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残疾人 根植于基层做职康

  •  
  • 浏览次数: 98
  •  
  • 发表时间:2015-01-26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落实北京市残联购买服务《远郊区县职康站就业指导项目》有感
 

  最近,任性体火了,“有钱就是任性”、“长得帅就是任性”、“年轻就是任性”……

  事实上,创新和任性是最搭的。有时候,任性就是执着的代名词,创新恰恰需要几分任性,需要认准了就干下去的决心。因此,当我们喋喋不休于创新之时,最需要反思的,也许是为什么人们不敢不愿在创新上更任性一些,甚至对别人任性地创新也缺乏足够的宽容和耐心。
2014年北京市残联率先新举措,通过政府采购扶持残疾人组织, 对北京市已通过认定的98家残疾人组织采取招标方式购买服务项目,达到逐步培育残疾人服务购买市场的目的。北京市残联开展的购买服务项目主要有就医、就学、就业、就养四大类。

  北京市通州区人工耳蜗培训学校中标远郊区县职业康复站就业指导服务(试点)项目,为北京市通州区、顺义区、怀柔区、平谷区、密云县等5区县所有职康站服务,以小组形式开展就业指导。

  通过近半年入站指导,我们切实体会到众多的基层残疾人职业康复站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改革创新,为那些听力语言残疾、智力残疾和处于稳定期内的精神残疾人等提供了进行生活技能、职业技能训练的平台,帮助残疾人恢复生活及劳动能力,同时为残疾人朋友带来一定的收入,成效显著。对于残疾人来说,根植于基层社区的职康站是联系广大残疾人群众最好的一个平台,也是惠及困难残疾人群体最好的一个载体。

  从这个意义上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菲尔普斯在《大繁荣:大众创新如何带来国家繁荣》中对大众创新的赞扬可谓旗帜鲜明。他认为对于每个人而言,新环境、新问题、新观察以及从中激发出来并分享给他人的新创意都能给个人带来新体验,人们藉此丰富自己的人生。国家层面的繁荣源于民众对创新过程的普遍参与,来自深植在草根阶层中的自我创新。

  项目组先后走访了88家职康站,为1644名学员采集了档案材料并进行分析统计,对339名工作人员进行了需求调查和统计。从平谷的小提琴琴头磨制、熊儿寨的种植养殖、马昌营的花草种植;通州的来料加工;密云滴水涌泉的泥塑、燕发的养殖场顺义马坡的十字绣、李遂的爱心超市;到怀柔双逸引进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鱼皮画。镇职康站的老师们把每个就业康复项目流程化、简单化,以便于不同障碍的学员操作、学习,点点滴滴都渗透着职康站老师们的心血和为残疾人事业发展而不断进取、不断创新的决心。

鱼皮画《雄鹰》

鱼皮画《牡丹》


  对于习惯了把创新归于少数杰出创新者的人来说,职康站的创新过于微小,不足称道。但是,再伟大的创新,也要借助无数微小的创新才能扎扎实地落地生根。换句话说,创新既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它既来自高大上的实验室,也来自普普通通的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创新既属于少数杰出的创新者及行业领袖,更属于众多平凡的热衷于残疾人公益事业的职康站的普通工作人员,他们是最可爱的大众创新者。



  来源:(作者:北京市通州区人工耳蜗培训学校校长米思)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关爱残疾人 基层 职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