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听障人信息卡将改革 新卡将有三种可选套餐
4G时代已经开启,但在上海,有一个群体却高兴不起来,他们就是听障人。作为给予听障人的通信补贴,上海聋人信息卡从2006年至今,里面仅包含一定数量的免费短信、通话和其他生活服务,但不包括移动数据流量。这让有手机上网需求的听障人很困惑。
截稿前,记者获悉,上海聋人信息卡正在酝酿改革,将提供多种方案供不同需求的听障人选择。
聋人信息卡已过时
上海聋人信息卡的推出,当时领全国风气之先。2006年,作为上海市府实事项目,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下称“市残联”)和三家运营商签署合同,补贴手机通信费用。以聋人信息卡的形式,而非直接发放现金作为补贴的形式。
在聋人信息卡套餐内,用户可以免费享受30分钟本地通话、500条短信、天气预报、新闻等服务,当时受到很多听障人的欢迎。
时过境迁,3G来临,4G又至,现在不少听障人已经养成了移动数据流量的使用习惯,但是套餐内容却没有跟上。
听障人教师何立峰以前联系以短信为主,但是2012年开始,他开始用微信联系,现在他另买了联通3G上网卡,插在双卡双待手机里,和移动聋人信息卡同时使用。
青年听障人王华则在两年前索性放弃聋人信息卡,加入电信iPhone5合约计划。“尽管看起来很贵,但是套餐内容非常实惠,每月4G多流量对我有很大帮助,”他告诉记者。
原虹口聋协秘书长、现年60多岁的谭平也有流量需求,“3G手机给我们带来方便,但是3G流量包有点贵不舍得用,在外碰到问路、导航都成盲区时,弄得我们六神无主,”他说。
另有听障人向记者反映,联通聋人信息卡已无法办理。1月14日,记者致电联通客服证实,该套餐已经于去年开始停止销售。市残联维权处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联通目前正在解决。
一年来,听障人为此向上海市残联、通管局等多个部门反映问题。
2013年,上海通信管理局用户委员会代表在通信行业行风建设查访中,曾多方了解听障人卡的使用情况和整合诉求。调查发现,部分年轻、有一定文化层次的听障人要求增加流量的呼声最强烈。
“通信不仅方便了听障人的生活,还是他们重要的康复方式之一。请还听障人一个自由选择通信产品的权利,满足不同听障人的不同需求。”用户委员会一位要求匿名的委员说。
新套餐即将公布
2013年3月,通管局用户委员会曾召集三家运营商召开听障人用户座谈会。一位委员回忆,当时有运营商人士很感动,说:“没有想到听障人对通信产品这么依赖。”
这次会议的结果是,有运营商推出了适合听障人使用的套餐,比如中国电信推出了19元听障人套餐,但是这些套餐都是运营商自发的套餐,不享受听障人通信补贴,需要听障人自行付费。
市残联维权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诉记者,与运营商所签署的聋人信息卡合同已于2013年底到期,目前已经在市通管局牵头下,与运营商签署新一轮合同,流量在新合同中会有调整。新的调整方案即将公布。
市通管局电信管理处程月玲向记者透露,上海聋人信息卡将在原有套餐上新增两款套餐,一种是纯流量,一种是一半流量一半短信,与原套餐一道,形成3种套餐供听障人选择。
记者手记
请让听障人4G上网
政府每年投入大量资金在聋人信息卡服务上,为的就是让新型通信手段实实在在惠及听障人群体。事实上,在流量问题之前,听障人们对30分钟语音通话持不同意见,有人认为形同虚设,有表示需要保留。曾有一项覆盖97位听障人的调研问卷显示,47.87%的听障人对聋人信息卡满意度为“一般”。
通信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这种直接由市残联与运营商签署合同的方式能否持久?未来4G普遍了,虚拟运营商来了,市残联该怎么办呢?
看看英国是怎么做的。英国是典型高福利国家之一,英国残障人服务主要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提供,让残疾群体自由选择有能力、有资质、贴近需求的服务者。
为听障人提供通信服务实际上是政府的公共服务之一,而公共服务正逐渐由政府直接生产的单一供给模式走向多种主体竞争合作的多元生产模式,也就是公共服务民营化。未来,应该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化和社会化为主体,以公众满意度为标准,引进竞争机制,构建政府、私营部门相互合作的公共服务体系,这样听障人通信需求才能被更好地满足。
目前可以呼吁的是,希望这次市残联和通管局能真正广泛听取听障人意见,满足不同听障人的不同需求,带来更多实用又实惠的聋人套餐。
来 源:IT时报
责任编辑:TY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