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每年新增听力残疾人30万 8招助你保护好耳朵
据光明网报道,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以及歌厅、酒吧等娱乐场所增多,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因不当用耳发生噪声性听力损伤的风险日益加大。21日,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办公室宣布,今年的全国“爱耳日”将关注这种娱乐性噪声给听力健康带来的损害,宣传教育活动主题确定为“安全用耳,保护听力”。
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邢亚静介绍,我国每年新增听力残疾人逾30万,娱乐设备和场所造成的噪声危害不可小视。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今年将呼吁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对娱乐场所及相关企业的噪声执法检查,宣传安全用耳知识,推动社会公众养成安全用耳习惯,防护各类娱乐性噪声。
接听手机对耳朵有伤害?
手机是人最离不开的通讯手段,可它虽然方便,对我们身体的伤害却不小。国外有调查显示,使用手机10年或10年以上的人很有可能患听神经瘤。手机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电磁辐射,这是肯定的,尤其是刚接通的一瞬间,对耳朵的辐射最大。
手机在通话过程中离耳朵最近,耳朵接收的辐射也是最强的,电磁辐射的时间越长、音量越大,对耳朵的危害也越大,电磁波的辐射会造成短时间的耳鸣、耳闷、记忆力下降。而且,这种辐射不但对耳朵影响大,还可能会造成神经衰弱、白内障、睾丸退化、身体疲劳、头痛、免疫功能下降等问题。
所以,要特别提醒您,在用手机打电话时,声音尽可能小,因为说话声音大小和辐射强度的影响成正比;通话时间尽可能短,因为辐射对人体的伤害是积累性的,所以每次通话时间尽量不要超过5分钟;用手机最好是两个耳朵交替听,否则一边耳朵听得时间长了会偏头痛;另外,用手机最好配备防电磁辐射装置。
8招助您保护耳朵
1、避免各种噪音。 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下,容易导致听力老化。如果营造一个较为安静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就能减少噪音对听力的不良影响。
2、避免发为。情绪波动过大可引起全身毛细血管的痉挛、收缩,造成内耳听血管血流的严重减慢,发生微循环障碍,从而使内耳听神经缺氧,导致突发性耳聋。
3、避免乱挖耳朵。 平时不要随便用不洁的小木棒、发夹等挖耳止痒,以防损伤耳道深处的鼓膜,引起外伤性鼓膜穿孔和化脓性中耳炎等病变,造成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
4、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 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奎宁及其衍生物等,以免发生药物中毒性耳聋。婴幼儿更要禁用这些药物。
5、避免耳周高气压的影响。 如参加游泳、跳水等运动时,注意不要让耳朵先接触水面;遇到燃放鞭炮,应距现场3米以外或用手捂住耳朵;不能用手掌击人耳部等。所有这些,都是保护耳内鼓膜不受气压的刺激而发生外伤性耳聋。
6、少吃高脂肪食物。 血中胆固醇的浓度过高,造成血管壁的粥样硬化,血管硬化使得内耳血液供应减少,听觉器官营养不良,导致听力减退或发生耳聋。
7、积极医治感冒。因为感冒能影响耳咽管(从咽部到中耳腔的管道)的通气程度。另外,如用力不当擤鼻涕,会使鼻涕中的病菌不小心进入中耳腔,容易引起中耳化脓感染,影响听力。
8、避免长时间使用“随身听”。高音量的音频声对听觉器官造成疲劳、损伤,从而导致听力下降,甚至发生耳聋。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