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病基因筛查技术将在杭州产业化

  •  
  • 浏览次数: 40
  •  
  • 发表时间:2014-12-30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打了一针抗生素,耳朵听不到了。
  一个巴掌打过去,耳朵听不到了。
  父母听力都正常,可接连生下的孩子都有听力障碍。
  这样不幸的故事,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哪里出了问题呢?
  “只需要两滴血,就能知道答案。简单地说,排除环境因素,大部分患者是基因出了问题。”

  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内,来自北京的张治位博士展示了一种生物芯片。
  这位来自清华旗下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的检验总裁说,这种芯片可以分辨致聋的问题基因,不仅能在孕前、孕期和新生儿期筛查,还能帮助基因携带者降低后代致聋风险。
  明年,公司就将入驻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杭州分院,最快上半年,杭州人就能在家门口用上这种技术。

  揭秘——
  “千手观音”21位中18人一针致聋
  为什么会发生?后代会不会遗传?基因说了算!

  目前,在已知的8000至10000种出生缺陷病种中,听力障碍是我国第二大出生缺陷疾病。
  我国现有听力残疾的人群近3000万,其中超过60%由遗传因素所致,康复总费用达8.2万亿元。
  在浙江,每个孩子出生后,都要进行免费的物理听力筛查。仅去年,全省超过66万新生儿进行了物理听力筛查,筛查率高达98.12%,确诊出1120人听力异常,听力异常率1.7%。,对听障防治意义巨大。
  “中国人耳聋基因携带率全球最高,每100个人中,5-6人携带耳聋基因。一旦确诊,最好的治疗就是人工耳蜗,动辄20万-30万。但是,检查无法减少聋儿出生数量,避免后天引发的耳聋,对致聋基因携带者生育也无指导作用。”
  张治位说,耳聋基因大致分三种,可导致先天性、药物性、迟发性耳聋,后两者孩子出生听力正常,但一遇到导火线就会爆发,且不可逆转。
  药物性耳聋基因由母系遗传,如果妈妈是携带者,那么外婆、子女等所有母系亲属都有这个基因,一旦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像链霉素、庆大霉素等就会致聋,女儿还会继续往下传这个基因。这种基因在6岁前特别敏感,像大家熟悉的登上央视春晚舞台的舞蹈节目“千手观音”,21个成员中,有18人是在幼年一针致聋。
  迟发性耳聋基因更难预防,被称为“一巴掌致聋基因”,携带者遇到外力、噪音、甚至剧烈运动,都有可能引发耳聋。
  而如果携带了先天性耳聋基因,可能夫妻双方听力都是正常的,但两人生下的孩子,有25%的几率会是聋儿。成都一对听力正常的致聋基因携带夫妻,连续生下了4个聋儿,爸爸说,自从第一个孩子出生,就没有睡过一天好觉。

  纵深——
  采血两滴 1000元左右就能检测
  在杭州实现产业化 未来和耳聋基因说再见

  这种生物芯片检测过程非常简单。
  以新生儿来说,采血两滴,最快几个小时就能出结果。
  这项技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奥生物有限公司总裁程京带领的科研团队在2009年研发成功,获国家药监局批准。覆盖中国人常见耳聋基因突变的80%。北京、成都、郑州、长治等10多个省市实现了政府采购检测服务,在新生儿中免费开展。
  这次来杭州,他们是要建设一个5000多平方米的实验室,设立现代化、集中式遗传病基因筛查中心,将这项技术产业化,覆盖孕前、孕期、新生儿。
  现在,自费做耳聋基因检测,费用约1000元左右,产业化的好处是,成本下降、速度更快。如果政府规模化采购检测服务,检测费用预计还可降低一半。
  “从全国80万新生儿检测数据来看,药物性耳聋基因携带率高达2.5%。,每1万人中,有25人携带。我们会给携带者一张卡片,上面写着终身禁用的特定抗生素,不用就绝不会聋。而对迟发性耳聋基因患者,就建议不要从事噪音大、运动剧烈的行业。”
  张治位说,从科学上说,孕期、孕前,甚至结婚时检测比新生儿检测更有意义,通过夫妻双方检测,可以计算出生聋儿的几率,为夫妻提供生育指导。
  最重要的是,通过几代人的筛查和努力,致聋基因携带率会大幅降低。
  除了这项检查,检验中心还带来一整套基因检查项目,可检测唐氏综合征、天使综合征等500多种染色体异常,筛查多种遗传性疾病和出生缺陷。


       来源:杭州日报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遗传病 基因 筛查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