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将对听障儿童免费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  
  • 浏览次数: 54
  •  
  • 发表时间:2018-03-05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3月3日是第19次全国“爱耳日”,3月2日德州市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德城区残疾人联合会、德州市育红聋儿语训中心在德州中心广场展开宣传教育活动,今年的主题是“听见未来,从预防开始”。有相关数据显示,1000名新生儿中,就有1名听力残疾者,而听力障碍新生儿中有七成是先天性耳聋。
  听障新生儿中先天性耳聋占七成
  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有8500多万残疾人,其中听力障碍约占33%。
  根据德州市残联的统计数据,德州目前共有109127持证残疾人,其中听力残疾者3354人,0-14岁367人。
  德州听力残疾者3354人
  0-14岁听力残疾367人

  据德州市妇幼保健院筛查显示,2017年82456名新生儿中,确诊听力障碍79人,其中重度耳聋41人。也就是说,1000名新生儿中,就有1名听力残疾者。
  德州市妇幼保健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高曼主任表示,致聋的原因有很多,可大致分为先天性因素和后天性因素,其中听力障碍新生儿中七成是先天性耳聋。“这些孩子中,有的父母双方均不是听力障碍者,但因自身携带了可导致耳聋的基因,并将这种基因遗传给了孩子。”高曼说,还有些先天性耳聋没有遗传性,但母亲在怀孕期间,不恰当用药、生病、外伤、强烈的精神刺激等,或者胎儿发育不良,都会导致孩子出生后先天性耳聋。
  先天性耳聋病因
  1、父母携带可致耳聋的基因2、孕妇不恰当用药、生病、外伤、强烈的精神刺激等3、胎儿发育不良
  “截至目前,医学界已经发现了300多个导致耳聋的基因。”高曼表示,“携带这些基因的孩子不一定出生时就有听力问题,很多后天耳聋的人,其实也是因为携带了这些基因,如果受到某种外界环境的刺激,就会突然听不见。”
  高曼解释,有些听力障碍的孩子属隐性遗传性疾病,是最常见的一种内耳畸形。“患者在刚出生的时候,听力筛查完全正常,后来表现也一切如常。但如果摔一跤或被打一巴掌,就可以致聋。”高曼称,“通过耳聋基因筛查,有发现迟发性听力损伤的可能,及早预防;发现耳聋基因携带者,对家人进行咨询和指导,避免耳聋,也可对已生聋儿家庭进行再生育指导,避免再生聋儿。”
  实施听力残疾人精准康复
  听力残疾严重损害人的听觉言语功能,影响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造成沉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
  为有效预防听力残疾,2017年市残联制定出台了《德州市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精准康复服务覆盖率目标,建立了残疾人精准康复组织领导体系、技术指导体系、精准服务体系,为全市残疾人进行了康复训练与救助,精准康复服务覆盖率为86.45%。
  同时,进一步对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增资扩面”,市级项目救助资金增加到350万元,为全市37名0-6岁、34名7-14岁听障儿童进行了人工耳蜗免费植入手术,并对其进行了术后免费康复训练,实现了人工耳蜗全覆盖。此外,为32名听障儿童和40名贫困听障老年人免费发放、验配了助听器。
  2018年,按照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的重要指示,我市将推动精准康复服务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转变,对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加大康复救助力度。对符合条件的听障儿童免费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做到“发现一例、救助一例、康复一例”,让更多的聋儿走出无声世界。
来源:德州晚报  记者:汤锦瑶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德州市 耳蜗 将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