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一个85后聋人女子的正能量写实经历!

  •  
  • 浏览次数: 258
  •  
  • 发表时间:2018-08-09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中国聋人网讯 1989年春末,一声嘹亮的哭啼声,从一家医院的妇产科内传出,昭告着这名婴儿有着怎样嘹亮的嗓音和生命力,她就是张颖!
  “她的眼睛又黑又圆,像葡萄一样,看着特别机灵”张颖的母亲回忆起刚睁开眼的张颖,这样描述。
  张颖出生在黄牛的故乡——新野,黄牛臊子让这个历史悠久的小县城有了令人记忆深刻的“美食标签”,张颖的童年印象就是从新野臊子开始的。

  一针“庆大霉素”让她从此失声。
  幸福的人都一样,不幸的人却有各自的不幸!1990年冬天,1岁多的张颖得了一场重感冒,“打了几针庆大霉素,我的人生由此发生逆转,从此,我的世界只剩下无声世界”,她损失了80分贝以下的听力,被判为一级听力残疾,这就意味着,把家里的音箱开到最大音量,她才能听到丁点儿声音。而这个“意味着”,那时的张颖根本不知道它背后的阴影,将一辈子笼罩在自己头上。
  本该是咿呀学语的年纪,父母一声声“爸爸”“妈妈”的耐心教学,却只能换回张颖的一脸茫然。
  “父母为我跑遍了大江南北,吃了不知道多少苦,找了不知多少人,花了不知多少钱,也没能治好我的耳朵!”从有记忆起,张颖就“一直在路上”,跟随着父母从一家家医院到一个个诊所,看了一个个国内驰名的老中医,吃了无数又苦又涩的药,扎了各种长长短短的针,在父母掩饰不住的失望眼神中,哪怕张颖再小,也意识到了——这病恐怕是好不了了。

  坚持就会有希望,聋了却不能哑。
  张颖5岁时,一直带着她奔波在治疗耳聋路上的父母,终于意识到“这样下去恐怕不仅女儿的病没治好,连教育都耽误了”,于是,5岁的张颖第一次进入幼儿园的大门,跟十几个小朋友有了正式接触,也是在这里,对于听不见张颖有了初步认知,原来,自己确实跟别的小朋友不一样。
  邻里口中的“十聋九哑”,像魔咒一样时时刻刻折磨着张颖父母的心!女儿的耳朵虽然聋了,但不能成为哑巴,抱着这样的念头,张颖的父母一直未放弃让张颖正常说话的希望。
  从张颖小时起,无论何时何地,父母都不厌其烦地纠正着张颖的发音,让她看着别人的嘴唇模仿发音、学习唇语,同时也非常注重她的智力开放,教她各种益智游戏。
  7岁这年,张颖终于能够说出较为流利的普通话了,对比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学说话”的过程来的太迟、太过漫长,但对于张颖的父母而言,这一刻却让他们清晰地看到了希望,女儿虽然聋了,但是却没哑,未来还有希望,还有无限的可能。

  比智力更重要的是良好的心态。
  张颖从小就天资聪颖,再加上父母着重对其开发智力,她耳朵听不见,却因为更加专注和刻苦,在上小学、初中时一直保持着名列前茅的成绩,捧回了一张张“三好学生”的奖状,但到了高中,繁重的学业压力,耳聋导致的人际交流不畅,让一直活泼开朗、顺风顺水的张颖一次次地遭受到挫折、吃了不少苦头,她不敢跟同学交流,更怕引来他们同情或戏谑的目光,为此更是没少偷偷抹泪。
  此时,她开始不得不正视自己是一个聋人这一事实,生活也远非她憧憬的那么简单。张颖的父母知到情况后,开始调整对张颖的教育上的总体方向,从最开始的智力开发,变为良好心态的培养。
  张颖说:“差不多十年后,我才明白,聋人既应该正视自己是聋人,又该忘记自己是聋人,任何事情都是辩证的,不能绝对化。”
  父母的期望=我有一个大学梦
  自己想上大学吗?高中时的张颖并不期待上大学,之所以拼死也要上大学,完全是因为父母。为了父母的期望,高中时文化成绩平平的张颖,只能加倍努力,不断赶超同班同学。
  学习难吗?当然难,别人能通过耳朵听到的知识讲解,张颖只能靠读唇语来“听”,而许多时候老师的语速过快,张颖还没有“听”完,这道题已经结束了,张颖只能利用课间休息时间,一遍又一遍地请教老师,然后私下反复练习,才能真正的吃透一道题。
  2011年9月,张颖终于如愿考进了中州大学摄影系!众所周知,想要学好摄影,你必须有好的构图和色彩感觉,上帝给张颖打开的这扇窗正是对色彩搭配的敏感直觉。
  大学的学习生活节奏远不如高中时紧张,无法容忍自己过得无所事事,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张颖在刻苦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看书、锻炼身体、旅游...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方面发展。而也正因为这些,张颖开阔了视野,思维越来越活越,接受能力也越来越强,培养出了良好的处事能力和自律能力,她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热情。
  拿上相机,张颖仿佛拥有了整个世界,她用照片,表达着对事物的看法和感悟。
  2011年参加中州大学摄影大赛,作品《风景》获得“放飞梦想优秀奖”。
  2014年参加河南省特殊教育学校书画展,作品《工笔牡丹组图》获得二等奖,并荣获证书。
  在校期间,不服输的张颖多次参加省内外摄影比赛、书画展,获得了不少荣誉。

  未来可期  有梦就有无限可能。
  我未来要做什么呢?张颖曾经幻想过无数次。2014年毕业季,张颖更是问了自己一次又一次,她发现社会上的企业对残疾人还是有“歧视”的,因为不好沟通,交流不便,普通的企业并不愿意招收聋人员工,许多同学毕业了,也失业了,更有不少人进了工厂,开始了日复一日枯燥重复的劳作。同龄的聋人女孩是怎么活的呢?张颖更清楚。曾经的好朋友小娟就是名聋人,因无法跟老师、同学正常沟通,学习跟不上,初中没毕业就早早辍学、结婚生子了,现在25岁,已经是个8岁孩子的妈了。
  面对父母的期望和自己多年来的努力,张颖不甘心就这样放弃梦想,“再坚持一次”张颖这样安慰自己,投了一份又一份简历,一天转几趟公交去面试,最多的时候一天能面试4家公司。
  2014年3月,张颖通过了聋艺画廊负责人宋巍巍的面试,成功拿到了offer,开始在聋艺画廊实习,最令张颖安心的是,身边的同事好多都是聋人,虽然公司有听人,但是因为有手语翻译,沟通起来并没有什么困难。因为实习期间的出色表现,2014年6月,张颖也凭实力成功留在了画廊。
  “聪明伶俐”是聋艺画廊所有人对张颖的统一认知。从2014年入职到现在,张颖学过剪纸、摄影,做过装裱师傅,画过国画, 最终,她找到了自己想坚持一生职业——布艺手工。
  25岁就找对了自己要走的路,对比大多数奋斗在城市里的年轻人来说,张颖无疑是幸运的!4年间,张颖凭着自己对布艺的热爱和努力,从只懂得色彩搭配的小白,成长为如今的布艺手工培训师,2017年更是代表河南参加全国残疾人精英技能大赛,载誉而归。为了这份热爱,她在实践中不断的努力工作,细心专研,曾连续一个星期不休息,夜夜奋战到晚上12点;也曾连续一个月不休息,手把手教导学员制作布艺作品...
  她说:“我要感谢父母对我的教诲,他们给了我生命,教我如何长大成人,走自己的路。在聋艺画廊,我学到了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学会了更自然地与别人沟通,相互帮助。我要争取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创造美好的未来!”
  来源:聋艺世界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