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史】民国老课本里的聋哑学校
中国聋人网讯 民国老课本,以其内容极富教育性而著称,以至于在其出版了数十年后的今天,重新掀起了阅读民国老课本的浪潮,一些经典的老课本纷纷被出版社再版,出现在书店和网商的展架上。
上面的这本《高小国语教科书(第二册)》是由当时的北京怀仁堂“教育总署”编审的,民国30年(1941)出版,也相当于是一种官方教材。根据“编纂大意”的介绍,书中选编的课文“除少数创作外,多选当代著作”,“以家庭、学校逐渐扩张到社会”。
引起我注意的是,书中有一篇分成两课的大课文题为《聋哑学校》。据我所知,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官方普通学校教材中出现的、唯一一篇涉及聋人教育的课文。
课文是什么样的呢?
文章是对话式的,篇幅很长,共使用了13个页面,足以见得教材编写者对这篇课文的重视。
内容主要介绍陶先生(聋童父亲)、沈先生(聋童舅舅)到聋哑学校(大约是当时的北平私立聋哑学校吧?)看望陶惠儿(聋童,十岁)的事情。
陶惠儿“不晓得怎么,生下来就是聋的”。关于这句话我想做一个评论,作者用了“聋”这个字,而不是我们惯常认为的“聋哑”,说明当时知识分子是明白“聋”和“哑”的关系的,“聋”可以是天生的,“聋哑”则不可以。
“她从没有说过什么、听过什么”。
陶惠儿入学已经三年了,这期间,她从未与家人见过面。由此可见,寄宿制聋人学校导致亲子之间的疏离并不是近几年才有的事,它是伴随聋人学校的出现而出现的。有调查发现,当前聋人教育中面临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看来如何更好开展家校合作的问题,在70余年后的今天仍然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在聋哑学校教员徐老师(女)的指导下,陶惠儿使用口语和家人交流,这让她的爸爸和舅舅惊喜万分。
接下来,徐老师详细介绍了聋哑学校的教学方法,“用记号(估计是贝利字母)的是旧式,这里教的是新式口语法”,“她的能够懂话,是看了别人口舌的样子悟出来的”……
课文不仅生动地展示了陶惠儿的看话、说话能力,还介绍“不但说话,还能写、能算,历史、地理也懂得一些”,“比起一个健全的孩子来,也不差什么了”。
“照顾惠儿的是一个十五岁的孩子”,当时的聋人教育中竟然已经开始采用同伴协同教学的方法了。
总的来说,《聋哑学校》这篇课文放在普通学校的教科书中,增进了听人对聋人和聋人教育的了解、具有一定的融合思想,不过受于时代的局限性,它不可避免地过度宣传了口语教学的地位,过度神话了口语教学的作用。
《聋哑学校》并不是民国老课本中唯一一篇有关聋人教育的课文。
根据我目前掌握的史料,早在民国17年(1928)由大学院审定、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时代国语教科书(第四册)》中,就收录了《残疾院》这样一篇课文,其中提到:
“凡是瞎子、聋子、哑子……把他们收到院里去,教他们做各人能做的事,叫他们也能享到人生的快乐”。表达出了相当先进的人本主义聋人教育思想。
民国的聋人教育,是值得我们敬畏的。
来源:搜狐
上面的这本《高小国语教科书(第二册)》是由当时的北京怀仁堂“教育总署”编审的,民国30年(1941)出版,也相当于是一种官方教材。根据“编纂大意”的介绍,书中选编的课文“除少数创作外,多选当代著作”,“以家庭、学校逐渐扩张到社会”。
引起我注意的是,书中有一篇分成两课的大课文题为《聋哑学校》。据我所知,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官方普通学校教材中出现的、唯一一篇涉及聋人教育的课文。
课文是什么样的呢?
文章是对话式的,篇幅很长,共使用了13个页面,足以见得教材编写者对这篇课文的重视。
内容主要介绍陶先生(聋童父亲)、沈先生(聋童舅舅)到聋哑学校(大约是当时的北平私立聋哑学校吧?)看望陶惠儿(聋童,十岁)的事情。
陶惠儿“不晓得怎么,生下来就是聋的”。关于这句话我想做一个评论,作者用了“聋”这个字,而不是我们惯常认为的“聋哑”,说明当时知识分子是明白“聋”和“哑”的关系的,“聋”可以是天生的,“聋哑”则不可以。
“她从没有说过什么、听过什么”。
陶惠儿入学已经三年了,这期间,她从未与家人见过面。由此可见,寄宿制聋人学校导致亲子之间的疏离并不是近几年才有的事,它是伴随聋人学校的出现而出现的。有调查发现,当前聋人教育中面临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看来如何更好开展家校合作的问题,在70余年后的今天仍然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在聋哑学校教员徐老师(女)的指导下,陶惠儿使用口语和家人交流,这让她的爸爸和舅舅惊喜万分。
接下来,徐老师详细介绍了聋哑学校的教学方法,“用记号(估计是贝利字母)的是旧式,这里教的是新式口语法”,“她的能够懂话,是看了别人口舌的样子悟出来的”……
课文不仅生动地展示了陶惠儿的看话、说话能力,还介绍“不但说话,还能写、能算,历史、地理也懂得一些”,“比起一个健全的孩子来,也不差什么了”。
“照顾惠儿的是一个十五岁的孩子”,当时的聋人教育中竟然已经开始采用同伴协同教学的方法了。
总的来说,《聋哑学校》这篇课文放在普通学校的教科书中,增进了听人对聋人和聋人教育的了解、具有一定的融合思想,不过受于时代的局限性,它不可避免地过度宣传了口语教学的地位,过度神话了口语教学的作用。
《聋哑学校》并不是民国老课本中唯一一篇有关聋人教育的课文。
根据我目前掌握的史料,早在民国17年(1928)由大学院审定、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时代国语教科书(第四册)》中,就收录了《残疾院》这样一篇课文,其中提到:
“凡是瞎子、聋子、哑子……把他们收到院里去,教他们做各人能做的事,叫他们也能享到人生的快乐”。表达出了相当先进的人本主义聋人教育思想。
民国的聋人教育,是值得我们敬畏的。
来源:搜狐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