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岁教授想为残疾人建一所自强大学

  •  
  • 浏览次数: 263
  •  
  • 发表时间:2017-03-29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出生4月双腿残疾,连续参加三次高考,成绩优越却因身体缺陷被大学拒之门外,没上过大学最终成为闽南师范大学外语系教授,福建所罗门投资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长年坚持捐资做公益。

  郑声滔,1963年出生,原籍南平市政和县人。他的一生拥有很多标签:残疾人、教授、董事长、全国自强模范、中国公益榜样…有喜有悲,但所有的标签都蕴藏着他无限的辛勤和努力。

  如今,他和他的团队正为自己的梦想与目标努力,建造一所中国自强大学,帮助残疾人实现大学梦。

 

英语高考状元却因残疾屡被大学拒之门外

  郑声滔一生经历了三次高考,虽均取得优异成绩,最后一次还获得福建省英语高考状元,但却因身残屡屡被拒大学门外,自此,他立志要成为一个没有上过大学的大学老师。

  通过三年的自学,郑声滔又前后三年参加了研究生考试,最后被福建师范大学英语系录取,成为福建省第一个攻读硕士学位的残疾人。皇天不负有心人,1990年,郑声滔受邀成为闽南师范大学(原漳州师范学院)外语系老师,至今他已经在岗26年。

花20亿创办自强大学这是我的第二梦想

  因自身求学之路艰辛,郑声滔不希望有志的残疾学子或贫困学子重蹈自己的覆辙。于是,他想创办一所为中国8500多万残疾人提供高等教育机会的自强大学。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其实从1994年郑声滔在漳州创办“学海外语科技研究所”起就已经开始了。

  自强大学20亿的启动资金,400亿的运营成本,让郑声滔毅然停止了在当年月收入过万的学海外语科技研究所,转而投入商海。2003年,凭着英语能力接触到国外的“外汇保证金”业务,利用课余时间潜心专门研究外汇交易。在金融领域,他独创了“三三布阵法”风险控制、平稳交易的系统,成为金融运作的奇才,于2011年成立了福建所罗门投资有限公司。

多家高校设立自强基金

  为给自强大学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2017年,郑声滔决定强势入驻厦门,并成立所罗门投资有限公司下属的控股子公司。

  迎着新契机,郑声滔依旧心系自强大学,并且想帮助残疾学生和贫困学子顺利完成学业的心也未曾改变。2016年起,郑声滔相继在闽南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三明学院设立自强基金。

 

  随着厦门分公司的开业,郑声滔也将目光聚焦到了厦门学子身上,据悉,厦门大学自强基金的设立工作已经进入了前期的准备阶段。此外,未来福建所罗门投资有限公司也将以厦门巴拿巴金融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开业为纽带,陆续开展助残,助学,也将联合厦门残联等机构,把最实在的帮助送给最需要的人。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有人说郑声滔是一个幸福的人,因为他把自己的梦想变成了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既然选择远方,便风雨兼程,尽管筑梦路上辛苦万分,他果敢而坚定。


来源: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福建 残疾人 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