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语律师,在无声世界传播正义之音
2017年6月9日下午5点半,大渡口区鼎圣律师事务所。
办公室里,律师唐帅正埋首在文件堆里。
“下周又要出庭,我得提前做好准备。”唐帅说。
连续三年,唐帅都是在办公室过的除夕。今年前6个月,他已经受理案件70余起,平均每周就有2-3起。
如此忙碌,是因为唐帅肩负一项特殊使命——作为全市第一位手语律师,唐帅正致力于让正义的声音传遍无声世界。
“从小,我和父母只能靠手势和眼神交流。”唐帅说。
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唐帅自小就练就了熟练的手语技能,这也让他从小就生出了一个愿望。“我希望帮助像我父母一样的听障人。”唐帅说。
唐帅上初中时,就常为相识的听障街坊帮忙,充当“传声筒”。
一天,听障邻居老王跑到唐帅家,拉着唐帅的手就往外跑。
经过手语交谈,唐帅知道了个中缘由。
原来,老王刚在一家商店买东西,付钱时掏了100元给店主。但当时一起付钱的顾客有好几个,店主分不清到底是谁没给钱、谁又该找补,就要求买主逐一说明。
然而,老王“说”不了,因此,店主一口咬定是他没付钱。
情急之下,老王想到了热心的唐帅。
“通过手语,老王告诉我,他那张100元的钞票上有明显的折角和标记。”唐帅说。
带着这些信息,唐帅跟老王来到商店,说明了情况。
店主找出了老王给的100元,误会也就此澄清。
从小到大,像这样行侠仗义的事,唐帅还做过不少。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听障人一遇到矛盾纠纷往往只能干着急。能利用自己的特长帮到他们,已经成了我的一种习惯。”唐帅说。
长大成人后,唐帅也找到了实现愿望的更大平台。
2012年11月的一天,唐帅接到了一个改变命运的电话。
“唐帅,你司法考试成绩是368分,恭喜了!”电话那头,好友小孙激动万分。
“太好了,我终于可以成为一名律师了!”唐帅激动地说。
自从确立了为听障人“发声”的目标,唐帅就一直在钻研手语技巧。
“手语主要分为两类:自然手语(方言手语)和普通话手语,二者之间的差别很大。”唐帅说。
说罢,唐帅伸出左手,食指弯曲,中指平伸,并将食指指尖搭在中指上。
“这在普通话手语中表示‘上’,有点偏象形。”唐帅说。
随后,唐帅又伸出双手:两个小指头互挂,做出“拉钩”的形状。
“这就是自然手语中的‘上’,和普通话手语差别很大,而且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方言手语。”唐帅说。
正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唐帅在学生时期就利用寒暑假钻研各地方言手语,并逐渐精通掌握。
大学毕业后,唐帅考取了手语翻译证书,开始担任司法案件手语翻译。
期间,唐帅结合自己的特长,熟练运用手语参与讯问取证,成功协助单位破获了上千件有关听障人的疑难案件。
然而,在司法系统工作中,唐帅也发现了当时司法手语翻译的一些短板:多数手语翻译人员毕业于专业学校,所习得的是普通话手语,面对听障人使用方言手语的情况,往往无法真正传达其意思;手语翻译人员基本都是非法律专业出身,对某些专业的法律术语不了解,在案件翻译工作中可能出现词不达意的现象,从而影响判决的公正性……
面对这些问题,既懂法律又懂手语的唐帅,觉得自己肩头的责任又加了一层。
在这样的信念驱使下,唐帅开始努力准备司法考试。他希望成为一名手语律师,专门为听障人提供法律服务。
2012年,唐帅如愿以偿。
一位70多岁的老人迈进唐帅办公室,开口就喊:“唐律师,求你救救我女儿吧!”
唐帅急忙起身,扶着老人就坐。
“老人家,不要着急,有什么话慢慢说。”唐帅安慰道。
“我听说你是律师,又懂手语,只有你能帮到我女儿。”老人边说边抹泪。
原来,老人的女儿是一位听障人,因为涉嫌盗窃被公安机关拘捕,即将被检察院起诉。
“我女儿不可能偷东西,她又没法表达,一定是被冤枉了。”老人说。
了解基本情况后,唐帅决定接手这个案子。
“我当时就觉得,因为听障人面对法律事务的特殊劣势,该案嫌疑人可能无法充分地为自己辩护。”唐帅说。
事不宜迟,唐帅立马奔向检察院查阅全案证据,特别是回看了公安机关讯问这位听障人的同步音像材料。
很快,唐帅就发现了疑点:“这位嫌疑人用手语提出的供述,与手语翻译人员的翻译明显有出入!”
唐帅将这个情况写入辩护意见,旋即提交检察院核查。
随后,检察院又找来其他3名精通方言手语的翻译人员,再次进行验证。
验证结果和唐帅的意见完全一致。
最终,检察院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对这位听障嫌疑人作出了不予起诉的决定。
成为手语律师以来,唐帅一直忙碌在听障人司法工作最前沿,处理相关案件千余件。
“我所要做的,就是尽力将案件正本清源,不放过一个坏人,也要还好人一个公道。”唐帅说。
“叮”的一声,手机信息提示音响了。
唐帅拿起手机,看到了一条信息:“唐律师你好,我是大连人,我没有听说能力,我想咨询你法律方面的几个问题。”
唐帅随即用手机同这位听障人互动了起来。
“这是我请人研发的一款软件,叫‘帮众律师’。通过它,全国各地需要法律咨询的听障人都可以联系到我。”唐帅指着手机中的对话框,向笔者介绍说。
作为目前国内唯一一名手语律师,随着经手的案件越来越多,唐帅的名声也越来越大。
不少外地人特别是听障人也经常跑到重庆,寻求唐帅的帮助。
“重庆的听障人找我很方便,但外地的听障人怎么办?”这个想法时常浮现在唐帅脑海中。
经过一番筹划,2016年初,唐帅拿出大部分积蓄,请人研发了一款名为“帮众律师”的APP软件。
截至目前,该APP下载量超过4万次,已成功解答了全国各地使用者提出的上千条法律问题。
此外,唐帅还经常外出为残疾人开展普法讲座,义务为需要帮助的残疾人提供诉讼案件代理和辩护。
每次讲座结束后,唐帅并不急于离开,而是留下来为残疾人提供现场法律咨询、调解矛盾,还经常接待残疾朋友的上访。
“未来,我的目标是为各年龄阶段的残疾人朋友提供更便捷的法律帮助。”唐帅说。
来源:人民网
办公室里,律师唐帅正埋首在文件堆里。
“下周又要出庭,我得提前做好准备。”唐帅说。
连续三年,唐帅都是在办公室过的除夕。今年前6个月,他已经受理案件70余起,平均每周就有2-3起。
如此忙碌,是因为唐帅肩负一项特殊使命——作为全市第一位手语律师,唐帅正致力于让正义的声音传遍无声世界。
夙愿
唐帅的双亲都是听障人。“从小,我和父母只能靠手势和眼神交流。”唐帅说。
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唐帅自小就练就了熟练的手语技能,这也让他从小就生出了一个愿望。“我希望帮助像我父母一样的听障人。”唐帅说。
唐帅上初中时,就常为相识的听障街坊帮忙,充当“传声筒”。
一天,听障邻居老王跑到唐帅家,拉着唐帅的手就往外跑。
经过手语交谈,唐帅知道了个中缘由。
原来,老王刚在一家商店买东西,付钱时掏了100元给店主。但当时一起付钱的顾客有好几个,店主分不清到底是谁没给钱、谁又该找补,就要求买主逐一说明。
然而,老王“说”不了,因此,店主一口咬定是他没付钱。
情急之下,老王想到了热心的唐帅。
“通过手语,老王告诉我,他那张100元的钞票上有明显的折角和标记。”唐帅说。
带着这些信息,唐帅跟老王来到商店,说明了情况。
店主找出了老王给的100元,误会也就此澄清。
从小到大,像这样行侠仗义的事,唐帅还做过不少。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听障人一遇到矛盾纠纷往往只能干着急。能利用自己的特长帮到他们,已经成了我的一种习惯。”唐帅说。
长大成人后,唐帅也找到了实现愿望的更大平台。
2012年11月的一天,唐帅接到了一个改变命运的电话。
“唐帅,你司法考试成绩是368分,恭喜了!”电话那头,好友小孙激动万分。
“太好了,我终于可以成为一名律师了!”唐帅激动地说。
自从确立了为听障人“发声”的目标,唐帅就一直在钻研手语技巧。
“手语主要分为两类:自然手语(方言手语)和普通话手语,二者之间的差别很大。”唐帅说。
说罢,唐帅伸出左手,食指弯曲,中指平伸,并将食指指尖搭在中指上。
“这在普通话手语中表示‘上’,有点偏象形。”唐帅说。
随后,唐帅又伸出双手:两个小指头互挂,做出“拉钩”的形状。
“这就是自然手语中的‘上’,和普通话手语差别很大,而且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方言手语。”唐帅说。
正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唐帅在学生时期就利用寒暑假钻研各地方言手语,并逐渐精通掌握。
大学毕业后,唐帅考取了手语翻译证书,开始担任司法案件手语翻译。
期间,唐帅结合自己的特长,熟练运用手语参与讯问取证,成功协助单位破获了上千件有关听障人的疑难案件。
然而,在司法系统工作中,唐帅也发现了当时司法手语翻译的一些短板:多数手语翻译人员毕业于专业学校,所习得的是普通话手语,面对听障人使用方言手语的情况,往往无法真正传达其意思;手语翻译人员基本都是非法律专业出身,对某些专业的法律术语不了解,在案件翻译工作中可能出现词不达意的现象,从而影响判决的公正性……
面对这些问题,既懂法律又懂手语的唐帅,觉得自己肩头的责任又加了一层。
在这样的信念驱使下,唐帅开始努力准备司法考试。他希望成为一名手语律师,专门为听障人提供法律服务。
2012年,唐帅如愿以偿。
实战
2016年5月的一天,大渡口区鼎圣律师事务所。一位70多岁的老人迈进唐帅办公室,开口就喊:“唐律师,求你救救我女儿吧!”
唐帅急忙起身,扶着老人就坐。
“老人家,不要着急,有什么话慢慢说。”唐帅安慰道。
“我听说你是律师,又懂手语,只有你能帮到我女儿。”老人边说边抹泪。
原来,老人的女儿是一位听障人,因为涉嫌盗窃被公安机关拘捕,即将被检察院起诉。
“我女儿不可能偷东西,她又没法表达,一定是被冤枉了。”老人说。
了解基本情况后,唐帅决定接手这个案子。
“我当时就觉得,因为听障人面对法律事务的特殊劣势,该案嫌疑人可能无法充分地为自己辩护。”唐帅说。
事不宜迟,唐帅立马奔向检察院查阅全案证据,特别是回看了公安机关讯问这位听障人的同步音像材料。
很快,唐帅就发现了疑点:“这位嫌疑人用手语提出的供述,与手语翻译人员的翻译明显有出入!”
唐帅将这个情况写入辩护意见,旋即提交检察院核查。
随后,检察院又找来其他3名精通方言手语的翻译人员,再次进行验证。
验证结果和唐帅的意见完全一致。
最终,检察院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对这位听障嫌疑人作出了不予起诉的决定。
成为手语律师以来,唐帅一直忙碌在听障人司法工作最前沿,处理相关案件千余件。
“我所要做的,就是尽力将案件正本清源,不放过一个坏人,也要还好人一个公道。”唐帅说。
“帮众”
2017年6月8日22点,唐帅正在办公室加班。“叮”的一声,手机信息提示音响了。
唐帅拿起手机,看到了一条信息:“唐律师你好,我是大连人,我没有听说能力,我想咨询你法律方面的几个问题。”
唐帅随即用手机同这位听障人互动了起来。
“这是我请人研发的一款软件,叫‘帮众律师’。通过它,全国各地需要法律咨询的听障人都可以联系到我。”唐帅指着手机中的对话框,向笔者介绍说。
作为目前国内唯一一名手语律师,随着经手的案件越来越多,唐帅的名声也越来越大。
不少外地人特别是听障人也经常跑到重庆,寻求唐帅的帮助。
“重庆的听障人找我很方便,但外地的听障人怎么办?”这个想法时常浮现在唐帅脑海中。
经过一番筹划,2016年初,唐帅拿出大部分积蓄,请人研发了一款名为“帮众律师”的APP软件。
截至目前,该APP下载量超过4万次,已成功解答了全国各地使用者提出的上千条法律问题。
此外,唐帅还经常外出为残疾人开展普法讲座,义务为需要帮助的残疾人提供诉讼案件代理和辩护。
每次讲座结束后,唐帅并不急于离开,而是留下来为残疾人提供现场法律咨询、调解矛盾,还经常接待残疾朋友的上访。
“未来,我的目标是为各年龄阶段的残疾人朋友提供更便捷的法律帮助。”唐帅说。
来源:人民网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