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聋人学校律动老师赵静:用爱呵护 和聋儿一起飞
青春脸谱:
赵静,34岁。1999年成为了太原市聋人学校一名律动老师。14年来,赵静专注于自己的事业,暗暗发誓,要用爱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给爱插上一双翅膀,带领聋儿一起舞蹈。
青春宣言:
踏着孩子们成长的足迹,老师就能收获希望和奇迹。
说起聋儿,人们想到的是一群口不能言,只会用手比划生活在无声世界的孩子。但是,在太原市聋人学校律动老师赵静看来,这群孩子也是有理想的,能跳舞的。
1999年,赵静走进了太原市聋人学校,开始了她的教书生涯。
“刚开始,虽然想用爱心去接近孩子,却不知道该怎样去爱他们,甚至无法理解他们的言行和内心的感受。”赵静说,当她第一次走进舞蹈教室,看着一双双满含期待的目光,她震撼了。
“那一刻,我暗暗发誓,要用爱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给爱插上一双翅膀,带领聋儿一起翱翔。”赵静说。
一个月排出精品舞蹈
刚参加工作不久,赵静就面临着一个严峻的考验,在短短的一个月内排练出一个精品舞蹈节目,代表山西省参加全国残疾人文艺汇演。
当时,赵静刚休完产假,这样一个艰巨的任务,让她深知责任重大,“心里沉甸甸的”。
“毫不夸张地说,我的梦里还是孩子们的舞蹈动作和音乐节拍。”赵静说。
为聋儿编排的舞蹈节目是非常难的,有一个动作需要跪在地上来完成,而且还要很用力,孩子们没有一个偷懒的,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她们一次次地反复练习。
一次,因为一个孩子的表情不好,赵静严厉地批评了她。后来才知道,女孩是因为膝盖磨破了。“我把孩子们的裤腿都揭了起来,才发现没有一个孩子的膝盖是完好的,有的结痂、有的是一大块黑青。”赵静说着,忍不住掉下了眼泪。
不过,让赵静欣慰的是,孩子们艰辛的付出有了收获。他们的舞蹈《这里的阳光同样灿烂》获得了全国残疾人文艺汇演唯一的特等奖。
亲自示范每个动作、表情
赵静教孩子们舞蹈有自己的诀窍。“对于聋孩子来说他们学习舞蹈最大的困难就是无法感知音乐的节奏和情绪,很难把动作和音乐融合到一起。”赵静说。
为了解决学生感知节奏的困难,赵静把音乐节奏一拍一拍分解出来,再一拍一拍地教给他们。为了学生更好地领会舞蹈中的情绪,她还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解舞蹈的意境所要表现的是什么,再亲自示范每一个舞蹈动作及表情。
一天下来,脸部的肌肉都僵硬了,胳膊也酸困的抬不起来。但赵静知道,自己每一个手势,每一个表情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舞蹈队的队员流动性非常大,每年随着老队员的毕业,一批新的队员就会加入进来,赵静便又得从最基本的节奏训练开始。
十多年来,她周而复始地做着相同的工作,重复着相同的话语,演示着相同的动作。
由于聋儿的特殊性,工作强度特别大,有的孩子对音乐的理解不够,有的孩子动作不协调,加班加点也成了家常便饭
孩子们上了奥运开幕式
2008年,赵静和孩子们有幸参加了残疾人奥运会开幕式手语舞蹈《星星,你好!》的表演。
在北京为期三个月的训练时间里,赵静和孩子们在温度高达四十多度的封闭大棚中,排练着一个个舞蹈动作,千百次舞蹈动作的重复,一次次创意的修改,为表演增加了许多困难。
赵静不仅要一次次示范舞蹈动作,还要一次次用手语指挥孩子们跟着节拍跳舞。那时,赵静已经连抬手吃饭的力气都没有了。
2008年9月6日,在美轮美奂的鸟巢,赵静带领着孩子们用完美的舞蹈动作向祖国向世界展示了聋儿的风采,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那一刻,所有的艰辛和委屈都化作了幸福的泪水。
工作十几年来,赵静带着学生们参加了无数次文艺表演,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这群孩子,让更多的人关注着这群孩子。
他们排练的舞蹈《乒乒乓乓》、《看秧歌》《亲圪蛋下河洗衣裳》、《妞妞吃面》等先后获全国第六、第七、第八届残疾人文艺汇演金奖。
来源:山西青年报
责任编辑:TY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