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名聋生挑战歌舞演出
在2013北京青年艺术节“青春艺术奖”舞蹈类评选中,联合大学特教学院18名聋生表演的《心中的歌》让观众们惊叹,他们不仅动作整齐、专业,表演中还有一段演唱,这个节目最终获得舞蹈团体银奖。人们在欣赏他们精彩演出的时候,很难想象这些90后聋哑学生排练的艰辛。
18名聋生为演出排练3个月
参演这场舞蹈的18名联大学生全部来自特教学院,他们中只有一人是1989年出生,其余全是“90后”。联大特教学院大三学生、艺术团团长张雯棋说,为了排演这场舞蹈,大家在今年暑假集训了1个多月,此后的2个月,每周都要排练三四次,每次2个小时。
聋生学习舞蹈比普通人要慢,因为听不见,他们不能领会音乐韵律和动作之间的关系,每一个动作的讲解都要通过手语翻译,纠正动作也不像普通舞蹈排练那样喊停然后指出,而是用手语示意停下,然后走到做错动作的同学面前通过手语翻译纠正。
为了让舞蹈跳得更专业,艺术团请来一位专业编导。在集训的一个多月里,每天都在一遍一遍的练习中度过。“手语翻译的表达比较有限,很多动作翻译不出来,只能靠编导不停地去演示,大家跟着一起做。”张雯棋说。有时候时间长了动作还是不标准,编导虽然没有发脾气,但学生们都能明白。“大家自尊心都很强,一次一个学生动作老是做不好,编导很生气地说你做错了,这个孩子当时就跑了,不跳了。”最后,大家把她追回来,她伤心地大哭一场,哭完接着跳。
在舞蹈中有一个滚地的动作,为了让动作整齐,这一个动作做了几百次,那几天一到排练就是做这个滚地的动作,每个小演员的肩膀、胯和腿上都是青紫。舞蹈团里有两个学生是弱听,大声慢说可以听懂,他们两个学得快,然后再用他们之间的语言去教小伙伴。
聋生首次挑战演唱
在当天的比赛中,赢得最热烈掌声的是舞蹈中的一段集体演唱,唱的是《我的祖国》。张雯棋说:“我也不知道编导为什么要设计一段演唱,这对聋生来说是非常大的挑战,几乎每个参演的学生都经历了思想上的挣扎、排练的艰辛,但我们完成了这个挑战。”
聋生说话都不会,怎么能唱?张雯棋说:“学唱前先学说歌词。大家一个一个摸着我的脖子,体会喉咙震动的力度、辨识声音的高低,看着我的口型和舌头的位置,学习发音。”唱歌需要节奏,但聋生不能体会,只能教给他们哪个字长,哪个字短。在他们的歌谱上,歌词是这样标注的:一条大大河河河河波波浪浪宽宽宽宽。在学习声音高低时,还要让他们摸着老师的肚子,体会怎样用丹田运气发声。
在排练中,一些学生接受不了唱歌,不愿意唱。“他们从来没说过话,一下让他们唱歌,很多人心理上很抵触,我能理解。就像让不会走的人去跑,肯定会害怕、胆怯,只能通过聊天、谈心来缓解他们的情绪。” 张雯棋说,一个学生无论如何都不愿意唱,最后只能让他跟着做口型,慢慢地,看大家都在努力学唱,这个学生也跟着唱起来。“那一段每天都是晚上练完舞练唱,练到嗓子哑了就结束回去休息。”
比赛让学生更加阳光
去年北京青年艺术节,是联大聋生第一次参加健全人比赛,今年是第二次,最终他们获得舞蹈团体银奖。“今年的状态比去年好多了,他们的情绪不再那么紧张。比赛后知道取得名次,大家都很高兴。通过这次排练和比赛,我在他们脸上看见和以前完全不一样的状态,以前他们脸上总是有学习得很疲惫的状态,现在变得阳光,见谁都笑呵呵的,这次比赛让他们更加自信了。” 张雯棋说。
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TY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