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人夏梦:面朝阳心亦朝阳

  •  
  • 浏览次数: 44
  •  
  • 发表时间:2014-12-29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八零后夏梦,今年33岁,清瘦高挑。采访她时,夏梦正和几个同事激烈地“大声”讨论着工作,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火热的性格正巧与她一身红火的衣服相得益彰。“不好意思啊,见笑了!”看到记者,夏梦立刻有意识地捂住了嘴,音调也随之降低了不少,“这几年我的听力下降得特别明显,大嗓门儿没吓着你吧?”

夏梦,一个大大咧咧,开朗外向的北京女孩儿,挺可爱。

和命运say no

“我是2006年领的残疾证,听力四级,现在肯定不止了,”夏梦笑着说幸亏她能读懂唇语,“为我们街道的残友们服务到退休应该没啥问题。”

1981年出生的夏梦,是家里的独生女。出生时因为难产,险些丢了小命,险象环生后的她自然成了父母捧在手心里的心肝宝贝。但关于她致聋的原因,夏梦说她的父母也说不清楚。只是记得儿时的她体弱多病,每个月必然要高烧一次,“也许是某次打针不当导致的吧。”最后,还是上了幼儿园之后才发现夏梦总是说话速度快于他人,而且有些发音不准。“后来,父母带我去看了耳科专家,但最终也是徒劳而返。”夏梦说,为此两个老人依然自责至今。

夏梦的听力属于低频很好,高频不好的类型,因此在她的记忆里,儿时的时光还是很快乐的,“那会儿没觉得自己和别人有什么区别啊。”直到上了初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夏梦渐渐发现自己的听力愈发退步,“老师听写课文,走到教室后排,我就什么都听不见了。”上世纪80年代末,夏梦的父母省吃俭用凑了600多块钱给她赔了耳背式助听器,但强烈的自尊心和不适应感使她放弃了佩戴,直到后来长大成人夏梦才发现当初自己的这个决定是多么的幼稚,“要是那会儿佩戴了助听器,我的发音肯定比现在好太多倍。”

要强的夏梦意识到自己听力存在异常后并没有自暴自弃,她发誓要和命运say no,于是更加努力地学习,希望通过好成绩来弥补生理的缺陷,赢得老师和同学的认同和父母的宽慰。中考后,因为种种原因,夏梦没有选择上普高,而是上了一所职业高中,学习涉外文秘。“没上普高,不是因为我分数不够,而是想职高能学到很多技能,将来毕业后可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当时仅有十三四岁的夏梦已经开始为自己的未来做了长远地规划。

然而,由于听力的原因,成绩优异的夏梦职高毕业后应聘的结果并不乐观,屡屡碰壁的她最后只得在一家超市做理货员。19岁的小丫头,近1米7的大个儿只有48公斤,“远看就像根细溜儿的火柴棍,”夏梦说同事们都是些膀大腰圆的小伙子,没事的时候总被他们这么说着逗乐,没人相信眼前这个瘦弱的姑娘能干长久。

然而,倔强的夏梦竟然咬牙一干就是三年多。

夏梦说那几年,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坚持下来了。她双臂打开比划着告诉记者,当时每天要搬运的各色货物堆在一起,宽要两臂半,高近半人,“每天下来,最少也得三四百斤的份量,连小伙子们都累得直不起腰。”

2004年,夏梦的手腕突然出了问题,拿不了重物,甚至连矿泉水瓶盖都拧得费劲。去医院看病,大夫笑笑说,这么点小孩,干什么啊,能把手腕累成肌键劳损,当得知她是做超市理货员累的时,大夫说这个没法根治,只能慢慢养,但是以后都不能干累活,否则就会复发。听了大夫的话,夏梦只好辞职回家养病,那年她23岁。  

“接地气儿地为残友服务,挺好!”

2004年到2007年初,是夏梦职场的空白期。“不是没有找过工作,要么是人家看不上我,要么是我自己不想去,”夏梦说那段时间她的情绪也低落到了谷底,甚至在暴躁的时候开始抱怨父母,“现在想想,真不应该那样,毕竟爸妈也尽心尽力了。”

那段时间,经历了消沉、悲观、失落,甚至自我否定和批判之后,夏梦开始慢慢学着真正面对自己残疾的现实。2006年11月30日,夏梦领取了残疾证。“之前一直逃避自己残疾的事实,然而当残疾证拿到手上的那一刻,我忽然觉得心里特别踏实,”夏梦说那时25岁的她开始学着重新面对生活,“残疾没有什么大不了,接受它,原来生活还是那么美好。”

2007年3月,经过社区家委会主任的推荐,夏梦进入天桥社区残协工作。最初的几个月,夏梦仅以志愿者的身份协助残协主任工作,期间她熟悉了社区残协的基础常识,学习写信息、做表格、整理档案等日常工作并参与社区开展的各种活动。

随后,经过努力,夏梦顺利通过区、街道的笔试和面试,2007年8月1日,正式成为天桥社区的残疾人专职委员。

从不愿意接受自己的残疾到以基层残疾人工作者为荣,夏梦经历的不仅仅是身份的转变,而是心灵的彻底蜕变。2007年9月底,夏梦跟随社区残协主任到残疾人家庭走访。50多岁重残的杨志国夫妇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双腿重残,杨志国不得不病退在家,他的妻子也因残疾无法出去工作,家中还有80岁的老母亲和一个正在上大学的孩子。“他们家就靠着杨志国一个人不到2000块钱的工资活着,家里的房子和毛坯差不多,家具比人家扔在大街上的破烂还要破旧,”夏梦至今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都唏嘘不已,“要不是亲眼看到,我都不敢相信现在居然还有这样的人家。”但是夏梦发现,即便如此,杨志国一家人仍然很乐观,“我还有什么理由怨天尤人呢?”夏梦开始反省自己,她忽然发现虽然自己听力不好,但还有健全的四肢,可以随心所欲地蹦蹦跳跳;还有爱她的父母和家人、朋友,还有很多很多值得珍惜的东西。同时,夏梦觉得自己是幸运的,“身为残疾人专职委员,还能有机会这么接地气儿地为残友们服务,真的挺好!”   

基层工作考验的就是态度

社区是残联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最基层,也是直接面对残疾人的窗口。残疾人的大事小情,始于此也尽量终于此。“真正从事残疾人专职委员的人都知道,这套活儿繁琐、细致、磨人得很,特别考验人。”从2007年工作至今已有7年工作经历的夏梦,如此总结着自己的工作。

熟悉本社区残疾人的基本情况,是入职后首先要攻克的难题。天桥小区社区是个拆迁后的回迁小区,由原来的四个社区合并而成,在册的残疾人有230多人。夏梦跟随着残协主任挨家挨户地登门调查熟悉情况,每天上班除了中午吃饭的时间,几乎都在残疾人家里度过,渴了蹭口水喝,累了就在办公室眯一小会儿,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辖区内人户同在的150户残疾人家庭都走了一遍,从基本情况到就业、康复、社会保障等方面,全部都来了个一摸清。但还有人户分离的70户残疾人家庭,按照通常的办事方法,即通过打电话的方式进行调查,但这对于听力有障碍的夏梦来说就是一个艰难的考验。“我低频好,高频不好,人家打电话给我,我能听到声音,但具体说什么有时就听不清楚,”夏梦犯了难,但工作必须进行下去,她只能硬着头皮拨通了第一个电话。当时的情景,夏梦至今都记忆犹新。

“喂!”电话那头传来了声音,夏梦竟然紧张地不知如何应答,声音也有些颤抖“我是社区残协的工作人员,我叫夏梦……”“你好!”对方很和善地回应并积极配合了夏梦了电话调查。尽管在这个过程中,有几个问题因为夏梦听不清而重复了好几遍,但总体来说还是顺利的。第一次“试电”的成功大大增加了夏梦的信心,也为她今后的工作增添了巨大的动力。“时间长了,残友们都知道我听力不好,再打电话他们都特别配合我,”夏梦笑着说,“现在我打电话一点都不犯怵了。”

2008年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是政府为民办实事之一。李德民是天桥社区一个类风湿很严重的残疾人,行动十分不便。得到通知后,夏梦立刻第一时间通知了他。从前期申报资料、实地测量到后期查验工程效果,夏梦都亲自上门核对,遇到有矛盾的时候,她就立刻冲在最前面进行协调,最终如期完成了改造。后期走访时,李德民一见到夏梦就高兴地乐得合不拢嘴,一个劲儿地说“这个扶手、折叠浴凳真是好,真是好啊!”

肢体残疾人蒙雪梅因一氧化碳中毒四肢不能行动,长期靠父母抱来抱去进行日常照料,更别提出家门享受阳光。每当看到这些,夏梦就心头一颤,她心里一直惦记着为她做点什么总想应该为她做点什,减少她父母的负担。在得知可以申请免费轮椅的消息后,夏梦马上为蒙雪梅申请了轮椅。自从免费配发轮椅后,蒙雪梅的母亲逢人就说,“现在年龄大了,有了轮椅,照料孩子也方便多了。”

诸如此类的故事,夏梦在社区残协工作的那几年,几乎天天都会发生。每当看到残友们得到帮助后高兴的笑容,夏梦就会觉得再辛苦也是值得的,“能为残友们办点实事,看着他们高兴,我也跟着高兴。” 

知足者常乐

为了更好地胜任工作,夏梦还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从2008年开始参加成人教育,并顺利完成了两个专科和一个本科的学业。

2010年8月,由于工作的需要,夏梦被调至天桥街道残联担任协管员,负责全街道的残疾人教育、就业、扶残助残、社会保障、信息库管理等工作。此时,夏梦的服务对象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单一社区,而是要“承上启下”负责整个天桥街道8个社区近2000名残疾人的工作。“上岗的第一天,我就意识到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夏梦说,“困难肯定是有的,但我不怕,想着能为更多的残友们服务,不也是件快乐的事情吗?”

到天桥街道工作的四年,夏梦感觉自己成长了很多,同事们的包容和残友们的支持让她在平凡的岗位上越干越有滋味。由于工作人员有限,夏梦的工作量是之前在社区的好几倍,但她并不觉得辛苦,“忙碌意味着信任更多了,我得对得起这份信任。”

2013年11月,夏梦与相识一年多的男友牵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婚姻的美满让她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打算尽快生个小宝宝,”夏梦眼神充满了幸福的神采,“好好活着,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我就知足了。”



  来源:中国残疾人网
中国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朝阳 聋人 夏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