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夫妇照顾残疾兄长40年 践行对母亲承诺
因为对母亲的一句承诺,在恩施巴东的一座大山里,朴实的土家山民谭用之、杨兴梅夫妇无怨无悔地照顾残疾哥哥40年。因为这句承诺,他们再也没有走出大山,因为这句承诺,他们一生清贫。
9月3日上午,恩施自治州巴东县茶店子镇南坪村,70岁的村民谭用之、杨兴梅夫妇在地里忙着农活。几步远的地方就是他们的家,一间简陋的土坯房。谭用之的哥哥谭秋之就坐在门口。
南坪村地处偏远,群山环绕,距离巴东县城约3个小时车程。记者到来,让谭用之夫妇有些意外。他俩停下手中的农活,带我们走进屋内。
简陋的土坯房收拾得很干净,坐在矮凳上,谭用之与我们聊起了与哥哥谭秋之40年前的渊源。
谭秋之今年73岁,9岁因高烧失聪、失语,30岁时又患眼疾导致双目失明,失去了劳动能力。他们的父亲去世得早,在大集体时代,谭秋之一直与母亲一起生活。1974年2月,母亲一病不起。临终前,老人把谭用之夫妇叫到床前,询问能否将谭秋之托付给他们。夫妻俩跪在母亲面前承诺:一定照顾好哥哥。
这一句承诺,到今年已逾40年。
40年,14700多个日子,很多事已经习惯成自然。每天早晨6点,谭用之、杨兴梅夫妇便起床做家务,给哥哥洗漱、做饭,守着哥哥吃完后,将他带到门口,再去忙农活。
谭用之和杨兴梅有3亩多地,一小半就在屋前,还有一部分离家几里远。出门做农活时,他们每隔两个小时就回屋看看:谭秋之喝的水还有没有,需不需要上厕所。即使帮别户人家做活也是如此。每天晚上睡觉,也要起来查看两、三次。
长期残疾,哥哥的脾气有时会变得很暴躁,碰上心情不好,手中的拐杖劈头盖脸就打过来,夫妻俩都被打过很多次。每次,他们都默默避开,从不与哥哥争执。
因为照顾哥哥,夫妻俩从不出远门,也不在亲戚朋友家过夜。杨兴梅的娘家在同一个村,相距5公里。村党支部书记张明娥说,杨兴梅的父母去世时,她也没在娘家吃餐饭、住一宿。因为,她要在客人用餐时赶回家给谭秋之做饭,晚上又必须回家看护他。
这些年,附近村民纷纷出门打工,回来后盖起了楼房,添置了家电。而谭用之夫妇依然固守着他们的几亩地。“我们家的经济条件在村里算是甩尾巴了。”面对现状,谭用之豁达一笑:“好在哥哥这多年来再也没患过什么大病,真是福分。”
一诺40年 老屋作证 大山作证
谭用之、杨兴梅一直保持着朴实而豁达的笑容。我在想,是一种怎样的力量,在支撑着这对夫妇40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地照顾失去生活能力的兄长?
这份力量中固然有亲情的成分,但在交谈中,我更多感受到的是他们天性中信守承诺的质朴人格。
曾经,附近的村民对他们的诺言有所怀疑。如今,40年过去了,村民们对他们由信服而佩服。“答应了的事,就要做到。”谭用之夫妇用自己的行为回答了乡亲们的怀疑。
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