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人老板曾乞讨 创业致富后“反哺”社会

  •  
  • 浏览次数: 544
  •  
  • 发表时间:2014-11-27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小时候的一次意外,让他不幸成为一名聋人。

    过早辍学,卖画受人欺,睡过火车站,甚至还沿街乞讨……

    后来,他开超市、开春饼店,拥有了数百万的身家。

    在外打拼多年的他,深知聋哑人生活艰难,如今,在他4家连锁店的40多名员工中,有32人是聋人。

刘小云和听障员工在一起,他想通过努力让更多聋人靠劳动赚钱。

    意外失聪

    尝尽世态炎凉

    44年前,刘小云出生在宾县一个农村家庭。

    刘小云的父亲是一名乡村教师,一家人靠种十几亩农田,艰难维持生活。

    3岁那年,刘小云因持续发高烧不退,医生用药过量,使年幼的他成为一名聋人。

    到了上学的年龄,父亲把他送到聋人学校。在学校里,刘小云学会了手语,他的无声世界渐渐有了些许颜色。

    刘小云的哥哥姐姐,学习成绩很不错,然而,同时供三个孩子上学,家里却感到十分吃力,初二那年,17岁的刘小云辍学了。

    由于是聋人,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刘小云屡屡碰壁。父亲托了好几个人,在电线厂为他找了一份工作。

    20岁那年,刘小云得知有个女同学在锦州卖画挺赚钱,他的心活了,想出去闯闯。

    在父母的反对声中,身上只有100多元钱的刘小云,踏上了去锦州的列车。

    刘小云找到了同学,在一个商贩的手下卖画。

    那段日子十分辛苦,他的画被人抢过,常受欺负,后来又被莫名其妙地开除了……

    刘小云又来到了葫芦岛卖画。没钱住店,晚上,他就在火车站候车室的椅子下面对付一宿。

    当时,卖画的人很多,竞争十分激烈,刘小云的脚磨出泡了,一天也卖不出几张画。

    失去了赚钱的渠道,刘小云的一日三餐无法解决,他便沿街乞讨了3个多月。

    来到天津,他的日子才好了起来。


  转战大庆

    开超市开饭店当上老板

    刘小云通过朋友的介绍来到天津卖画,生意有了很大起色。

    头脑灵活的他将批发来的画,转给其他聋人卖。其中有几个大庆的聋人,都从他手上进货。

    1994年春天,为了帮助大庆的几个聋人朋友打开市场,刘小云来到了大庆,在这里渐渐地站稳了脚。

    从1998年开始,卖画的生意走了下坡路。刘小云便凑了6000元钱,租了一个门面,赊了一些货,开了一家超市。

    通过卖货,几个经常来超市买货的人,成了刘小云的朋友。其中有位曲先生,正在经营老昌春饼店。在曲先生等人的帮助下,刘小云也开起了饭店,从抻面馆到粥铺,没少尝试。

    2000年4月份,刘小云加盟了老昌春饼店,在冠群街开了自己的第一家店。没钱给加盟费,他就先欠着,直到一年之后,他才把加盟费给了曲先生。

    春饼店的生意那叫一个火,2005年,在大庆打拼了11年的他,买了一套两层的商服,又买了一套住房和一辆轿车。

    由于曲先生有了其他生意,2011年,他将自己的老昌春饼店全部转给了刘小云。

    目前,刘小云已开了4家老昌春饼店。
 

    不忘“反哺”

    帮更多聋人就业

    从开第一家春饼店开始,刘小云就一直坚持用聋人。

    聋人主要负责的工作是烙饼、切菜和洗碗,由于聋人的反应能力比正常人慢,为了培训他们,刘小云可没少花心思。

    刘小云深知聋人找工作的艰难,所以,聋人在他的店里享受和普通人相同的工资,学技术期间也能正常领工资。

    目前,刘小云的4个店里有40多名员工,其中有32个聋人,这些聋人,有的是他卖画时认识的,有的是他的同学,有的是他后来“遇见”的。

    梅大姐是刘小云在卖画时认识的,他后来得知梅大姐在老家过得不好,坐车来到梅大姐的家中,将梅大姐一家四口接到大庆,还给两个孩子找了学校上学。

    目前,刘小云的店里,共有5对聋人夫妻。他们说,刘小云既像大哥,又像家长。

    朋友高庆斌说刘小云仗义,春饼店里有个聋哑人叫陈立东,刘小云给介绍了对象,结婚买房子时又给拿了10万元钱。

    采访中,刘小云说,他的目标是在大庆开10家春饼店,让更多的聋人就业,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聋人能靠着自己的劳动赚钱。


  来源:大庆网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聋人 乞讨 创业致富 反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