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走出无声世界
始于母爱
1994年,2岁半的儿子被诊断为神经性耳聋,犹如晴天一声霹雳,击碎了她的希望和梦想。当地的医生对孩子的病束手无策,于是她带着孩子踏上了漫长的求医之路,跑遍了全国各大城市、各大医院,医生们的结论还是神经性耳聋,治好的希望不到万分之一。
她给儿子戴上了助听器,开始艰苦、漫长的听力康复训练。她买来《语言学》、《听力学》、《幼儿心理学》等书籍,白天工作,晚上自学,不断摸索经验:每天让儿子听各种声音。儿子逐渐学会辨听。为了让儿子能开口说话,每发一个音,每学一个字,她都要重复百遍、千遍和万遍。坚持、坚持、再坚持……终于两个月后,孩子学会了第一个词———“妈妈”,这一声“妈妈”包含了多少爱、多少泪水!这是对她最大的回报。时间在耐心地等待着奋斗不息者的成功,只要辛勤耕耘,就总会有收获。经过5年的时间,通过刻苦训练,她的儿子能够掌握2000多个词汇,基本能与正常人交流了。在2000年9月,儿子带着全家人的期望进入了正常小学,并靠着惊人的毅力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以优良的成绩顺利地读完了小学、中学,并考入大学。
推己及人
“哑巴能上学了!”潘颖的儿子经过语言康复训练后上学的消息不胫而走。附近的聋儿家长都上门讨教康复知识和育儿经验,还有几位家长主动将自己孩子送到她家里让她教。可是,潘颖是银行会计,白天要工作,晚上要照顾儿子,根本忙不过来。看到聋儿家庭那痛苦与期盼交织的眼神和聋儿咿呀学语的欲望,想到为儿子治病时的痛苦和磨难,她的眼睛湿润了。为了让更多的聋儿能听会说,2001年在家人的支持下,她毅然辞去了银行工作,自费来到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接受了系统培训,并获得了特教资格。
2002年3月18日,苏北地区首家学龄前寄宿制聋儿康复中心开学了。从此,潘颖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这个慈母般的伟大事业之中。
由于聋儿听力损失程度不同、性格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导致个体差异比较大,决定了每个聋儿必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潘颖刻苦学习聋儿康复知识,专心研究聋儿听力、语言的训练方法,不断探索,与时俱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和特色。她采取综合教学和个别训练相结合的方式,采用“看”、“听”、“摸”相结合的科学训练方法,充分利用他们的视觉、听觉和触觉功能,坚持不懈地学习每个字、每个词汇。要做好这项工作,不光是需要恒心,更重要的是需要爱心。赵墩镇汪跃光、汪跃同孪生兄弟年仅2岁零7个月,由于父母和哥哥均为聋哑人,祖父生病卧床不起,全家靠年迈的祖母田间劳作得以生存,困难程度可想而知。潘颖不但承担了两兄弟部分学费和生活费,同时还担负起老师和妈妈的双重责任,竭尽所能,既要教孩子说话,又要做好保育工作。通过半年多努力,两兄弟能清晰发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词汇。
服务社会
“康复一个聋儿,温暖一个家庭,和谐一个社会。”这是潘颖办学的心得,也是她办学的宗旨。2008年3月,为了更好地服务聋儿,她克服困难准备建校。但建校预算需要300多万元,这对于她来说简直是个天文数字。她一筹莫展,曾想到过放弃。但为了尽快把学校建起来,让更多的聋儿都能得到训练,她带着全家节衣缩食,并顶着压力说服家人变卖了自己家的房屋,一家四口居住在15平方米的小屋里,而后又向亲朋好友四处借债,通过银行借贷、民间借贷的方式多方筹集资金。为了保证大楼顺利建成,她与丈夫轮流吃住在工地,无论春夏秋冬,披星戴月、日夜奋战,人累瘦了、晒黑了,校舍终于于2009年初投入使用。新教学楼内能容纳300名残疾儿童康复训练。设有教室9个班、办公室、单训室、电教室、娱乐室、宿舍、餐厅以及与康复训练相配套的听力检测室、助听器验配、维修室等。同时为了方便聋儿家长前来陪护,又建成2510平方米的陪护楼供家长居住,从而形成了家校合一、共同促进的新型康复训练机构,是国内首家民办机构的创新模式,得到了“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的肯定和推广。
先进的办学理念、高效的康复效果,优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使中心的生源不断扩大,并辐射带动苏、鲁、豫、皖四省。10年来,中心先后收训2—6岁聋幼儿348名,通过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其中250名聋儿进入正常学校就读,现有在训学生98人,其中97%已开口说话,使他们做到“聋而不哑”,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人生信念,尽早地融入社会。中心还先后培训聋儿家长6000余人次,并义务为老年耳聋患者提供服务16800多人次。
在爱心的驱动下,潘颖的聋儿康复事业越办越好、越做越大,为聋儿撑起了一片蓝天。2003年中心成功获得了“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的注册,成为苏北地区首家合格的国家级注册单位。同年,被徐州市民政局评为“市级民办诚信非企业单位先进集体”;2004年被省民政厅评为“省级民办非企业单位先进集体”;2005年又被省民政厅评为“全省民办诚信与自律建设先进单位”;2008年被江苏省残联评定为“0-6岁贫困聋儿抢救性训练”定点机构;2009年被徐州市慈善总会评为“聆聪语训”工程定点机构。
潘颖坚信,只要有爱心和恒心,聋儿康复中心必将成为聋儿走向有声世界的驿站,必将成为更多聋儿迈向美好明天的乐园。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