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虽耳聋却教会我用心去演戏
1975年惠娟艳和父亲在中山陵合影。
“我的父亲虽然是聋人,但我觉得他永远是那么善良,那么快乐。”这是著名演员惠娟艳在和记者追忆父亲的时候说的话。纤巧、聪慧、美丽、大方,这是惠娟艳留给每一位与之接触过的人的深刻印象,自从1981年主演电影《开枪,为他送行》后,她已主演、配演了100多部影、视、话剧,成了著名的南京籍实力派三栖演员。不仅如此,惠娟艳还是一个出色的节目主持人,主持过中央电视台元宵晚会、国庆晚会,与赵本山、牛振华、师胜杰、李国盛等合作表演过许多小品。她告诉记者,自己的成功与父母的言传身教分不开的。
奶奶教会我善良 包了粽子大部分分给邻居
因为父母都是聋人,所以从小,惠娟艳和弟弟的抚养重担就落在了奶奶身上。惠娟艳告诉记者,奶奶是旧社会大户人家的女子,对人特别的善良。“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之家庆有余,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善良回报善良。”惠娟艳说,这是奶奶在自己小时候时常说起的话,她到现在印象都非常深刻。
在生活中,奶奶既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我们家包粽子,经常包几十个,但留给我们自己的最多也就六七个。我问奶奶为什么,她会教育我说,“‘别人吃漫天香,自己吃捂屎坑’,这是我奶奶说的,虽然说得直白了一点,但我觉得道理真的是到现在还非常受用。”
就这样在奶奶的潜移默化之下,不仅自己受到了正面影响,自己的父亲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人。
父亲教会我责任
三十多年劳模临终不忘帮助别人
惠娟艳说,父亲虽然是个聋人,但从小言传身教让自己受益良多。“他从年轻的时候就是当地的劳模,一直连续当了三十多年。”她说,每次父亲总是单位里最后走的那个人。别人早早都已经回家了,而单位里最后熄灭的那盏灯一定是父亲关掉的。
“他工作太认真了,后来带徒弟的时候,一次一个铁片直接插入他的胸口,后来手术没有几天他又跑去上班。我觉得我父亲英年早逝应该和这个关系也比较大。”惠娟艳说,一直到父亲临终前的最后一刻,还指着自己柜子里的鲤鱼要让给病友吃。“那个老大爷很感动,对他直竖大拇指,而他只是淡淡一笑。”这样的镜头让女儿惠娟艳永远都记在脑海当中。
她说,自己父亲文化不高,还是个聋人,但即便他病重的时候,也坚持把痰吐在纸上扔进垃圾桶。“他用行动告诉我做人要负起自己的责任,不能改变世界,就改变自己的周围。”惠娟艳告诉记者,而这样的一份责任也始终记在了自己的心上,无论是做演员,还是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没有忘记。
演戏师从听障的父母
采访中,惠娟艳也提到了怎么样才能演好戏,做一个好演员。“有时候别人问我,为什么能演得这么好,我都会告诉他们,我要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教会我演戏,让我知道,这是一种心灵深处的感应。”
她说,父母虽然没有文化,但有时候能感觉到他们懂得的道理比那些文化人还多。“他们告诉我们做人要无怨无悔,要感恩时代。”惠娟艳说,在自己的印象里,父母永远笑得非常灿烂,见什么人都那么热情、开心,这给她很大触动。而在日后的演艺生涯里,父母的言传身教始终记在自己心里,并处处实践。
现在,惠娟艳说,自己一有空就会去陪年迈的母亲,多找些时间和她在一起。他们家也刚刚去祭扫了父亲的墓地。她说,清明节到了,每每回想起父亲和奶奶,都会倍感思念,也会尝试在心里和他们来一场灵魂的对话。
来源:新华报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