。遇到节假日,他们通常都是独自度过,聚餐的机会很少。“今天能够一起烫火锅,刘婆婆功不可没。”

  王庆口中的刘婆婆是一家调料厂的退休职工,火锅宴上重庆晚报记者见到了她。在王庆的翻译下,重庆晚报记者了解到,刘婆婆平时非常节俭,几乎不添置衣物,身上的棉衣鞋袜都是亲朋送的,每天早饭就是豆浆、馒头,午饭不超过两个菜。王庆介绍,刘婆婆对自己节约,对同伴却非常大方,逢年过节都会拿钱出来组织聚餐或外出游玩。今年端午、中秋,她就组织大家一起吃粽子赏月。为组织这次活动,她把自己一个月的退休金拿出来作为经费。

  通过活动想找伴

  “大家高兴就好,花点钱没什么。”刘婆婆用手语告诉重庆晚报记者,这次请来的聋人老人中有几位是单身,她想借此让他们多认识几个朋友,希望帮他们组成一个家。

  今年67岁的许柏秀是北碚区歇马镇人。为参加宴会,她一大早就出了门。“能和大家一起吃火锅非常高兴。”通过手语翻译,许柏秀说,两年前老伴去世后,子女忙于工作,不能多陪她,新年和朋友一起出来烫火锅,她很开心。

  “这次来还有一个目的,就是看有没有缘分找个老伴。”同样丧偶的65岁老人向锡芳向重庆晚报记者表示,她们几个姐妹把聚会当成相亲会,想借此认识更多的聋人朋友,希望能找到个合适的人作伴。

  35名聋人中,34位都是老年人,只有1位是年轻人,今年28岁的蔡爽。相比用手语交流的老年人,蔡爽更喜欢用手机交流的方式。在火锅宴上,他一直用手机与重庆晚报记者交流。

  蔡爽告诉重庆晚报记者,虽然手机打电话的功能对他来讲毫无用处,但他还是喜欢像其他年轻人一样玩时尚手机,他会借助手机上的微信、QQ、飞信等功能与他人交流。

  服务员是聋人

  聋人不能发声,到餐馆就餐岂不是要让服务员为难?别担心,这家火锅店的服务员也是聋人,点餐、应招全部靠手语。

  火锅店前堂经理卢妹儿介绍,刘一手心火锅店是一家专门招聘聋人担任服务员的火锅店,店里除了管理员、后厨外,其余60多名服务员全部都是聋人。“不仅能为聋人服务,普通人也不例外。”卢妹儿从餐桌上拿起手掌形状的塑料牌向重庆晚报记者介绍,“这是店里特别制作的呼叫牌,一共七枚,一面写着需要服务的种类,一面贴着相应的手势。不懂手语的客人可以先按下餐桌上的呼叫按钮,再将呼叫牌举起。服务员看到后就会将相应的东西拿到餐位上。”

来源:重庆晚报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聋人 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