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林:让志愿服务的种子发芽壮大
中国聋人网讯 薛林,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光明学校语文教师,是一名兢兢业业的园丁,致力于培育祖国未来的栋梁。并热心公益志愿服务,参与世博会、爱心助残、爱心导医、地铁引导等志愿服务。从2003年大学毕业前往云南支教后,10多年来他坚持志愿服务,从没有懈怠过。
“我参与的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当时想法比较简单,中国这么大,想出去看看,了解不同地方风土人情。”薛林称,来到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后,他发现那里非常需要人们的帮助,由此萌生了坚持做志愿者的念头。
志愿服务,薛林一做就是10多年。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他成为了一座城市站点的站长,连续服务1个月,顶着炎炎夏日,为中外游客提供服务。获得手语翻译员(高级)证书后,他参与了许多针对听障人士的志愿服务,如为残疾人国画院提供手语翻译、陪同残疾人游玩古漪园、欣赏演出等;他还成为上海市中医院的一名导医志愿者,帮助患者使用自助挂号机,并在接受培训后,帮助针灸科医生为患者拔针,缓解了医院人力不足的困境。
地铁志愿服务,薛林坚持了6年。他参加了“地铁生活网”志愿服务团队,只要不和工作冲突,每周六下午都会到陆家嘴、上海科技馆等地铁站点参与志愿服务。虽然薛林的家离服务站点很远,但他却不觉得麻烦:“现在地铁出行很方便,只是费一点时间。”
“我非常认可‘随手公益’的精神,只要有机会、有时间都会参与公益服务。”薛林说,个人时间有限,而可以参与的志愿服务项目又很多,因此他只能有所取舍,但志愿服务的精神不会松懈。做志愿服务,他觉得收获更多:“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纯粹的信任和被信任,并因此感到快乐。”
去年,薛林还收获了一项特殊的荣誉——莎车县“优秀教师”称号,这源于他的援疆服务经历。2016年,他报名援疆,前往新疆南部的莎车县,在教师培训中心教授写作课,并兼任信息办工作。期间,他为当地少数民族老师汉语写作方面的提升,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当地少数民族教师虽然接受过高等教育,但由于缺乏汉语使用环境,已经渐渐生疏,而他们需要通过中国少数民族汉语等级水平等级考试(简称MHK),这要考核他们的听力、阅读、写作等方面的能力。为了做好手头MHK强化班项目的教学工作,薛林制定了培训计划,几乎每个双休日都在办公室里加班制作讲义、课件。
“学员3月份招进来,5月初就要考试了,只有8个课时的时间,因此我们在教学上只能尽量简化。”薛林称,在指导学员写作时,他会针对各类问题,为学员搭建好框架,再指导他们填充内容,把文章写完整。最终,他所带的班级学员写作水平大有提升,90%以上学员顺利通过了写作考试。
“志愿服务就像一颗种子,埋藏在心里,会不断成长,促使你有空就去参与;志愿服务像火种,会不断地在人与人之间传递、蔓延,影响周边人。”薛林说,志愿者个人的力量是有限、薄弱的,而整个志愿者群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希望更多人能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建设充满正能量的社会。
来源:上海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