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一听障人士用手语帮听障患者和医生“同声传译”
对医生来说,接诊听障患者困难重重,手语比划看不懂,写字沟通不仅耗时还常常词不达意,幸运的是,有了手语翻译,患者和医生都不再为沟通障碍发愁了。
手语翻译志愿者王娜就是这样一位志愿者,尽管她自己也是听障人士,她却能用手语帮听障患者和医生“同声传译”,解决首府部分听障人士看病的实际困难。
和听障患者陈秀兰约好下午3:30分在大厅见面的,她还没有来,王娜有些着急,用短信问患者,得知患者还堵在路上,大约还有一刻钟到之后,王娜松了口气。
“我担心她不来,聋人生病一般都是自己扛,实在扛不住才去医院,因为看病很麻烦,我说话不清楚,抱歉。”王娜带着助听器,努力用含糊不清的语音说出这句话,随后,又用手机写下来发给记者。
今年37岁的王娜是新疆中核金原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文员,兼任自治区聋人协会副主席,业余时间从事志愿服务,王娜在8个月的时候因误诊导致双耳失聪,但她勤奋刻苦,乐于助人,四年前成为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助聋门诊的手语翻译志愿者,今年6月,王娜获得乌市第三届道德模范助人为乐模范称号。
王娜向记者表达,因为她自己就是听障人士,所以特别理解听障人士,尤其是当听障人士生病的时候,特别渴望能够有人明白她要表达的意思。
接近4点的时候,陈秀兰匆匆赶到门诊大厅,远远的,她就看到王娜,两人用手语打招呼,之后,王娜拿出一张纸片,一边用手语沟通一边记录。
“你是哪里不舒服?”两人用手语沟通了大约5分钟,简要病情清晰了。
今年50岁的陈秀兰最近经常头昏、偶尔呕吐,家人拿来血压计测量后,发现她血压偏高,血压在180至98之间,自行服药后,症状没有多少减轻,她这次来医院看病就是想确认病情,对症治病。
就在王娜简要了解完病情之后,由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办公室社会工作科助聋门诊委派的志愿者古扎丽努尔·吐鲁洪也赶了过来,古扎丽努尔是该院门诊手术室的护士,当天,正在倒休的她赶来为助聋门诊做志愿服务,她和王娜的任务是,一起协助听障患者看病。
新疆现有20余万听力语言残疾人,其中,乌鲁木齐有8928人,他们生病只有极少部分会去医院,因为沟通不畅让他们就医费时费力。
为解决听障人士看病时的具体困难,2013年5月15日,自治区残联、自治区聋人协会联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启动助聋门诊,这也是新疆目前唯一的助聋门诊。
每周四或另选一天,门诊为所有预约看病的聋人患者配备一名专业的手语翻译和一名医护志愿者,由他们“同声传译”,并提供全程陪同的导诊导医服务,王娜是四名手语翻译者中唯一的听力障碍者。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办公室社会工作科助聋门诊负责人艾海提·艾木都说,助聋门诊共有4位手语翻译,其他三位是科班出身专业手语老师,都是健听人,而王娜是唯一一位听力障碍者,她非常敬业,每次都是提前一个多小时来到医院等候病患,耐心细致的为医患双方互译,她自己并不富裕,还经常慰问贫困的残疾病患。
这是陈秀兰第一次上医院看病,显得有些紧张,王娜微笑着用手语安慰她,“高血压是常见病,不要担心,早点治疗,可以预防脑出血和心梗。”陈秀兰点了点头。
优先就诊时,记者随王娜、古扎丽努尔和陈秀兰一起走进心血管门诊第一诊室,志愿者古扎丽努尔首先向接诊医生刘海明说明患者为聋人的情况,并把王娜记录的病情简要递给医生。
“麻烦告诉她,叫她放轻松,缓一缓,我给她量个血压。”刘海明对王娜说。
王娜把这些话转化成手语告诉陈秀兰,为了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王娜始终面带微笑。
经测量,陈秀兰的血压偏高,高压200,低压110。
“这是高血压三级,比较严重,麻烦你问下她的家里人,比如父母、兄弟姐妹的,有没有血压高的?”医生刘海明对王娜说。
王娜很快将翻译过来的回答努力说给医生听,“她家里只有她一个人高血压,其他人没有。”
“高血压多久了?吃了哪些药,有什么效果?”
“差不多四个月了,吃了三七粉,血压没降多少,头昏、吐过几次。”
“你这个情况最好住院,好好观察治疗,持续高血压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我今天给你开的降压药是短效的,今天就要吃。”
提到住院,陈秀兰面露难色。
二十多分钟的就诊结束后,王娜劝陈秀兰住院,陈秀兰担心住院太花钱,很为难,王娜向陈秀兰表达,“我认识的一个人,才三十多岁就因为长期高血压导致脑出血,有病不及时治,都拖成偏瘫了,花了十几万,还在治,这病一定要及早治疗,不能拖……”
最终,陈秀兰同意住院治疗。
在志愿者古扎丽努尔的帮助下,她们去住院部预约了病床位,临别时,陈秀兰向王娜和古扎丽努尔竖起来大拇指,并将拇指弯曲了两下,示意感谢。
王娜向记者表达,助听器接收到的语言信号比较滞后,在门诊,有时为了快速翻译,她靠读唇语,读懂了医生说的话,然后转化成患者能理解的手语。为了更好的协助聋人看病,她还专门学习了医学常识,以便翻译起来达到相互传达的最好效果。
自治区聋人协会秘书长何苗说,自2013年5月启动助聋门诊至今,有百余名听障患者在志愿者的陪同协助下看病,越来越多的听障人士有了就诊意识,希望更多听障患者勇敢走出家门,能够无所顾忌的上医院,实现无障碍看病。
“因为怕麻烦,很多聋人生病了不去医院看病,我和他们接触得越多感触就越多,总觉得自己有责任帮助他们。”王娜告诉记者说。
来源:亚心网
手语翻译志愿者王娜就是这样一位志愿者,尽管她自己也是听障人士,她却能用手语帮听障患者和医生“同声传译”,解决首府部分听障人士看病的实际困难。
自身遭遇深受感触因此更懂听障人士
7月7日下午3:38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大厅,手语翻译志愿者王娜反复看着手表。和听障患者陈秀兰约好下午3:30分在大厅见面的,她还没有来,王娜有些着急,用短信问患者,得知患者还堵在路上,大约还有一刻钟到之后,王娜松了口气。
“我担心她不来,聋人生病一般都是自己扛,实在扛不住才去医院,因为看病很麻烦,我说话不清楚,抱歉。”王娜带着助听器,努力用含糊不清的语音说出这句话,随后,又用手机写下来发给记者。
今年37岁的王娜是新疆中核金原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文员,兼任自治区聋人协会副主席,业余时间从事志愿服务,王娜在8个月的时候因误诊导致双耳失聪,但她勤奋刻苦,乐于助人,四年前成为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助聋门诊的手语翻译志愿者,今年6月,王娜获得乌市第三届道德模范助人为乐模范称号。
王娜向记者表达,因为她自己就是听障人士,所以特别理解听障人士,尤其是当听障人士生病的时候,特别渴望能够有人明白她要表达的意思。
接近4点的时候,陈秀兰匆匆赶到门诊大厅,远远的,她就看到王娜,两人用手语打招呼,之后,王娜拿出一张纸片,一边用手语沟通一边记录。
“你是哪里不舒服?”两人用手语沟通了大约5分钟,简要病情清晰了。
今年50岁的陈秀兰最近经常头昏、偶尔呕吐,家人拿来血压计测量后,发现她血压偏高,血压在180至98之间,自行服药后,症状没有多少减轻,她这次来医院看病就是想确认病情,对症治病。
就在王娜简要了解完病情之后,由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办公室社会工作科助聋门诊委派的志愿者古扎丽努尔·吐鲁洪也赶了过来,古扎丽努尔是该院门诊手术室的护士,当天,正在倒休的她赶来为助聋门诊做志愿服务,她和王娜的任务是,一起协助听障患者看病。
新疆现有20余万听力语言残疾人,其中,乌鲁木齐有8928人,他们生病只有极少部分会去医院,因为沟通不畅让他们就医费时费力。
为解决听障人士看病时的具体困难,2013年5月15日,自治区残联、自治区聋人协会联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启动助聋门诊,这也是新疆目前唯一的助聋门诊。
每周四或另选一天,门诊为所有预约看病的聋人患者配备一名专业的手语翻译和一名医护志愿者,由他们“同声传译”,并提供全程陪同的导诊导医服务,王娜是四名手语翻译者中唯一的听力障碍者。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办公室社会工作科助聋门诊负责人艾海提·艾木都说,助聋门诊共有4位手语翻译,其他三位是科班出身专业手语老师,都是健听人,而王娜是唯一一位听力障碍者,她非常敬业,每次都是提前一个多小时来到医院等候病患,耐心细致的为医患双方互译,她自己并不富裕,还经常慰问贫困的残疾病患。
希望更多听障患者看病无障碍
“助聋门诊对聋人患者实行绿色通道,从挂号、就诊、到拿药、住院都有优先权。”接过陈秀兰的身份证,古扎丽努尔和王娜来到挂号窗口的绿色通道,快速帮陈秀兰挂了心血管门诊的号。这是陈秀兰第一次上医院看病,显得有些紧张,王娜微笑着用手语安慰她,“高血压是常见病,不要担心,早点治疗,可以预防脑出血和心梗。”陈秀兰点了点头。
优先就诊时,记者随王娜、古扎丽努尔和陈秀兰一起走进心血管门诊第一诊室,志愿者古扎丽努尔首先向接诊医生刘海明说明患者为聋人的情况,并把王娜记录的病情简要递给医生。
“麻烦告诉她,叫她放轻松,缓一缓,我给她量个血压。”刘海明对王娜说。
王娜把这些话转化成手语告诉陈秀兰,为了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王娜始终面带微笑。
经测量,陈秀兰的血压偏高,高压200,低压110。
“这是高血压三级,比较严重,麻烦你问下她的家里人,比如父母、兄弟姐妹的,有没有血压高的?”医生刘海明对王娜说。
王娜很快将翻译过来的回答努力说给医生听,“她家里只有她一个人高血压,其他人没有。”
“高血压多久了?吃了哪些药,有什么效果?”
“差不多四个月了,吃了三七粉,血压没降多少,头昏、吐过几次。”
“你这个情况最好住院,好好观察治疗,持续高血压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我今天给你开的降压药是短效的,今天就要吃。”
提到住院,陈秀兰面露难色。
二十多分钟的就诊结束后,王娜劝陈秀兰住院,陈秀兰担心住院太花钱,很为难,王娜向陈秀兰表达,“我认识的一个人,才三十多岁就因为长期高血压导致脑出血,有病不及时治,都拖成偏瘫了,花了十几万,还在治,这病一定要及早治疗,不能拖……”
最终,陈秀兰同意住院治疗。
在志愿者古扎丽努尔的帮助下,她们去住院部预约了病床位,临别时,陈秀兰向王娜和古扎丽努尔竖起来大拇指,并将拇指弯曲了两下,示意感谢。
王娜向记者表达,助听器接收到的语言信号比较滞后,在门诊,有时为了快速翻译,她靠读唇语,读懂了医生说的话,然后转化成患者能理解的手语。为了更好的协助聋人看病,她还专门学习了医学常识,以便翻译起来达到相互传达的最好效果。
自治区聋人协会秘书长何苗说,自2013年5月启动助聋门诊至今,有百余名听障患者在志愿者的陪同协助下看病,越来越多的听障人士有了就诊意识,希望更多听障患者勇敢走出家门,能够无所顾忌的上医院,实现无障碍看病。
“因为怕麻烦,很多聋人生病了不去医院看病,我和他们接触得越多感触就越多,总觉得自己有责任帮助他们。”王娜告诉记者说。
来源:亚心网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