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顺女孩乐做听障父母的贴身“知音”
无声大爱滋润成长
刘文静的家位于蜀山经济开发区山湖苑小区,80平方米左右的回迁小屋收拾得干净整洁。父亲刘功林今年52岁,母亲胡朝业今年50岁。
刘功林的哥哥刘功树告诉记者,文静的父亲9个月大的时候,一次发烧误诊,导致双耳失聪。母亲也是因为疾病拖延,患上了耳聋。两人同住一个村,后来经人介绍结为夫妻。婚后不到一年,便有了女儿刘文静。“孩子还小的时候,家里农田多,孩子就整天跟着父母在田里。”在刘功树的记忆中,弟媳一家特别疼爱女儿刘文静。“家庭条件虽然一般,但逢年过节,他家的孩子身上都穿得簇新,自己舍不得吃,都留着给小文静。”
在刘文静家中一个老旧的衣柜里,塞满了文静从小到大穿过的毛衣,花花绿绿,从小到大,有近百件。这些衣服都是胡朝业一针一线织出来的。“小文静是她自己带大的,孩子一生病,做娘的总是急得一夜合不上眼。”刘功树说。虽然不识字,也听不见别人说话,但给孩子喂奶喂饭,搂在怀里睡觉,穿衣洗澡都是胡朝业一个人做。在无声世界里成长的小文静,只能从母亲手指的触摸中感受到温暖的母爱。
甘做父母“贴心小棉袄”
虽然父母都是聋哑人,但小文静从小就孝顺懂事,家里农忙的时候,她会跟着爸妈到田里摘豆子、插秧等。后来村子回迁安置住上了楼房,父亲刘功林到附近的工地上打工,母亲胡朝业找了一份环卫工的活。
上初中的时候,每天放学回家,小文静做好作业便去找母亲,因为父母是聋哑人,听不见也不识字,也有被人欺负的时候。母亲在马路上保洁,小文静会跟在后面,给母亲拿扫把,母亲累了坐在马路边,她会帮着扫一段路。“在蜀山经济开发区的大马路上,经常看到一对母女一起干活。”刘功树说。父亲在工地给人搬砖,装泥浆,担子很重,小文静会常常去工地上给他送饭送菜。打扫卫生,给爸妈洗衣服,做饭,小文静10岁的时候就会做这些。
两年前,父亲得了肺病住院,正在学校上课的刘文静心急如焚,一下课,她就跑到了医院。母亲从未离家一公里,也不认得出门的路,照顾父亲的担子就落在了她的肩上,为了给父亲补充营养,她会在放学后,煮好鱼汤,用保温壶盛满带到医院,看着父亲吃完,帮父亲洗洗一天的脏衣服,给父亲端茶倒水,喂药。
父母都是聋人,也没有学过手语。一家人日常交流的手语都是自创的。“爸妈想说什么,只有我能懂。”文静说,亲戚来了,或者出门办事,都是小文静充当“翻译”。
来源:合肥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