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SCI热点:人工耳蜗植入技术的里程碑和挑战
2015年5月1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的第10届亚太人工耳蜗及相关科学会议上,全球听力植入公司奥地利MED-EL全球CEO Ingeborg Hochmair作了题为《人工耳蜗植入技术里程碑和挑战》的重要发言。Ingeborg Hochmair博士站在行业发展和创新的绝对高度,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人工耳蜗植入现状总结、人工耳蜗植入技术历史回顾、过去和现在的一些考虑、患者对人工耳蜗的要求、未来人工耳蜗发展的方向和面临的挑战。
一、人工耳蜗植入现状总结:
截至目前,全球人工耳蜗植入总例数为400,000人,其中60,000人为双侧植入。2014年,全球有超过53,000名患者植入了人工耳蜗。全球人工耳蜗植入者中55%为儿童。全球每年需要植入人工耳蜗的先天性耳聋儿童人数是实际每年植入人数的5倍。需要植入人工耳蜗的成人耳聋患者人数众多。全球每年每一百万人中有7.3人植入人工耳蜗;亚太地区,每年每一百万人中,有4人植入人工耳蜗。
二、人工耳蜗植入历史回顾:
多通道人工耳蜗从1977年第一例成功植入以来到现在已应用接近40年。40年的历史和以往的言语感知数据显示,人工耳蜗植入的效果毋庸置疑,成为目前为止最成功的人工感官重建装置。
三、过去和现在的一些考虑:
保护耳蜗结构、柔软的长电极、圆窗植入、更真实的信号处理、面向未来、省电、可靠的植入体,围绕听觉效果的努力、医生、工程师及患者的信任合作。
四、患者对人工耳蜗植入的要求:
1、快速获得良好的效果:安静和嘈杂环境下良好的言语理解、自然的声音,好的音质,能欣赏音乐,自然的频谱范围,声源定位。
2、干预的同时不能剥夺同侧耳享受未来更新治疗技术的可能。
3、人工耳蜗植入系统应当做到简单易用,低成本维护,且不影响日常生活。
4、人工耳蜗植入系统不应当限制患者接受其他医疗诊断和治疗。
五、人工耳蜗未来发展方向:
基于患者对人工耳蜗的上述要求,人工耳蜗设备应该围绕患者的要求进行植入体、电极设计以及声音处理技术的优化。所以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
1、根据患者的耳蜗发育情况选择个性化的电极长度,以覆盖和刺激包括蜗顶区在内的整个耳蜗蜗管。
2、电极设计和手术技术改进,以实现长期保留患者的内耳结构和残余听力。
3、刺激信号应包含声音的包络和精细结构两种信息,从而在耳蜗不同位置提供不同的信号:低频区必须提供精细结构,中高频提供包络信息。
4、所有核心技术围绕着耳蜗结构保护、位置匹配以及自然的声音编码技术的最佳结合。
5、双耳植入,单侧聋植入。
六、人工耳蜗植入目前面临的挑战——TAAR:
1、T(Training)培训的不足:手术医生的培训、配套的听力师技术培训;
2、A(Awareness)意识的欠缺:人工耳蜗植入尚未引起大众的普遍认知。
3、A(Access)获得渠道欠佳:认知不普及、经济能力制约、缺乏相应保险付费政策。
4、R(Rehabilitation)康复不足/不全面:康复应包含听力、交流、读写、社交、认知能力等多方面,以达到最佳的生命质量。
Ingeborg Hochmair博士的发言高瞻远瞩,深度总结了现状,更在未来技术发展趋势方面提出了深远的预见。这意味着奥地利人工耳蜗将从这些方向持续发展创新,并且包括其他品牌在内的整个行业也有很大可能跟随这些发展方向,践行医疗企业承诺的人本精神,满足患者的要求。
来源:奥地利听力植入