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关注残疾人家庭的正常孩子 助他们融入社会
春娜的情况并不是特例。南昌有许多残疾人家庭,很多残疾人夫妇的孩子,虽然身体健康,但他们成长的过程却比一般家庭的孩子多了几分艰辛和无奈。
特警和家人给春娜过生日
案例
特殊家庭的孩子“早当家”
能说会道的春娜从小成长在一个无声的家庭,除了一些家电的声音和一家人用手语交流时手臂碰撞发出的肢体声音,家中再也没有其他声音了。“爸爸妈妈都是后天失去了听力功能,那时他们还没学会说话。”春娜一边和记者交谈,一边将这些话用熟练的手语翻译给身旁的父母。她说,自己刚出生时,父母婉拒了亲戚的收养建议,坚持要亲手将她抚养长大。但刚开始一家人的沟通很不顺畅:“小时候,当我想喝水时,得拉拉父母的衣袖,再指指桌上的茶杯,他们才能明白。直到后来慢慢学会了手语,沟通才方便了些。”
由于家庭的特殊性,春娜在学校没少受欺负,上了初中后,春娜很少对外人提及父母的情况,家长会也常常由亲戚代劳。
2013年10月,春娜的父亲突发脑梗住院,之后一直在家休养。如今,一家三口仅靠每月1900元的低保及部分补贴维持生活。
其实,在南昌,和春娜类似的孩子还有很多,这些孩子,大多从小就背着比普通孩子更沉重的家庭负担,也比同龄孩子成熟得早。
今年24岁的在职研究生小杰,童年的大部分记忆,就是骑着三轮车载着下肢截瘫的妈妈王乐秋四处求医。
“自从我出事以后,丈夫就离家出走了,只留下当时只有4岁的儿子小杰。”谈到儿子多年来与她相扶持共患难的场景,王乐秋几度哽咽,“别人家的孩子小时候上幼儿园都是家长来接,我家小杰却是自己回家。回来后不仅要做饭给我吃,还要踩着比他都大的三轮车,到处带我看病,看着他吃力的模样,我恨不得站起来替他分担。”
1998年,王乐秋在南昌创立了一家康复中心,当时不满8岁的小杰便和母亲一起,与中心的残疾人打成一片,不仅同吃同住,还身体力行地帮助众多截瘫患者晒衣物、提物品、辅助他们户外康复训练活动等。后来,即使远在外地求学,他仍会用自己所学知识帮助和宣传关爱残疾人群体。
说法
特殊环境易导致性格缺陷
“其实,在特殊家庭长大的孩子,很容易形成两种极端的性格,要么非常强势,要么唯唯诺诺。”好青年绿色公益发展中心秘书长孟庆龙将这些孩子称为“生活在自己世界里的孩子”。“特殊家庭给予孩子的东西,与孩子对外面世界的渴望极不对称,孩子过早受到一些负面影响,这些情绪久而久之就会内化成性格,表现为自卑、敏感或是反抗等不良心理,对其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 ”孟庆龙说。
鼓励
即使再弱小 也能帮助他人
该如何引导这些孩子走出家庭的阴影?江西省幸福文化传播研究中心秘书长曹宏认为,应该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独特擅长的一面,建立自信。“特殊家庭中的孩子心灵感应能力很强,肢体语言更丰富,独立成长能力很好,社会应该鼓励他们看到自己的这些优势,而不是同情,更不是嘲笑。”此外,鼓励特殊家庭中的孩子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也是让这些孩子获得自信、树立正确社会角色的有效方式。
“人性中有一个美妙的特点,帮助他人越多,越能感受到自身的力量;服务社会越多,越能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付出的爱越多,越有能力感受到别人的爱。”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社科部心理专家蔡建红建议,社会和学校在帮助残疾人孩子的同时,也要让这些孩子意识到,还有人比他们更困难。无论多么弱小,都有能力帮助他人。“因为我们帮助别人越多,我们自己收获的就越多。”
同时,孟庆龙申办的公益创投项目“营地教育亲子障碍”,也正在招募这类孩子,通过一系列方式,帮助他们融入社会、获取自信、完善性格缺陷。
来源:江西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