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残联抗震救灾工作快报第四期

  •  
  • 浏览次数: 62
  •  
  • 发表时间:2014-08-11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8月8日,康复医疗队克服困难,积极在灾区开展工作,到鲁甸县人民医院、鲁甸县中医院,按照医院领导的安排,根据队员中神经内科、骨科、运动疗法、眼科、麻醉和假肢矫形的专业特长,分别到住院大楼各层病房看望伤病员,参与会诊。此行有中国残联辅助器具流动服务车两辆,并有保障车备有常规用药、外伤处理医疗物品、心电图机、眼科手持裂隙灯、眼底镜、眼科用药以及生活必需品。

8日上午,云南省残联将第二批捐赠物资运抵灾区并立即送到鲁甸县人民医院和鲁甸中医院,该批捐赠物资共200件,包括轮椅、拐杖、坐便椅、助行器等。

当天,康复医疗队在鲁甸县人民医院完成164名患者会诊、评估、心理疏导和康复护理指导。其中男77例,女87例,上肢骨折12例,下肢骨折42例,颅脑外伤17例,软组织损伤63例,眼钝挫伤8例,其余如脱位、组织感染、脊柱损伤、手指缺失等 32例。医疗队根据病情需要,给病人定制了踝足骨折固定支具1个,腕手功能位骨折固定矫形器2个,指导骨折病人翻身、活动、皮肤管理以避免形成压疮及二次损伤。同时,医疗队为眼钝挫伤患者进行指导治疗,免费给予治疗用药并教会患者如何使用,为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和后期家庭康复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云南省残联领导刘跃洲、马自荣到云南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向省卫生厅领导汇报中国残联康复医疗队到鲁甸县开展工作情况,请求分配任务,接受指挥部指导,省卫生厅领导介绍了灾区医疗救助的情况,希望康复医疗队积极配合当地医疗部门,指导、传授康复方法,普及康复、护理知识,最大限度减少、减轻残疾发生,为灾区群众服好务。

 

图为中国残联抗震救灾康复医疗队全体队员

 图为中国残联抗震救灾康复医疗队全体队员

 

图为抗震救灾物资运抵鲁甸

 图为抗震救灾物资运抵鲁甸


图为康复医疗队员为谢维蒙做理疗

 图为康复医疗队员为谢维蒙做理疗


图为康复医疗队员为地震伤员会诊

 图为康复医疗队员为地震伤员会诊


图为康复医疗队为伤员及家属做康复护理指导

 图为康复医疗队为伤员及家属做康复护理指导


图为康复医疗队员手把手传授当地医务人员康复知识

 图为康复医疗队员手把手传授当地医务人员康复知识


图为康复医疗队员为骨折患者做床旁康复训练

 图为康复医疗队员为骨折患者做床旁康复训练

 

 

工作瞬间

厕所倒塌砸伤爱美女孩脸部 紫外线治疗帮助伤口愈合

查房中,康复医疗队心细的队员范小莉发现,一个10岁左右的小女孩坐在走廊里,眼睛围着队员们转来转去,始终一脸的茫然和疑惑。范小莉走向前去询问小女孩的情况,女孩却不回答。

“她受惊吓了,心理有点问题”,女孩的妈妈在一旁解释,“脸上也受伤了,娃儿担心留下疤痕”。原来,小女孩名叫谢维蒙,龙头山镇人,今年11岁,读小学4年级。8月3日,地震发生时,谢维蒙正在上厕所,突然厕所墙倒了,把她埋在下面,擦伤了脸。

幸运的是,经康复医疗队检查,谢维蒙脸上伤口不深,不会留下过于明显的疤痕。随后,理疗师杨埔沣用自己携带的紫外线治疗仪,为谢维蒙作了紫外线照射治疗,“紫外线照射能促进新细胞生长,加快伤口愈合,等到新学期开学,你的伤口就好了。”

听到新学期开学伤口就好了,谢维蒙脸上露出了难得一见的笑容。“娃儿被地震吓到了,到现在都不咋个与人交流”,谢维蒙妈妈说自己感谢这些远道而来的医生们,“我的丈夫还在家里抗震救灾,医生们和我的丈夫一样,都是救死扶伤的好人”。

 

“你们是康复医生,快来看看我老婆能康复不?”

这声焦急的询问,来自于地震伤员刘绍香的丈夫。上午,康复医疗队的医生查房时,来到地震伤员刘绍香的床前,她的丈夫迫不及待地询问病情。“我想请医生给她手术,医生说目前保守治疗较妥当,你们看看呢?”

刘绍香,女,34岁,鲁甸人,地震逃生中跌倒,导致右侧胫骨骨折,入院后保守治疗。

经检查,专家们仍建议保守治疗。刘绍香的丈夫似乎对这个结果不满意,“卧床这么多天,她腿都残废了,路都走不成了”。

针对伤员及家属的关切,随队的成人运动治疗师王礼云建议康复早介入,从现在开始左床旁康复训练,“可以做些高抬腿、脚部关节活动训练,避免肌肉、神经因长期卧床而萎缩”,王礼云一边说,一边指导刘绍香作训练。

“这个床旁康复训练,我不用担心她卧床这么久不会走路了”,刘绍香的丈夫觉得训练妻子恢复身体功能是劫后余生之后,最重要的事情了,“好好做康复训练,等你好了,咱再去种田”。

“我们作为县级综合性医院,康复训练开展少,你们的康复理念真的很先进,受伤员的欢迎和信赖”,陪同查房的当地医生希望能与队员们多学习、多交流,共同合作救治伤员。

 

“婆婆我来教你咋个翻身哈”

52岁的地震伤员曹顺美躺在病床上,比实际年龄看起来显得更为苍老。当专家们为其查体时,老人家表现冷淡,不配合。原来,老人家在地震中,被倒塌的房梁砸伤,腰椎受损,软组织挫伤。

“一翻身婆婆就喊痛,由于工作忙,我们也不知道该咋个照顾老人了”,医院的护理人员告诉康复医疗队队员。了解情况后,队员范小莉给医院护理人员示范了地震伤员的康复护理技巧,并逐一叮嘱护理注意事项。“婆婆这样是不是舒服点”,范小莉说,对于脊柱损失患者的护理,要注意保护伤员,避免脊髓、神经等受到二次伤害。尤其是翻身时,要颈部、脊柱和下肢同时转动,尽量避免扭转和拉扯。

 
“只要身体康复了,一切都有希望!”

肖梅迁,男,42岁,鲁甸县红石岩人,地震造成右脚骨折。“这儿痛不痛?”康复医疗队副队长常有军仔细检查肖梅迁受伤的右脚。整个右脚红肿通亮,显示伤情并不轻松。经会诊,肖梅迁的手术被安排在第二天进行。

“我们家就在红石岩堰塞湖的边上,现在也不晓得咋样了”,比起自己的伤情,肖梅迁似乎更关心家里受灾的情况。但据了解,地震袭来时,肖梅迁所在村子的房屋几乎全部垮台,后又被堰塞湖淹没。

看到其神情焦虑,医疗队同志安慰道:“只要你身体康复了,一切都有希望!”


  来源:中国残联

”“!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