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人夫妻传承百年制糖工艺 甜蜜的“无声世界”
在宁津,提起“荣庆堂”芝麻糖,多数人都可以轻车熟路地指出一条去往张民普家的路,这不仅是因为他家的制糖工艺已经传承百年,还因为近年来,这小小的芝麻糖已经“甜”出了名堂,“香”飘海外,还有外国人特意来此买糖。
张民普和妻子刘俊爱都是聋人,制糖工艺是父亲张国毕手把手教的。据张国毕介绍,这门手艺最初是他的父亲跟着同村的一位老师傅学的,当时老师傅一共教了四人,目前还在继续传承这门手艺的只有他一家了。“好汉不愿干,懒汉干不了。”张国毕用一句话概括了制糖的辛苦与利润微薄,但为了给儿子一条谋生的路,他很早便教张民普制糖。由于熬制的糖中有花生、芝麻,受热出油后,糖温度很高,制糖的人需要徒手揉捏、定型,因此,张民普十多岁的时候双手已经褪去了几层皮,长出厚厚的老茧。
赶上忙碌时,张民普夫妇和2个孩子齐上阵
将揉好的焦糖定型后要快速进行切割
早些年,芝麻糖还是个逢年过节才有的“奢侈”零食,每逢庙会、村里唱大戏,张民普就会早早推着小车、带着锣出门卖糖,每到一条街,敲几声清脆的锣,等着孩子拽着大人跑过来,香酥甜脆的芝麻糖总让他们看的眼馋心馋,“吃芝麻糖过年”也成了宁津不少孩子们童年的回忆。
妻子帮丈夫整理衣服
随着购买的人越来越多,张民普家的芝麻糖也渐渐有了名声,在网上开了淘宝店,不仅回头客多,顾客口口相传,小芝麻糖还被带出了国门,澳大利亚、韩国、日本也有人买去尝鲜。
将糖熬至金黄色为最佳
每年春节、重要节假日,都是张民普和妻子最忙碌的时候,六点多钟起床,进了制糖的小屋子,一人帮着给花生、芝麻去皮,一人忙着熬糖,二十多分钟后,一小锅糖出锅,夫妻两个人总要先尝一尝,确保味道正宗,然后切片、装袋。“诚诚恳恳做买卖,踏踏实实做人,才能把制糖的手艺传下去。”这是张国毕经常说的一句话,也是张民普和妻子多年来的坚守。
把刚切好的焦糖卷一下
制糖的小屋内,张民普和刘俊爱用眼神和手势交流着,小小芝麻糖寄托了一家人的希望,浓浓的爱意在甜蜜的芝麻糖味道中蔓延。
来源:德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