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残疾人,让追梦的心不孤单
在许昌现代聋儿听力语言康复中心,一名特教老师在教聋哑儿童看图识物。
工作人员对残疾孩子进行情绪控制训练。图片均由记者樊倩影摄
核心提示:
轮椅在前行,盲道在延伸,这是命运的轨迹、生命的乐章……
又一个冬天到来了,每到此时,社会的关爱总会给众多残疾人以温暖与力量。
关爱残疾人,就是让他们充分融入正常人的生活;关爱残疾人,就是给他们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关爱残疾人,就是让他们不再感觉到孤立无援。
其实,关爱残疾人,我市各界一直都在努力,送技术、修建无障碍设施等,让残疾人与健康人一样,同等地享有生存和发展、参加劳动的权利。
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让我们一同关注残疾人,一同关爱残疾人,让他们在前行的道路上不孤独。
技能培训
让残疾人端上技术“饭碗”
“在绞碎的肉馅儿中加入葱、姜、盐、鸡精和香油,不断搅拌,直至调味料和肉馅儿均匀地糅合在一起…”12月1日,接受了3个月特色小吃技能培训的李二坤边飞快地制作馄饨馅儿,边向记者介绍制作过程。
今年52岁的李二坤腿部有残疾,是襄城县丁营乡人,3个月前他来到许继技工学校参加了今年我市的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被分到了特色小吃班学习。
“经过3个月的技能培训,我学会了馄饨、热干面、麻辣烫以及小笼包等特色小吃的制作过程。下一步我打算回家开个小吃店,自己创业当老板。”李二坤说。
其实,像李二坤这样接受技能培训的残疾人还有很多,仅今年以来,市残联根据市场需求,我们为残疾人设置了计算机、焊工、美容美发、保健按摩、特色小吃等培训课程,共培训残疾人1762人,残疾人的就业率达到了82%。
如何让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成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据了解 ,对残疾人这一弱势群体来说,技能是立身之本,只有让残疾人端上技术饭碗,才能改善自身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状况,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近年来,我市残疾人技能培训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培养出了一批身残志坚、心灵手巧、奉献社会的成功人士,涌现出任万祥、李军红、李春生等自主创业典型。
市残联为千方百计促进残疾人就业,加快实施残疾人就业培训工程,每年举办“送温暖、送岗位”残疾人专场招聘会,积极与一些企业联系,推荐合格残疾人就业。自2010年以来,残疾人就业培训连续5年纳入我市的十项民生工程,全市各级残联累计培训2.4万名残疾人。
康复工程
让聋儿告别无声世界
“小鸡”、“小狗”、“苹果”……菅红霞说一个词,4岁的聋哑儿童丁丁就跟着学一个。
这是在许昌现代聋儿听力语言康复中心的四楼活动室,特教老师菅红霞引导聋哑儿童学发音的场景。
自从植入一个人工耳蜗,丁丁可以发音了,这样丁丁的妈妈李红霞非常的欣慰。“丁丁是因为大前庭扩张引起的先天性耳聋,医生告诉我们最好的办法是植入人工耳锅。”李红霞说,“可是植入一个人工耳蜗就要花费20多万元,不是我们普通的农民家庭能够承担得起的。”
现在人工耳蜗植入后,丁丁可以简单地发音。
李红霞告诉记者,她听说政府对0—6岁贫困残疾儿童有救助项目,就向市残联进行了申请。申请通过后,丁丁很快就顺利进行了人工耳蜗植入,并可以在许昌市现代聋儿听力语言康复中心进行10个月的免费培训。
从2012年开始,市委、市政府连续三年将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纳入十项民生工程。今年,像丁丁这样享受到这一惠民项目的孩子有411名,其中聋儿植入人工耳蜗16名、聋儿助听器语言康复25名、脑瘫儿童抢救康复100名、智力发育障碍儿童康复25名、孤独症儿童20名等。
“经过康复救助,绝大部分残疾儿童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康复,极大地恢复了生理功能。” 市残联康复部副部长王鑫说,实施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可从根本上改变残疾儿童未来的生存与发展状况。
同时,市残联要求定点康复机构为每名受助儿童建立《康复档案》 和《救助卡》,并将受助儿童信息录入数据库管理,建立贫困儿童康复需求数据库,完善个人档案。
无障碍设施
让残疾人享受平等的出行权利
去银行取钱,盲人可利用“盲人键盘”输密码;在游园游玩,腿脚不便的老人坐着轮椅就能畅行无阻……
自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以来,我市积极增设、改造无障碍设施,为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儿童等群体提供更多出行便利。今年确定的93个无障碍建设项目已全部竣工,无障碍设施遍布城区,让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能够和正常人一样融入社会。
12月2日上午,记者在市区走访,发现市区每条主干道的人行道上都铺设了标准盲道,所有停车位、公共设施都为盲道让路,确保盲人安全顺利通行。
在银行、商场、医院、公共厕所,处处都能看到方便残疾人轮椅通行的公共助残通道。就连游园、广场,也修建了公共助残通道。
记者在市区建设路一公厕遇到了残疾人张明芳。在公厕保洁员的帮助下,张明芳通过公厕的无障碍通道进入厕所。“我的腿有残疾,以往如厕十分不方便,自从公厕设置了无障碍通道、坐便、扶手后,方便多了!”张明芳说。
据了解,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以来,我市投入巨资对道路、公共建筑、居住小区、公共厕所、文化体育建筑等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设置的缘石坡道、如厕坡道、如厕盲道数以千计,安装各类无障碍标志牌2652块。
■ 相关链接
国际残疾人日
为唤起人们对残疾人群体的关注,1976年,联合国大会宣布1981年为国际残疾人年。1992年10月,第47届联大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2月3日定为国际残疾人日,并呼吁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积极开展活动,增进人们对残疾人的理解和尊重,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状况,使他们享有参与社会的平等机会。
来源:许昌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