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3岁"大眼妹"听力正常口难开 志愿者想助你康复

  •  
  • 浏览次数: 92
  •  
  • 发表时间:2015-01-29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如果您是这位“大眼妹妹”的亲朋好友、街坊邻里,或是您知道“大眼妹妹”的线索,请您拨打电话18602828281告诉我们。

  “上午门诊,一女孩乌溜溜的大眼珠,东看西瞧,但已三岁尚不会说话,而听力检查并无异常。问病史,女孩父母双方皆为聋哑,平时家里一片寂静。孩子渐渐对声音失去敏感,以致言语交流未获发育……”昨(23)日中午12时47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医生赵宇(微博名:@罩得住他爸)发出一条微博。微博中提到的这位“大眼妹妹”,牵动着众多成都市民的心。一些看到这个消息的志愿者纷纷和成都志愿者全媒体平台取得联系,希望能陪“大眼妹妹”说说话,帮助她进行言语康复训练。

  惋惜 “大眼妹妹”听力正常口难开

  发出微博的医生赵宇告诉成都晚报记者,这名被网友称作“大眼妹妹”的3岁小女孩,是昨日上午11点多到华西医院就诊检查的。在就诊过程中,除了陪同的家人喊她名字时会转过头或笑一笑外,其他人随便怎么逗她,孩子都基本没反应。而根据“大眼妹妹”之前在其他医院的检查结果来看,她的听力和发声器官是基本正常的。可是,3岁的“大眼妹妹”已上幼儿园了,还是不会说话。

  赵宇仔细询问陪同孩子前去看病的亲戚才了解到,她的父母都是聋哑人,一家人长期生活在一个静寂的环境中。赵宇初步判断,孩子应该是缺乏言语刺激,对声音失去敏感,以致言语交流功能未获发育。赵宇为孩子开了相关的检查,以进一步诊治。

  “言语刺激缺失,即便是对成人也可造成言语能力退化,对本该学习语言的孩子,则是灾难。”“大眼妹妹”的境况,让赵宇医生扼腕叹息。

  寻找 未见家人带她进行相关检查

  “孩子的言语能力还有希望恢复吗?” “心疼,希望小姑娘能在有声的世界里快乐成长” ……赵宇微博发出后,许多网友都表达了惋惜之情。而一些志愿者更是立即与成都志愿者全媒体平台取得联系,希望能为大眼妹妹提供帮助,帮她走进有声的七彩世界。

  昨日下午,记者和志愿者一同来到医院寻找“大眼妹妹”。下午赵宇并不坐诊,但他在电话中告诉记者,按照他上午开出的检查单,“大眼妹妹”应该在门诊上做检查。但遗憾的是,直到所有患者检查完毕,也未能见到“大眼妹妹”的身影。据测听室的护士回忆,昨日她只见到一名3岁的小男孩。

  希望 志愿者想为她提供康复训练

  与记者一同前去寻找“大眼妹妹”的志愿者陈文静,是成都市锦江区心爱星儿童能力训练中心相关负责人。她称,有很多孩子因为自闭或其他原因,发音器官完全健康,但不开口讲话。“他们的语言能力还未得到开发,也没有社交行为,亟须进行专门的治疗和康复训练。希望找到这位‘大眼妹妹’,先免费对她进行综合测评,然后制定出一个康复计划。”据陈文静介绍,

  在中心里 ,有很多特殊教育专业和幼教专业的志愿者老师,可以一对一地对“大眼妹妹”进行语言能力的开发。这些课程包括口腔按摩、发音练习、模仿练习、听指令等,以她的经验来看,一般3-6个月就能让其学会说话。

  陈文静还告诉记者,中心曾经有一个叫强强的男孩,因父母离婚一直和奶奶生活,平时少有语言上的沟通交流,所以6岁了还不会说话。在进行康复训练半年后,强强就和正常的小朋友一样上幼儿园了。因此,志愿者们希望能尽快找到“大眼妹妹”,为她提供康复训练。

  建议 聋哑父母的孩子要有亲戚带

  “只要听力没有问题,现在及时给予干预和语言刺激,孩子的语言能力是能恢复的。”赵宇医生称。他表示,有一定比例的聋哑父母的小孩,听力和发声器官都是正常的,但是孩子不能只由父母带。在类似的家庭中,其他亲人必须承担起与孩子交流的责任,让他(她)能与社会接触,时时刻刻参与语言交流。孩子语言能力的形成关键是3岁之前,尤其是1岁之前,这段时间如果没有接受到足够的语言,其言语中枢就会发育迟滞。而对于一些网友提出的“多看电视”的建议,赵宇表示,看电视有一定的作用,但不能与孩子交流和互动。

  同仁医院听力学中心主任张华(微博名@张华医师听力师 )在微博上看到这条消息后,也表示“我有好几个聋人家庭生育的聋儿患者都在正常上学,这些孩子的变化几乎都是奶奶姥姥的艰辛付出。我们作为‘耳朵专业人员’,做的工作仅仅是很小的一部分。”

  相关链接

  演员王志飞 父母皆聋哑

  其实,聋哑人家庭并不罕见。著名演员王志飞的父母就都是聋哑人。王志飞在一次电视节目上透露 ,因为家庭原因,他从小就不太善于与人沟通。在学校,王志飞经常被嘲笑是“哑巴”,性格也较为自卑。由于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王志飞有了正常的语言环境,随着年岁的增长,他渐渐克服了自卑和恐惧,并顺利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如今成为家喻户晓的荧幕主角。

  医学常识

  聋人子女 不一定耳聋

  聋人的孩子不一定聋儿,聋人是否生聋儿取决于其本身的致病原因。一般说聋人可分两种:先天性聋哑与后天性聋哑。

  先天性聋哑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孕妇在怀孕早期接受X线照射、病毒感染、服用致畸药物等环境因素造成的,这种聋哑通常是不遗传的;另一种是遗传性的,一般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后天聋哑是婴儿出生后由于传染病、药物等各种外因造成的,是不会遗传的。



  来源:成都晚报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成都 听力 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