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老两口爱心滚烫 6年捐款3万多元

  •  
  • 浏览次数: 23
  •  
  • 发表时间:2015-01-20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我们虽身有残疾,但献爱心不比别人少。6年捐款3万多元。”遇到就帮不能错过,这是他们的原则。帮了多少人,捐出多少钱,在孙志德心里根本没有准确的数字。很多帮过的人他都忘了名字,但是帮了需要帮助的人,他心里就踏实了。13日,记者在孙志德家中,看到了他几年来在慈善机构捐款的21张收据,总数26437元。

  邻居眼里的热心人

  63岁的孙志德家住汽开区东风街道杨柳社区45街区,三级残疾。老伴王英66岁,四级残疾。老两口住的房子很小,但是收拾得很干净。街坊邻居一提起孙志德老两口,都说他们特别热心,帮了很多人。孙志德擅长修理家电,小区居民家的电器坏了都会找他修理。锁打不开的,灶具点不着火的,家里保险丝断的,居民家出现这些问题首先想到的都是找孙志德。邻里出现家庭矛盾,他们老两口也乐于做调解员,帮助化解矛盾。

  孙志德和老伴自个过,两个女儿都住附近,退休没事的两个人把很多精力都用在了帮助别人身上,能帮上别人的忙对孙志德来说是一件快乐的事,心里很踏实也很满足。

  6年捐款3万多元

  “现在岁数大了,花钱的地方也不多,孩子也不用我们管,所以能帮别人就帮帮。”孙志德称,虽然他和老伴两个人的退休工资加起来也就三四千元,但他只要知道哪里遇到灾害,哪些人需要帮助,他都会帮,他的原则就是遇到了就不能错过。

  老两口翻箱倒柜把这些年捐款的收据、证书都找出来,放在床上,不拿出来看,很多他们都想不起来了。看着这些捐款记录,他们很满足,比看存折都开心。孙志德有一个长春市慈善会发给他的小红本,上面记录了从2008年5月至今的21笔捐款记录,捐款收据21张,总数达26437元。2008年5月汶川地震1000元,那年冬天的雪灾5000元。2009年8月台湾水灾1000元,11月又捐了一笔2000元。2010年永吉县水灾1000元,南方水灾1000元等等,小本子上记得满满的。这些是有据可查的,还有很多人他帮了都没记住名字。

  “有个农妇生双胞胎难产,孩子没保住,抢救大人需要帮助,他去医院送的钱。知道一个外地农村的烧伤小孩没钱治病,我们俩去医院看了两次,给了1000元。知道一个小孩被撞伤,我们也去医院送钱。”王英告诉记者,从报纸、电视、亲戚朋友处了解到谁有难处需要救助,他们都会帮,有时候去医院还会找不到人,这几年捐款的钱怎么都得三万多元了。

  每月都去养老院看望老人

  因为身体原因,孙志德有一辆残疾人代步车,因为有这辆小车他和老伴出行方便了很多,这辆小车也把他们的爱心带给更多人。

  “周边的养老院我们都特别熟悉,我俩每月都会去养老院看望老人们。”孙志德告诉记者,他和老伴每月都会买一些吃的、用的东西,去养老院看望老人们。大屯方正村养老院、广善安养老院、晚香宁养老院、同德养老院等这些地方是他们老两口常去的。老伴王英介绍,每次去养老院看望老人都得拉一小车的东西,要按人数准备东西,除了买吃的,还会陪老人聊天,给老人剪头。

  发动身边人一起做善事

  孙志德家床头的桌子上摆着一个粉色爱心形的储钱罐。“这是我在市慈善会认领的爱心储钱罐,已经两年了。”孙志德说,家里的硬币卖废品的钱他都会存在里面,有时家里来亲戚朋友了他还会和人家介绍这个储钱罐的来历,这个爱心储钱罐是专门救助自闭症孩子的,很多人知道后都会往储钱罐里扔钱,每年都会把钱送到慈善会,已经送了两次了,一共一千多元。

  孙志德自己做好事,家里的孩子们受到影响,遇到需要救助的人也会捐钱捐物。除了自己的家人,他还发动身边的亲戚朋友一起帮助别人。

  老伴王英回忆,2010年,一个四平人,也是一个好心人,献了60多次血,但是因为心脏病手术没钱,孙志德知道后,不仅自己去医院捐了钱,还给所有的亲戚、朋友打电话让大家帮助这个好心人。“一传十十传百,就靠一个个人的扩散,最后给他募集到10多万元。”孙志德说,帮了别人之后他有一种满足感。


  来源:长春晚报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老两口 残疾 爱心 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