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艳波 让听障儿童走出无声世界

  •  
  • 浏览次数: 293
  •  
  • 发表时间:2014-05-22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点击图片分享到上海滩微博

 5月6日,曹艳波正在与听障儿童交流
 

  她是一名教师,却有500多个孩子亲切地称她为“曹妈妈”。10多年来,她将细心、耐心、恒心化作绵绵关爱,让失聪孩子吐出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激动不已的词汇,她就是肇东市残疾儿童康复教育中心主任曹艳波。

  曹艳波原来是一名小学教师,改做特殊教育工作源于大学期间调研时与聋儿的接触,看到许多聋儿在无声世界里徘徊,曹艳波那时就暗下决心,一定要为这个特殊的群体做些什么。此时,社会对残疾人群体仍存偏见,特殊教育更是刚刚起步,国家推广聋儿康复工作还不到一年。尽管有不少亲朋反对,但在人生第一次重大抉择面前,曹艳波选择了尊重自己的梦想,1996年,她放弃了原有的工作,专职做聋儿口语训练老师。

  刚开始,曹艳波招了6名聋儿,王立学就是其中的一位,那时他只有9岁。父母不甘心他一辈子说不了话,只会手语,便将孩子送到了曹艳波家里。曹艳波教的用心,没几天,王立学就开口说话,会叫爸妈了,王立学父母高兴地笑出声来。梁悦3岁开始戴助听器,在外地学了5年口语,没有任何效果,她的妈妈期待地说,这辈子能听到女儿叫声妈就知足了。后来梁悦被妈妈带到了曹艳波跟前。测试后,孩子智力正常,曹艳波有了信心,经过耐心施教,几天后,奇迹出现了,梁悦会叫妈妈了,她的妈妈激动地领着孩子满屋跑。两年后,梁悦可以像正常孩子一样说话了。

  训练聋儿学说话是一项艰苦繁重的工作,曹艳波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上面,累伤了嗓子,不得不接受声带手术。声音变得沙哑了,再也无法像以前一样歌唱,可她不后悔。结婚生子后,爱人心疼她的身体,又考虑到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顾,让她暂时离开了自己深爱的岗位。不料两个月后,原来那些相识的、不相识的学生家长带着孩子找到她,恳求她无论如何来教自己的孩子学说话。望着家长们殷切的目光和学生期盼的眼神,曹艳波流泪了。她说服家人,义无反顾地回到听障儿童中间。

  曹艳波深知残疾人的难处和无奈,所以经常是倾其所有,为残疾儿童及其家庭提供这样那样的服务和帮助。几度致使办学经费入不敷出,还经常靠丈夫和亲友接济。她不但减免学生学费,而且经常把生病的、想家的孩子带回家里住,给他们买生活用品。这些年,曹艳波资助过的孩子有90多个,减免学费50多万元。每当看到接受康复教育的孩子开口说话,进入正常学校读书,学成而归并能自食其力时,曹艳波就会感到无比的欣慰和满足,感到自己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

  多年来,曹艳波带领肇东市残疾儿童康复教育中心的全体教师承担起了对聋儿生活方面无微不至的护理工作,用母爱来关心教育每一位聋儿。

  曹艳波时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比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给学生们更多主动参与社会的机会,还定期免费组织开办家长培训班,让家长掌握更多的家庭康复训练知识和家庭教育方法,使机构康复与家庭康复紧密结合。曹艳波自费聘请专业教师,免费为在康复后续文化课教学班的孩子们开展微机、绘画等特长培训课程。她又筹钱购买了电脑,接通宽带,寓教于乐,开阔学生眼界,让残障孩子掌握生存本领。曹艳波坦言,坚守特殊教育岗位10多年,那些残障孩子的成功与进步给了她最大的鼓励。如今,大部分康复训练后的学生能与正常儿童一起进入普校随班就读。“中心”成立十几年来,有省内外500多名学生在这里成功接受康复训练,9名康复后的聋生考上了大学。2012年,侯超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系,且本硕连读;贾悦莹目前在法国留学,成为职业游泳运动员。还有很多学生已从事美术设计、电脑平面设计、厨师、美发、汽车修理等工作。 5月6日,记者在肇东市残疾儿童康复教育中心见到曹艳波时,她正和10多名聋儿一起游戏,背诵儿歌。曹艳波告诉记者, “中心”是国家聋儿康复救助项目的定点康复训练机构,凡省内入“中心”接受康复训练的听障儿童,均有机会上报国家康复训练救助,获得免费救助全数字助听器或者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及免费的康复训练。希望更多不知道国家救助政策的贫困的聋儿得到救助,让他们也能实现康复理想,回归有声世界,步入正常人群体生活。
 
来源:东北网
责编:TY02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儿童 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