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池州康复工程为残疾儿童打开“幸福之门”

  •  
  • 浏览次数: 95
  •  
  • 发表时间:2014-09-11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来,扶着栏杆,抬起腿,向前走一步。”“你真棒,再向前走一步。”日前,记者跟随安徽池州市残联康复科负责同志来到市二院康复中心,看到数十个孩子在治疗师和家长的陪伴下,重复练习着行走步态……

  在与治疗师和孩子家长的交流过程中,记者被他们的专注精神和不离不弃的信念深深震撼。

  “给了她生命就要对她负责!”

  8月7日这天,在安徽池州市残联康复中心牵头组织下,省残联辅具中心专家组一行前来我市,为贫困残疾儿童开展辅助器具需求摸底筛查登记及儿童矫形器、辅助器具适配取模工作。

  8岁的胡倩娇小瘦弱,坐在她妈妈的怀里,控制不住地摆动着头和双手,她的手臂肌肉紧绷,时不时露出一丝微笑。“女儿肌张力很高,不能走路,不能正常说话,完全需要一个人带着。”石台七都汪村人钟春梅叙述,“尽自己能力,能带多大带多大。既然给了她生命就要对她负责!现在好在国家有政策帮扶,进行免费康复治疗,我不想放弃这个机会。”她说话的语气异常坚定,钟春梅说,在孩子面前更要保持一颗乐观向上的心态,这样才能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如今孩子已在市二院东区康复中心进行数月的康复训练。

  胡倩是钟春梅的第二个孩子,她的第一个孩子因患有唐氏综合症,智力低下。钟春梅是不幸的,她万万没想到生下第二胎,孩子又出现脑瘫症状,跑南京、合肥,花去四五万元,收效甚微。她家收入完全靠丈夫一人打拼。看着孩子乖巧地坐在自己的怀里,钟春梅脸上露出一丝忧愁“等我们老了,他们不知怎么办?”

  仅当日,在贵池区残联活动中心,就有来自贵池区、石台县、青阳县48名0-10周岁残疾儿童及家长来到现场。这些孩子,有的是言语、认知障碍,有的是腿部残疾、行动障碍,大多属于脑瘫儿。

  “爱我你就抱抱我!”

  8月27日,市二院东区脑瘫儿童康复中心,在治疗师和家长的陪伴下,一些儿童正在进行康复训练。有的在减重步态训练,有的进行等速肌力训练,有的进行平衡杠训练,还有的在助行架上训练。这些孩子平均年龄不超过6岁,大多有行动、言语障碍。难以想像,这些饱受身体残疾折磨的孩子,会是怎样度过这段日子?

  “爱我你就抱抱我!”今年6岁的余子衍,脚上穿着“膝踝足矫形器”正在练习走路,嘴里还哼着小曲,格外惹人怜爱。“我6岁,石台小河人。”小家伙并不怯生,露出甜甜的笑意。他的爷爷余一龙说:“2012年开始第一届脑瘫儿童训练康复治疗的时候就过来了,每年要花半年时间训练,效果明显,没有花过一分钱!”孩子的爷爷还表示,会珍惜孩子的每一次康复训练的机会。

  “这孩子在刚入院时,独跪不稳,扶走时尖足,慌张步态,目前可以在助行器帮助下行走,脚跟可以着地。”市二院康复科医师陈根忠介绍,每一名救助儿童来到康复中心后,首先要对其进行康复评估,制定康复计划,为每名患儿建立康复训练档案,定期进行阶段评估;其次对脑性瘫痪患儿及家长进行疾病宣传和健康教育,以便患儿及家长尽快进入角色,配合康复治疗,增强治疗信心,提高康复效果;最后以患儿为中心,与患儿交朋友,通过启发和引导,调整其病态心理,对于他们每一微小的进步,都及时给予肯定,使枯燥的单纯功能训练,在快乐的游戏中完成,并配合作业疗法,引导患儿的主动运动,完成从粗大运动到精细运动的全过程。这样在改善患儿运动障碍的同时,提高语言交流、肢体协调能力和智力水平,从而达到康复训练的目的。

  背着书包上学校

  今年9月1日,贵池区棠溪镇棠溪社区9岁的柯浩宇终于迈进学校的大门,尽管需要母亲全程陪读,但柯浩宇的妈妈曹永红还是露出欣慰的笑容。

  在市二院康复中心经过连续三年的康复训练,从不能单独站、坐,手脚发抖,走不了路,不会说话,到现在的牵着一只手就可以走路,能慢慢吐词说话,曹永红说她看到了希望,哪怕自己再苦再累,也要让自己的孩子像其他正常孩子一样,接受教育,健康成长。

  “我家孩子是第一批儿童康复工程受益者,配有矫正鞋、踏步机,每次出院回家还坚持每天锻炼500下。”曹永红说。比起石台七都的钟春梅,曹永红又是幸运的,她说,她的大孩子,今年13岁,是个完全正常的孩子,如今她把所有的精力放在第二个孩子身上,通过康复训练和接受义务教育,希望再有奇迹发生。

  “经过康复训练,引导患儿主动运动,增强四肢的协调性和反应能力,达到坐立和立位、蹲起的动态平衡,完成进餐、拾物等动作,使患儿的肢体功能、智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从而顺利过渡到自我护理,这是康复训练的目的。”市二院康复科相关负责人介绍,部分脑瘫患儿经过训练有明显好转。

  帮助贫困家庭脑瘫儿童得到康复服务,2012年开始我省把贫困家庭脑瘫儿童康复救助纳入省级民生工程。“只有从事这份行业,才清楚这些家庭多么需要帮助。儿童康复工程,不仅是让残疾儿童的残疾状况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减轻患儿的痛苦,缓解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也是在救助一个家庭,增添残疾人家庭的生活信心。”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2014年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我市为全市234名城乡低保或家庭残疾儿童提供医疗康复训练救助或适配辅助器具,其中康复项目包括聋儿语训、智障儿童训练、脑瘫儿童康复以及孤独症儿童训练、儿童肢体矫治手术、人工耳蜗等。目前,儿童辅具适配取模工作已完成,现处于矫形器制作期。



  来源:池州日报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池州 安徽 残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