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失聪小伙用铁丝编织多彩人生

  •  
  • 浏览次数: 72
  •  
  • 发表时间:2017-04-17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很多人对李岩峰这个名字都不会太陌生,因为他身上有太多的标签,“90后”、“失聪”、“巧手”……而当记者走进他长春市南关区的工作室时,记者则给了他另外一个标签——“艺术家”!

  寻艺者

  工作室里摆满各色铁丝

  13日,记者来到位于南关区鸿程街道达兴社区的李岩峰工作室,这间工作室是社区无偿为他提供的,里面摆满了彩色铁丝编织的工艺品,腾飞的巨龙、金灿灿的公鸡、老式绿卡车……从动物到交通工具,每一件作品都惟妙惟肖。此时,李岩峰正在对将制作的作品进行绘图,在他的工具台上,有颜色各异的铁丝、几根木棒、两个钳子,还有几本画满各色作品草图的笔记本。因为年龄的增长和助听器的帮助,李岩峰可以勉强听清记者说话,也能进行简单的发音。“今年是鸡年,有人找我订做了一个大公鸡的摆件。”虽然口齿不清,但记者也能勉强听懂李岩峰要表达的意思。

  学艺路

  学了一年就不得不停下来

  一旁李岩峰的母亲张丽侠介绍,李岩峰出生在1991年,像所有幸福的“90后”孩子一样,他享受着来自父母长辈的万千宠爱。李岩峰8个月大就能张嘴“说话”,口型很像在喊“爸爸”“妈妈”,一度让父母非常自豪。可父母很快发现他一直是无声地“喊”,再无进展,开始担心起来。多家医院检查结果显示:李岩峰患有神经性耳聋。整个家庭陷入无尽的悲伤。因自身条件,一家人再也没强迫李岩峰学习,只想他长大后学门手艺能养活自己。

  2007年,李岩峰突然提出要学绘画,“孩子难得想学点什么,做父母无论多难都得支持。”于是,一家人搬到长春租房子,带着李岩峰寻找学美术的老师,让大家没想到的是,李岩峰展现出了惊人的艺术天分,首次绘画就受到了老师的认可。可最终因为家庭条件,仅仅学了一年就不得不停下来。

  成艺人

  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购买他的作品

  2014年,李岩峰第一次接触铁丝编织,靠着一年的美术学习,加上独特的艺术理解,很快就能制作一些简单的工艺品,但是铁丝工艺是门费时又费力的活儿,一次次失败,一次次修改,铁丝扔掉了一批又一批,让李岩峰的手指甲折断了一次又一次,手上磨起了泡,不停蜕皮,手指头经常疼得蜷不起来。

  如今,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从刚开始的三五种到现在的几十上百种,从刚开始的几厘米大小到现在的几十厘米甚至一两米,李岩峰作品越来越多,而且也更加形象逼真,不仅看到的人喜欢,连他自己也会爱不释手。

  在一次偶尔的走访中,达兴社区得知李岩峰的情况后,深深被他这种自强的意志所打动,决定帮助这个追寻艺术的年轻人,并专门为他提供了一间工作室,还配备了电脑。

  从那以后,李岩峰有了自己的工作室,他也经常举办手工艺品小课堂,邀请辖区的人参加,教大家做手工和绘画,渐渐的,他的故事被更多人熟知,更是获得了不少省市级残疾人艺术类比赛的奖项。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慕名找到李岩峰购买他的作品。



来源:长春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铁丝 小伙 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