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开拓特色残疾人文化产业之路
苏州是一个文化艺术资源大市,近年来,苏州市充分发挥“三区三城”奋斗目标,充分发挥文化艺术资源优势,积极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大力发展包括残疾人艺术在内的文化艺术产业,不仅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而且形成了具有苏州特色的“作品—产品—商品—精品”的残疾人文化产业之路。
推动基地化建设
100多人创造千万产值
早在2011年,苏州市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要以“一个核心五大建设”全面推进残疾人文化建设,促进残疾人生活的全面提升。其中残疾人文化产业建设首次纳入到整个残疾人文化建设项目中,并确定了以刺绣、核雕、书画和动漫为四大重点发展方向,并以基地化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目前,据不完全统计,苏州市共有15个残疾人文化产业基地,其中寒香会社、李绣坊和吴中核雕成为省级残疾人文化产业基地。目前为止,从事残疾人文化产业创业的残疾人才近100人,直接带动残疾人就业达到近千人,四大文化产业基地创造年产值超过1千万元。
培养领军人才
培训和比赛相结合促成长
肢体残疾人丁冬坚持刻苦钻研动漫制作,自主研发了全新3D动画制作流程,实现了动漫产业化,创作了全球首部所有角色全毛发的长篇科普动画系列剧《小狐狸发明记》,获得了中国动画协会“美猴奖”最佳动画形象奖、2011年度广电总局优秀动画片奖等多项大奖;根据动画片改编投资4000万制作的电影《兔子镇的火狐狸》获得了第十四届华表奖优秀动画片奖及国家精品工程动漫奖。目前,他的工作室已创作了8部作品。
残疾人是文化建设、文化创意、文化产业、文化发展的参与者和创造者。残疾人文化创业建设需要拥有各类艺术特长的残疾人参与,使之成为产业的开拓者和建设者。文化创业人才培养,特别是领军人才的培养,成为文化产业建设的重中之重。苏州市通过技能培训和技能比赛相结合的方式,促进残疾人文化职业技能人才的成长。在残疾人文化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特别开设了书画、核雕、泥塑、灯彩、编织、网页设计、Flash动漫制作、封面摄影、刺绣等培训班,累计培训260人次。
打造文化品牌
残疾人艺术作品进入市场
2010年,苏州市把“寒香会社”确立为文化产业创业示范基地,总结完善了“寒香会社”残疾人书画才艺作品创作、才艺作品展示、才艺创作技能培训和才艺作品销售四大服务功能,向全市推广,推动了我市以书画、刺绣、核雕、动漫为重点的文化产业发展。为了及时推广“寒香会社”文化产业品牌经验,苏州市加大对有文化特长、有创业能力和需求的残疾人文化创业服务的帮扶力度。
吴中区残联协调有关部门在千年古镇木渎的旅游一条街山塘街上开始了由残疾绣娘李兰珍经营的“李绣坊”,作为培育残疾人刺绣创业的基地,专门招收残疾绣娘,经过他们的努力,绣出了一批苏绣精品,李兰珍的作品《雄狮》 获得苏州工艺美术精品奖;《夏》获得上海国际美术品及古董博览会金奖,《金鱼》获得银奖;《小径穿深树》获得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孔雀》 获银奖;《美国名模》获得江苏省艺博杯工艺美术精品奖银奖。2005年被评为木渎“当代绣娘”十大绣娘之一。为扩大规模,使更多的残疾绣娘实现就业,目前已成功开出第二家“李绣坊”。
“寒香会社”、“李绣坊”等品牌的打造,使具有书画、刺绣和工艺专长的残疾人既能走出家庭融入社会,其书画、刺绣和工艺作品能够直接进入市场,体现商业价值,又能实现自主创业、自我发展,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影响,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残疾人的充分认可。
拓宽营销渠道
7个项目助力
残疾人创业、就业
为了让残疾人制作的手工、书画、核雕等作品变为产品最终成为商品,销售到市场上去,苏州市在集中义卖等传统营销模式上,加入了网络营销方式,采用“线上线下”两步走,即“线上”开通淘宝网店,以C2C的电商销售模式,把产品直接销售到网民手里;“线下”与旅游公司等爱心企业挂钩,以定制方式,将产品作为地方特产或企业伴手礼等推销出去。
与此同时,为了多方面地提升残疾人的文化素养和艺术创作技能以及创业、就业能力,苏州市残联2013年启动的“双孵化行动计划”中纳入了残疾人文化创业、就业的助残项目。
目前共有7个助残服务项目助力残疾人文化创业、就业,如:苏州市善爱之家残疾人就业促进与社会融入推介项目、SGG 公益第四餐——残疾人就业创业帮扶计划、同在蓝天下,共享七彩阳光——丰富基层社区普通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服务计划、“阳光艺坊”社区残疾人能力建设项目、折翼织女:社区残疾人编织发展计划、苏州市在岗残疾人职业能力提升计划等。
来源:苏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