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人靠手机说话

  •  
  • 浏览次数: 121
  •  
  • 发表时间:2014-07-24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一位小朋友走上台用含混的发音介绍自己,台下人怎么都听不清他在说什么,接着才突然意识到,他是通过一款软件训练后少数可以“说话”的聋哑人

  2012年10月,热衷公益的李彦军来到阳泉市聋哑学校,碰见特教老师王建平,两人一见如故。

  帮助聋人说话是王老师每天的工作。对于有听力残疾的孩子,失去了听觉器官到大脑的通路,既不容易获得声音的模仿对象,也不能够通过反馈通道来改善发音的效果。如果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不接受专门的语音训练,他们就很有可能失去正常言语交流的能力。王老师说,教学上常见的做法是依靠其他良好的外周感受器官来代替听觉感受。比如,通过观察专业语训人员的口型和面部表情变化,触摸喉部振动和感受嘴唇、鼻孔呼出的气流来学习发音。这样的训练主要依赖于儿童对发音规律的领悟能力,对于年龄尚幼的儿童既不直观,也难以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而且这样的语音训练需要有专业语训人员在旁指导,大大限制了听力残疾儿童接受训练的场所和时间。

  20多年的特教经历,王老师时常感到困扰,聋儿在校能进行一对一的训练,但离校后,聋儿与家人交流困难重重,如果能利用又现代又傻瓜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就好了。有了点子,王老师与李彦军一拍即合,2012年底,李彦军所在的阳泉三度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创新团队启动了概念性研究,并在今年开始制造原型设备的研发。

  汉语拼音是聋人学习说话的重要工具,他们一旦掌握,就可以从单纯机械的模仿学习说话一跃为主动、创造性地借助拼音学习说话、正音、辨音,甚至认字、阅读和交往。对许多聋人来说,读唇语是一种交流方式,但读唇语有一个明显缺陷:比如p和b等某些辅音几乎不可能仅仅通过观察区别出来。李彦军带领他的团队经过数月研究,开发出利用语音波形来纠正或引导发音软件。教师或学生的发音由话筒输入,经计算机处理转换成彩色图形,如某一特定的波形,教师的标准发音输入后,变成一定的波形,学生便以这一波形为标准纠正自己的发音,直到完全正确为止。通过“传导”说话,声波被翻译成能看到的声音,轻松克服读唇语不能清晰识别话语的障碍。这款软件还可直接安装在电脑或智能手机中,聋人随时随地都能训练发声。

  首个原型设备完成后,研发团队邀请一些聋儿测试。“其中许多都非常羞涩,不愿意尝试。”李彦军说,与聋人交流不仅非常困难,而且许多聋人心中都藏着一种恐惧,担心程序员们给他们带来虚假的希望。

  最初的原型从简单的字母开始,逐步收录常用字词的读音声波。特教老师理想的目标是,搭建起一个框架,能自由填充词汇。研发团队为此彻夜努力。听力训练主要目的是在用户的大脑中建立起声音和事物之间的连接,团队把训练部分更强调娱乐性和趣味性,他们设计各种小游戏,为训练过程提供轻松愉悦的氛围。如今这套系统逐步从单音、多音乃至字词句拓展。

  初战告捷,李彦军还没有多费唇舌介绍产品,只是简单地将团队的想法告诉身边朋友,这个产品如果成功将改变什么时,许多人为之兴奋不已。随后的日子,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热心人士纷纷联系该团队,希望能帮上忙。来自深圳的研发团队承担起后期的动画制作工作,还有研发团队表示能够将该软件迁徙到谷歌安卓平台和苹果的iOS平台。

  第一代产品10月即将问世。李彦军自信地说:“我们的长期愿景是创造一个生产和销售此种设备的公司,目前而言,我们希望专注于进一步开发,使产品尽可能优秀。”

来源: 山西日报(太原)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聋人 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